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低軌衛星實現定位導航應用 是現實還是炒作? (2024.10.14) 近年來,利用低軌道星系建構的衛星通訊網路正快速普及。
這些通訊系統被當成是地面蜂巢式網路的延伸,其中一些具備PNT功能。
為了解析LEO系統的優缺點,近來全球也針對此議題展開了大量研究 |
|
宜特將啟用亞洲最完整的太空環境測試中心 (2024.09.10) 隨著新太空時代來臨、低軌衛星興起,商業化測試驗證需求大增,宜特今(10)日宣布成立太空環境測試實驗室,提供從地面火箭發射到太空所需,包括震動、衝擊、熱真空、輻射等關鍵項目在內的各項環境與可靠度測試一站式解決方案,該實驗室預計10月起正式啟用 |
|
鐳洋參與美國華盛頓衛星展 秀立方衛星成果和地面追星技術 (2024.03.18) 低軌衛星產業成長迅速,近幾年已成為全球各大展場的焦點,除了剛落幕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外,緊接著登場的是3月18至21日的「2024年美國華盛頓衛星展(Satellite 2024)」,這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國際太空衛星展,包括Eutelsat OneWeb、SpaceX、亞馬遜Kuiper、Telesat等知名低軌衛星廠商都將參展 |
|
MIC:電動車市場有變數 矽光子快速發展、5G RedCap將成形 (2023.12.20)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19日發布「2024年資通訊產業前景」。所長洪春暉表示,淨零潮流帶來挑戰也衍生龐大商機,電動車即受惠於此,然而2024年電動車市場很可能會受到國際政策搖擺影響而產生變數 |
|
天空是下一塊拼圖 低軌衛星建構下世代通訊世界觀 (2023.09.23) 衛星製造和發射成本不斷降低,使得更多企業能進入這個領域。
新一代LEO衛星具有更小的尺寸、更輕的重量和更強的性能。
目前許多國家都在策略上加強對LEO衛星技術的支持 |
|
鐳洋科技啟用太空研發中心 深化自製立方衛星產業鏈 (2023.02.21) 鐳洋科技(Rapidtek Technologies)宣佈啟用桃園青埔太空研發中心,與國立中央大學攜手打造「立方衛星整測實驗室」,董事長王奕翔表示,台廠在PCB、衛星天線、航太零組件上占有一定優勢,技術能力不輸國外廠商,是歐美大廠極力接洽的對象,期望透過整測實驗室的啟用,深化國內自製立方衛星產業鏈間的合作 |
|
TrendForce:低軌衛星將帶動2023年全球衛星產值逾3,083億美元 (2022.06.14) 受惠於2022年美國、英國、中國大陸積極推動低軌衛星(LEO)部署進度,成長動能來自於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ITU)對軌道、頻譜規範與全球頻寬需求大幅攀升;加上衛星網路(Satellite Internet)視為偏鄉、農村與海空移動載具等主要通訊解決方案 |
|
展望2022科技產業發展趨勢 (2021.12.28) 編輯部匯集全球產業及市場趨勢研究機構?資策會MIC及TrendForce預測2022年科技產業發展與衍生趨勢,從產業專家觀點分析洞悉未來產業的走向,以期打造整體競爭力超前佈局 |
|
工研院眺望2022年通訊產業:B5G將成帶動關鍵發展的主旋律 (2021.11.13) 受惠疫後企業數位轉型與零接觸經濟的帶動,使得全球網路設備、5G通訊產品的需求成長。台灣網通產業雖面臨零組件供應吃緊、海外生產基地疫情反覆,但2021年仍然取得不錯成績 |
|
TrendForce發布2022年十大科技脈動 低軌道衛星入列 (2021.09.16) 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針對2022年科技產業發展,整理十大科技趨勢:
主動式驅動將成Micro/Mini LED顯示發展趨勢
2022年Micro LED技術仍然存在許多瓶頸,以至於整體成本居高不下 |
|
2022年全球衛星市場上看2,950億美元 台灣電信商漸露頭角 (2021.09.07) TrendForce今日指出,在低軌道衛星自SpaceX引領話題後,亦帶動更多衛星營運商相繼遞件發射衛星,預估至2022年全球衛星市場產值將有望達2,950億美元,年成長3.3%。
根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 |
|
低軌道衛星將為海上通訊帶來全新應用視野 (2021.08.26) 雖然現在船員使用海上連網較以前改善,但仍存在許多使用上的限制。但連網速度慢、流量管制,或者只能是文字通訊軟體才能使用等,即使提供船員可自行購買更多流量,但價格也不便宜,而且可能航行到部分海上區域時,會沒有訊號 |
|
[專欄]全球覆蓋、全球覆蓋、全球覆蓋 (2015.08.04) 其實要談論兩個議題,一是如何全球覆蓋?另一是怎樣覆蓋才經濟?
打從2004年AMD提出50x15計畫,期望10年後的2015年,全世界有50%人口可以連上Internet,但AMD自己推動2年就告停,直至2014年,全球仍有2/3人口不能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