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國研院
科技
典故
Intel的崛起-4004微處理器與8080處理器

Intel因為受日本Busicom公司的委託設計晶片,促成了4004微處理器的誕生,也開啟了以單一晶片作成計算機核心的時代。1974年,Intel再接再厲研發出8080處理器,和4004微處理器同為CPU的始祖,也造就了Intel日後在中央處理器研發的主導地位。
福爾摩沙衛星五號成功和地面通聯 (2017.08.25)
福爾摩沙衛星五號於台灣時間8月25日凌晨2時51分,在美國范登堡基地,由SpaceX公司的獵鷹九號(Falcon-9)火箭搭載,發射升空。衛星在發射後11分19秒成功與火箭脫離,進入720公里任務軌道
AI無人機×智慧城市 台南打造智慧城市新文明 (2017.07.18)
自科技部偕同「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共同宣示2017年為「台灣AI元年」,為積極掌握這波人工智慧的革命,透過鏈結民間和政府的力量,啟動「無人機於台南智慧城市之AI應用」專案,以齊柏林視角運用無人機空拍,自動運鏡找尋台南之美及偵測城市環境、交通等問題,從台南出發,使台灣可以躍上國際人工智慧發展的前端
水土保持局與台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簽署合作協議 (2017.07.05)
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與國研院台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簽署合作協議備忘錄(簡稱MOU),共同為氣候變遷下水土保持與坡地防減災關鍵技術等相關課題開啟合作契機。 水土保持局局長李鎮洋表示
梅雨鋒面將襲台 系集雨量大數據分析讓氣象預報更準確 (2017.05.31)
西南氣流來了!如同中央氣象局提醒的,今年第一波結構較完整的梅雨鋒面即將襲台。梅雨是台灣僅次於颱風的雨水來源,梅雨鋒面常為全台各地帶來豪大雨,造成洪水、山崩、土石流,但不論針對梅雨或颱風造成的強降雨,預報準確度都亟待提升
國研院與中正大學合作推動智慧機械、區塊鏈與地震觀測相關研究 (2017.04.24)
國研院與中正大學為了加強雙邊合作,於2017年4月24日在中正大學共同簽署學術合作協議書,由國研院院長王永和及中正大學校長馮展華代表簽署,未來雙方除了各項合作及學術交流,也將共同打造工業4
大新竹產業發展策略聯盟簽訂合作備忘錄 (2017.04.10)
2017年4月10日科技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新竹縣政府、新竹市政府、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工研院、國研院與台灣科學工業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等8單位,共同簽署大新竹產業發展策略聯盟合作備忘錄
成大前瞻醫材中心與國研院儀科中心簽署合作協議 (2017.03.30)
國立成功大學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成大前瞻醫材中心)與國家實驗研究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國研院儀科中心)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書,希望結合成大前瞻醫材中心於醫療器材領域研發及創新的能量,以及國研院儀科中心完整的生醫技術與服務平台,為醫療器材發展開啟新契機
機器人競五項全能 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由清大奪冠 (2017.03.29)
來自全台大專院校電機與機械領域的菁英學子,於2017年3月26日展現年輕學子的創造及實作能力!2017年「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的設計競賽冠軍由清華大學電機系、動機系、物理系學生合組的「從缺」隊奪得冠軍及獎金五萬元,演講競賽則由清華大學動機系蕭荏軒獲得第一名及獎金一萬元
感測器十倍速開發 物聯網晶片百倍數成長 (2017.03.08)
登山領隊收到簡訊通知「緊急狀況!」立刻得知有登山同伴滑落山谷,手機也同時顯示同伴的精確座標位置,便於立即展開搜尋與救援,避免憾事發生。嗶嗶!螢幕顯示智慧骨板晶片傳來的訊息:「骨頭癒合狀況良好,骨板已可取出
3D列印迎接光製造世代 (2017.02.21)
號稱可掀起第三次工業革命的3D printing技術,至今也只在雷射金屬積層製造略成氣候,未來台灣更應聚焦於其航太、汽車、生醫等關鍵應用領域及所需材料發展。
國研院儀科中心主任佈達 (2017.02.03)
國家實驗研究院於2017年2月2日舉行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儀科中心)新任主任佈達典禮,由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楊燿州特聘教授接任。國研院院長王永和主持佈達典禮時,期勉楊主任搭建儀科中心為產學研重要溝通橋梁,扮演國內真空、光學與精密製造技術核心研發基地
提升低碳綠能產學研發能量 國研院與成大打造南部產學研發平台 (2017.02.02)
為提升南台灣低碳綠能產學研發能量,並培育相關領域的高級技術人才,國家實驗研究院(簡稱國研院)與國立成功大學於日前簽訂「低碳綠能南部產學研發平台合作協議」,希望結合產學研能量,共同打造南台灣的低碳綠能創新技術研發基地
空污模擬大數據平台分析污染協助管控力 (2017.01.23)
細懸浮微粒PM2.5是社會大眾非常關切的民生議題,我們已經可以透過數據資料,知道每天呼吸的台灣空氣品質。但看著灰濛濛的天空,怎麼知道究竟污染來自於哪裡,又可以做什麼樣的應變改善呢?抱持著了解空氣品質與追本溯源的初衷
國研院展示多元化研發技術成果 (2017.01.11)
害怕洗熱水澡時發生一氧化碳中毒的意外嗎?國家實驗研究院晶片中心的雲端電子鼻讓您不必擔心這個問題!因為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而睡不著嗎?國網中心的技術,可以協助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睡得安穩
智慧國土監控 防災更精準 (2016.12.05)
台灣環境存在高度的破壞性與不確定性,這樣的環境分析必須存在高資訊需求與跨專業領域,對於防救災資訊需求的整合與提升,將扮演更重要與關鍵的角色。
2016 MorSensor無線感測積木創意應用設計競賽優勝出爐 (2016.11.23)
「2016 MorSensor無線感測積木創意應用設計競賽」近日於國家實驗研究院晶片系統設計中心奈米電子大樓舉行決賽,由交通大學電控工程研究所「視覺系DJ」隊以「聽,不見」奪得金牌及獎金12萬元,銀牌則由台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DLife」隊的「Pockiano口袋鋼琴」及交通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研究所「重返地球」隊的「植物天堂」獲得
國研院晶片中心與是德簽署5G通訊技術合作備忘錄 (2016.06.13)
是德科技(Keysight)與國家實驗研究院晶片系統設計中心(晶片中心)共同簽署《5G通訊技術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由國研院羅清華院長與台灣是德科技張志銘董事長代表簽署,雙方將致力於未來無線通訊的技術創新與經濟產值的提升,協助台灣產業於全球通訊版圖中確立關鍵地位
國研院研發遠距離裂縫量測系統 協助自行偵察屋況 (2016.05.10)
台灣地震頻仍,你家的房子是否也在大地震後出現一些微小的裂縫?這些裂縫是否會影響到房子的耐震度?我們又該如何確認自家房屋是否安全? 台灣位於地震帶,每年發生超過千次有感地震,各地房屋、大樓、校舍、橋梁難免發生損壞而產生裂縫
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 製造未來展現原創力 (2016.03.07)
年輕學子展現創造力!來自台灣七所大專院校電子機械領域的菁英學子相競,2016年「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的設計競賽成績出爐,冠軍從缺、由清華大學動機系我是小小鳥隊奪得亞軍及獎金2萬元,演講競賽則由台灣大學陳韋綸獲得第一名及獎金5千元
台大與國研院聯手開發新醫材 注入生技產業新活力 (2015.12.31)
為響應政府積極推動生技醫療產業,台大SPARK計畫師法美國生技產業發展聚落的搖籃Stanford SPARK 課程、培訓模式及顧問專家,並藉由生技整合育成中心,進行生醫與醫材轉譯加值的人才培訓

  十大熱門新聞
1 國研盃i-ONE儀器科技創新獎出爐 清大及嘉義高工奪冠
2 2024抗震盃地震工程模型競賽 臺南場冠軍出爐
3 科研新創力轉化硬實力 協助開創農漁科技新局
4 打造耐震永續家園 國研院國震中心主任履新
5 國研院科政中心主任履新 整合資源建構國際級科技策略智庫
6 地震工程模型製作國際競賽結果出爐 台大奪冠
7 臺灣躍升高效能運算樞紐 晶片技術驅動創新應用
8 重型海洋科儀自研自製基地動土開工 打造海洋科研設備研發樞紐
9 國家實驗研究院英文名稱更名揭牌
10 國網中心啟動晶創主機Nano 5徵案 推動南台灣半導體業高效能運算創新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