帳號:
密碼:
CTIMES / Trendforce
科技
典故
從演化到多元整合──淺介Bus規格標準的變遷

一個想要滿足於不同市場需求的通用型Bus標準界面,能否在不斷升級傳輸速度及加大頻寬之外,達到速度、容量、品質等多元整合、提升效能為一體的願望?
TrendForce:疫情加速醫療保健語音應用 2023年規模將突破7億美元 (2020.07.08)
繼2011年Apple Siri問世後,各家大廠也相繼推出Amazon Alexa、Google Assistant、Microsoft Cortana等語音助理,並積極發展垂直應用領域如醫療保健等。根據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調查
蘋果Mac SoC預計2021上半年量產 成本將低於100美元 (2020.07.07)
根據TrendForce旗下半導體研究處調查,蘋果上月正式發表自研ARM架構Mac處理器(以下稱Mac SoC),宣布Mac預計今年開始逐步導入Apple Silicon(泛指Apple自研的晶片統稱),首款Mac SoC將採用台積電(TSMC)5奈米製程進行生產,預估此款SoC成本將低於100美金,更具成本競爭優勢
TrendForce:7月電視LCD面板報價漲幅創近年紀錄 (2020.07.06)
根據TrendForce旗下顯示器研究處調查,近期面板市場需求勢不可擋,其中電視面板走出上季因疫情導致的採購調節低潮後,需求快速回溫使7月報價漲幅高於預期。除75吋外,其他尺寸的電視面板價格在7月上漲趨勢顯著,其中又以32吋與55吋整月漲幅將有機會上看8至10%
調研:蘋果引燃Mini LED風潮 台灣供應鏈為首選 (2020.07.01)
隨著蘋果即將推出Mini LED背光產品帶動需求成長,也刺激相關供應鏈擴大產能。根據TrendForce LED研究(LEDinside)調查,蘋果預計在2021年第一季推出12.9吋Mini LED背光iPad Pro,同時也會針對14吋與16吋的筆電開案
遊戲新機上市填補雲端需求空缺 第三季NAND Flash價格波動有限 (2020.06.29)
根據TrendForce記憶體儲存研究(DRAMeXchange)調查,儘管消費性產品及智慧型手機受到疫情衝擊導致需求下降,但雲端服務、遠距教學的需求也同步催生,加上部份客戶因擔憂供應鏈中斷而提前備貨,促使NAND Flash市場在2020年第一季與第二季呈現缺貨
伺服器半成品庫存偏高 第三季整體訂單動能面臨修正 (2020.06.22)
根據TrendForce記憶體儲存研究(DRAMeXchange)調查,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供應鏈混亂已逐步恢復正常,2020年第二季伺服器訂單提升,單就ODM生產訂單已較第一季增長兩成,惟部份海外伺服器組裝廠復工狀況仍不理想,導致整機出貨受到限縮,第二季伺服器出貨季增幅僅維持約9%
疫情無礙訂單 第二季全球晶圓代工產值年增2成 (2020.06.11)
根據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調查,2020年第一季晶圓代工訂單未出現大幅度縮減,以及客戶擴大既有產品需求並導入疫情衍生的新興應用,加上2019年同期基期低,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2020年第二季營收年成長逾2成
Q2電視面板需求回溫 廠商營運有望回穩 (2020.06.02)
光電研究(WitsView)最新調查,隨著第二季面板需求回溫,有望帶動面板報價走穩,因此雖然第二季面板上游材料成本降幅有限,但廠商的營運表現有望獲得改善。 TrendForce指出
穿戴裝置加速強化健康檢測功能 帶動光電LED使用量倍數成長 (2020.05.28)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最新調查,雖然在新冠肺炎影響下,2020年穿戴裝置(含智慧手錶及手環)的出貨量成長略微放緩,但隨著強化健康檢測性能的需求增溫,相關零組件市場仍維持強勁動能
資料中心需求大增 第一季NAND Flash營收成長8.3% (2020.05.25)
根據TrendForce記憶體儲存研究(DRAMeXchange)調查,2020年第一季NAND Flash位元出貨量較前一季大致持平,加上平均銷售單價上漲,帶動整體產業營收季成長8.3%,達136億美元。 延續去年第四季開始的資料中心強勁採購力道,第一季Enterprise SSD仍是供不應求
TrendForce:2020年全球電視出貨年衰退5.8% QLED電視逆勢成長 (2020.05.22)
TrendForce光電研究(WitsView)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電視出貨動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抑制,預估年衰退5.8%,達2億521萬台。在市場規模縮小的情況下,不論是透過規格的提升或是推出差異化的產品,皆為品牌技術展現的一種方式,以期帶動業績成長
TrendForce:Mini LED背光顯示器2022年價格競爭力將勝過OLED (2020.05.20)
隨著蘋果可能在2021年發表的12.9吋iPad Pro導入Mini LED背光技術,引發市場熱議。根據TrendForce LED研究(LEDinside)最新調查,目前Mini LED背光顯示器的生產成本仍高於傳統的LCD與OLED螢幕
TrendForce:新顯卡+遊戲機 Graphics DRAM需求持續增溫 (2020.05.19)
根據TrendForce記憶體儲存研究(DRAMeXchange)最新調查,今年兩大顯卡廠NVIDIA與AMD預計將於第三季發布全新GPU,加上Microsoft與Sony規劃於第四季發布新款遊戲機,全數搭載高容量GDDR6記憶體,這波需求將幫助繪圖用記憶體(Graphics DRAM)成為所有DRAM類別中,價格相對有支撐的產品
第一季全球封測產業淡季不淡 但下半年將面臨嚴峻挑戰 (2020.05.14)
根據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調查,2020年第一季延續中美貿易戰和緩的態勢,在5G、AI晶片及手機等封裝需求引領下,全球封測產值持續向上;2020年第一季全球前十大封測業者營收為59.03億美元,年增25.3%
TrendForce:DRAM進入漲價週期 疫情導致Q1產值衰退4.6% (2020.05.13)
根據TrendForce記憶體儲存研究(DRAMeXchange)最新調查,第一季DRAM供應商庫存去化得宜,季末的庫存水位與年初相比已經顯著下降,因此降價求售壓力不再,整體DRAM均價相較前一季上漲約0-5%
LED顯示幕間距持續微縮 2020市場產值預估年增3.7% (2020.05.12)
根據TrendForce LED研究(LEDinside)最新調查,受惠於LED顯示屏間距持續微縮,2020年顯示屏用LED出貨持續成長,市場產值雖較疫情前預估的22.61億美元,下修至19.46億美元,但仍比2019年成長3.7%
TrendForce: 2020年AMOLED智慧型手機滲透率達35.6% (2020.05.08)
根據TrendForce光電研究(WitsView)最新觀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智慧型手機生產規模縮小,連帶影響不同顯示技術面板的比重分布。由於手機品牌客戶仍積極採用AMOLED面板,AMOLED機種的滲透率預計仍可由2019年的31.0%增長至2020年的35.6%,而TFT-LCD機種的滲透率,無論是LTPS面板或是a-Si面板的比重皆下滑
蘋果催生Mini LED背光商機 周邊設備需求快速成長 (2020.05.06)
根據TrendForce LED研究(LEDinside)最新「2020 Mini LED 次世代顯示技術與供應鏈剖析」,隨著蘋果推動Mini LED背光技術的進展,預計將Mini LED背光應用在平板電腦與桌上型顯示器等產品,以提升現有產品的性能,預估2025年整體Mini LED背光在IT產品應用的滲透率將達到18%
智慧型手機第二季生產總數下滑16.5% 衰退幅度創歷年最大 (2020.05.03)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最新調查指出,2020年COVID-19疫情蔓延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面臨近年來最大幅度的下滑。第一季受到復工延遲,以及缺工、缺料導致稼動率偏低等因素影響,生產數量較去年同期衰退10%,總數約2.8億支,為近5年來最低
COVID-19衝擊 預估2020全球晶圓代工產值將個位數成長 (2020.04.29)
根據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調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若導致供應鏈斷鏈將增加半導體業者的營運難度,而商業活動及社會活動力的下降將引發旺季效應遞延或弱化的可能,使得2020年全球晶圓代工產值的成長幅度將面臨修正

  十大熱門新聞
1 DeepSeek催生光通訊需求 光收發模組出貨年增56.5%
2 機器人LLM估破千億美元 Cosmos平台成主流
3 TrendForce:台灣強震過後 半導體、面板業尚未見重大災損
4 TrendForce:美關稅壁壘加速轉單 台晶圓廠產能利用率上升
5 日系車廠抱團過冬 可為整併工具機前車之鑑
6 GB200機櫃供應鏈待優化 出貨高峰將延至2025年H1
7 AI與互動需求加持人型機器人 估2027年市場產值將突破20億美元
8 TrendForce:2024年新能源車銷量增24.8%
9 NVIDIA優化人型機器人AI訓練 TrendForce估2028年產值接近40億美元
10 歐美車用固態電池驗證加速 TrendForce估最快2026年量產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