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48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Wellell 雃博選用 Anritsu 安立知無線傳輸測試平台, 確保醫療設備品質穩定 (2025.02.05)
Anritsu 安立知很榮幸宣布,醫療產業品牌大廠—雃博 (Wellell) 採用 Anritsu 安立知領先市場的物聯網 (IoT) 無線傳輸測試技術,藉由 MT8821C 無線通訊綜合測試儀及 MT8862A 無線連接測試儀成功為其睡眠呼吸治療 (Respiratory Therapy) 及減壓氣墊床 (Pressure Relief Mattress) 產品的 IoT 連線功能測試
Rohde & Schwarz 與 ETS-Lindgren 合作提供下一代無線技術的 OTA 測試解決方案 (2024.12.13)
Rohde & Schwarz 的 CMX500 單機信令測試儀和 R&S SMBV100B 向量訊號產生器現已與 ETS-Lindgren 的暗室技術和 EMQuest 軟體相結合。透過這種整合,兩家公司繼續合作,推進無線技術的綜合測試能力
MVG整合安立知無線通訊綜合測試儀至ComoSAR系統 增強5G SAR測量能力 (2024.09.24)
評估電磁波暴露的測量與服務廠商 MVG (Microwave Vision Group) 宣佈,其已成功將 Anritsu 安立知的無線通訊綜合測試儀 MT8000A 整合於其 ComoSAR 系統中。此次整合透過 OpenSAR SW 的專用驅動程式實現,可涵蓋新無線電 (NR) FR1 頻率範圍 (7.125 GHz以下)
u-blox新款LTE Cat 1bis蜂巢式模組實現全球連網能力 (2024.07.01)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Techno Systems Research 預測,至2029 年,LTE Cat 1bis 將佔所有非手機蜂巢式裝置的 43.6%,預計在未來四到五年成為物聯網(IoT)廣泛使用的蜂巢式技術。因應快速成長的 LTE Cat 1bis 蜂巢式連接市場,u-blox宣佈將擴大其廣受歡迎的 R10 產品系列
ETS-Lindgren與安立知合作推進NTN裝置測試 (2024.06.26)
ETS-Lindgren 和 Anritsu 安立知宣佈為使用窄頻-非地面網路 (NB-NTN) 協議的裝置提供測試支援。 此次合作結合了兩家公司的優勢,為 NB-NTN 裝置的測試和驗證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
Nordic和Sisvel協力簡化蜂巢式物聯網 SEP 許可流程 (2024.05.20)
因應物聯網生態系統的關鍵需求,為客戶提供效率和可預測性。Nordic Semiconductor 與專利池管理公司 Sisvel 就 LTE-M 和 NB-IoT 蜂巢式技術的標準必要專利 (SEP) 許可達成一項新協定,該協定讓開發人員能夠輕鬆獲取 Sisvel LTE-M 和 NB-IoT 無線電技術標準許可池
u-blox推出最小單模LTE Cat 1bis IoT模組 (2023.10.03)
u-blox推出一款外型尺寸為16 x 16mm的超精巧LTE Cat 1bis IoT模組—LEXI-R10。此模組適用於資產追蹤和車輛後裝市場車載資通訊系統等應用。LEXI-R10的尺寸比u-blox LENA-R8小了三倍(256 vs. 810mm2),可滿足市場對超小型LTE Cat 1bis模組的需求,同時也是需要Cat 1bis連接,但無需2G向後相容或定位功能應用
安立知5G基地台模擬器整合SPEAG DASY8-3D V1.4 5G測試系統 (2023.07.12)
Anritsu 安立知宣佈,SPEAG (www.speag.swiss) 選擇 Anritsu 安立知的 5G 基地台模擬器 MT8000A,進階整合於該公司的特定吸收率 (SAR) 測量解決方案中。SPEAG 是專為評估電磁近場與遠場提供先進數值工具與儀器的領先開發商與製造商
有效提升5G行動性能 載波聚合身負重任 (2022.02.21)
載波聚合是更好的5G技術,它是擴展中高頻段覆蓋範圍的有效工具。 越來越多OEM為5G開發設備,載波聚合可以顯著影響用戶行動性能。 也允許行動運營商提高傳輸容量,使他們能夠提供更高的速度
混合LPWAN連線促進智慧電表推向市場 (2021.09.09)
當無線M-Bus閘道器根據本地網路可用性和無線訊號覆蓋範圍,進而選擇合適的LPWAN時,能夠為電力公司和大樓管理提供更大的設計靈活性和可靠性。
安森美半導體Wi-Fi 6方案打入司亞樂5G路由器 (2021.07.04)
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 宣佈, 司亞樂(Sierra Wireless)已選擇該公司的QCS-AX Wi-Fi 6晶片組,用於XR系列多網絡5G路由器的Wi-Fi功能。XR90和XR80 SuperCharge路由器旨在為跨5G蜂巢式、Wi-Fi和乙太網的任務和業務關鍵應用提供高性能和無縫的連接
u-blox推出微型蜂巢式模組 以SiP封裝升級定位裝置精準度 (2021.01.27)
定位與無線通訊技術與服務廠商u-blox宣佈推出ALEX-R5微型蜂巢式模組,它把低功耗廣域網路(LPWA)和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技術,整合到系統級封裝(SiP)的精巧尺寸。 ALEX-R5包含u-blox完全自行設計的硬體元件,以安全的UBX-R5 LTE-M/NB-IoT晶片組平台為基礎,並結合立即可用的Secure Cloud功能,且具備高度定位精準度的u-blox M8 GNSS晶片
Arm加入O-RAN聯盟 加速發展5G蜂巢式架構的開放平台 (2020.04.21)
截至2020第一季,全球各地更多的營運商部署5G,共有111家營運商進行7,220個部署專案,業界正齊心協力帶動全新無線電技術與網路階層的創新,以及部署與供應鏈的改變。電信營運商(MNO)大多仰賴傳統網路 OEM 廠商來打造、部署與維護架構,以調整他們的網路來迎合用戶的需求
Gartner:2019年十大無線通訊技術趨勢 (2019.09.06)
新型無線技術在未來五年將成為機器人、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和新型醫療裝置等各種新興科技的關鍵,本文為Gartner盤點的十大無線科技趨勢。
u-blox助力AddMobile實現連網建築工地服務 (2019.09.04)
定位與無線通訊技術廠商u-blox宣佈,該公司的藍牙低功耗模組NINA-B1已被瑞典的建築工地管理設備和服務供應商AddMobile選用,作為其短距離設備追蹤信標產品AddTrackers的基礎
行車安全升級 DSRC的時代新任務 (2019.04.11)
就目前的發展態勢,DSRC與-V2X兩種系統都可以在車輛和環境中共存,然其成本與複雜性,將導致汽車製造商最終僅選擇其中一種技術。
Nordic Semiconductor展示nRF91系列SiP元件在Telenor蜂巢式IoT網路上的運作 (2018.10.19)
Nordic Semiconductor宣佈已成功在Telenor Norway的公共蜂巢式網路上展示了nRF91R系列多模式LTE-M / NB-IoT系統級封裝(SiP)模組的LTE Cat M1 (LTE-M)和窄頻IoT (NB-IoT)兩種運作模式。 Nordic的nRF91系列SiP 連接到Telenor的挪威全國性蜂巢式物聯網(IoT)網路上
高通與奧迪、福特共同展示C-V2X直接通訊技術 (2018.04.30)
高通技術公司、5G汽車協會(5GAA)、奧迪汽車公司與福特汽車公司宣佈全球首次跨車廠間的行動車聯網(C-V2X)直接通訊技術展示,已準備好最快於2020年進行業界佈建。 C-V2X是支援改進的汽車安全性、自動化駕駛、以及交通效率的全球性車聯網通訊解決方案
Rohde&Schwarz於MWC 2018展出5G量測設備 (2018.03.06)
「優化現在,設計未來。」這是今年羅德史瓦茲 (Rohde & Schwarz, R&S ) 於巴塞隆納舉行的世界行動大會 (MWC) 的展覽主題。R&S 展示了許多有助提升現有無線技術的創新設計以及 5G 研發和標準化的全新解決方案
u-blox為專業IoT平台提供蜂巢式通訊連接技術 (2018.02.08)
u-blox SARA蜂巢式模組系列產品 將為新的工業4.0端到端平台提供無線通訊連接技術。運用這款由義大利Iomote公司開發的平台,業者能輕鬆地將既有的機器與雲端連接,以提升效率並增強服務組合


     [1]  2  3   [下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TXOne Networks發布Stellar端點解決方案最新版可簡化OT資安
2 健保推遠端監測助攻 在宅急症照護更安心
3 茂綸登場NVIDIA GTC大會 展示全方位AI自動化解決方案
4 意法半導體全新 STM32WBA6 無線微控制器整合更多功能與效能,兼具電源效率
5 意法半導體發表 STM32U3 微控制器,進一步推動超低功耗創新 適用於遠端、智慧與永續應用
6 意法半導體 250W MasterGaN 參考設計加速高效與小型化工業電源供應器設計
7 ADI擴充CodeFusion Studio解決方案 加速產品開發並確保資料安全
8 Microchip推出多功能MPLAB PICkit Basic除錯器
9 意法半導體推出創新衛星導航接收器 加速精準定位技術普及,適用於車用與工業應用
10 新世代nRF54L系列無線SoC、nRF9151蜂巢式物聯網 SiP元件和其他領先創新技術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