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引領新世代微控制器的開發與應用 : MCC 與 CIP
 

【作者: 楊雲樟】   2016年08月19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71114】

前言: 單晶片微處理控制器發展至今也超過 45個 (Intel 4004, 1971)年頭了,當然這段期間微控制器也遵循著模爾定律的快速成長方式來發展。以目前唾手可得的 MCU 就其功能與效能來看就遠比80年代使用 8088 為核心的個人電腦 (PC) 的表現更為優秀,當然這全拜於半導體不斷進步的製程。在早期使用 MCU 的工程師都知道 MCU 內建的周邊是極為精簡的,如 8051 就只有 I/O, Timer 及 UART 使用起來也沒有繁雜的設定。但現今各家所發展出的 MCU 已今非昔比,周邊種類多到十隻手指算兩翻都還算不完,如此一來要能完整搞定周邊設定已不在是一門簡單的任務了。


CIPs : 以前的 MCU 周邊簡單注重的是程式的撰寫,但新一代 MCU 所提供的豐富周邊,導致設計師面對這些多樣化的周邊設定程序儼然形成一種新的挑戰。舉例來說,早期的 MCU 我們所提到的周邊不外乎都是一些標準的周邊如: Timer, UART, SPI, I2C, ADC, PWM 等耳熟能詳的周邊。基本上這些標準周邊在做設定時都是可單獨設定的,且周邊之間的關聯性都很單純,如Microchip 早期的 PIC16F887 之類所支援的周邊。但現今 MCU 的進展如前言所述,新推出的周邊也日新月異,以 Microchip 為例這些經強化後的新周邊稱之為“獨立於核心外的周邊“(Code Independent Peripherals, 簡稱 CIPs),顧名思義也就是這些CIP 周邊可獨自運作無需耗用MCU 的能力,如此一來可大大提升整個 MCU 的效能(Performance)。


CIP 的周邊有別於傳統標準周邊,因為 CIP 完成初始設定後即可獨立運作無需MCU 的介入。如右圖所示,如此眾多的周邊在設定上如果沒有個圖型化 (GUI) 的人機設定介面,對設計師而言將會是一個困難的挑戰。舉例來說這些CIP 周邊在 MCU 內部都可相互連接,只要對暫存器做輸出、入的內部連線設定即可。說是簡單但實際在暫存器的連線設定確是一大難題,如何協助設計師解決此問題呢!
...
...

使用者別 新聞閱讀限制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使用者 10則/每30天 0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VIP會員 無限制 25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相關文章
3D雲端技術與AI深度融合 3D雲平台方案分進合擊
TIMTOS展工具機能量 協助終端產業創新
AIoT應用對電動車續航力的挑戰與發展
智慧科技輔具趨向更有效、實用性和普及化
探討碳化矽如何改變能源系統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SEMI:2024年半導體設備銷售增10% 上看1,171 億美元創新高
» 經濟部與顯示業瞄準先進封裝需求 首創面板級全濕式解決方案
» 全球首份AI晶片碳排研究出爐 台積電居耗電與碳排龍頭
» SEMI:2025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投資破千億 晶背供電、2nm技術可望量產
» VLSI TSA研討會4月將登場 聚焦高效能運算、矽光子、量子計算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4JB4Q45KSTACUKW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