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韓國研發磁性積層製造技術 打造高性能馬達 (2025.01.23) 韓國機械與材料研究所 (KIMM)近期 宣布,成功開發磁性積層製造技術,無需模具即可生產高性能馬達,為馬達製造領域帶來革新。
該技術已應用於製造軸向磁通馬達,這種馬達特別適用於機器人、電動汽車 (EV) 和移動解決方案等需要在有限空間內產生高扭矩和輸出的應用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電子紙應用再進化 從閱讀屏到時尚手袋的跨界創新 (2025.01.21) 你能想像一款手袋可以隨心所欲地變換外觀,展現獨一無二的個性嗎?隨著電子紙技術的突破,這樣的願景已成為現實。E Ink元太科技攜手比利時奢華皮具品牌Delvaux,日昨於巴黎時裝週推出搭載E Ink Prism 3技術的Helios限量手袋系列,為電子紙的應用開啟全新篇章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乾式光阻技術可有效解決EUV微影製程中的解析度與良率挑戰 (2025.01.17) 隨著半導體技術邁向 2nm 及以下的節點,製程技術的每一步都成為推動摩爾定律延續的重要基石。在這其中,乾式光阻(dry resist)技術的出現,為解決極紫外光(EUV)微影製程中的解析度與良率挑戰提供了突破性解決方案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感測器融合:增強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導航能力和安全性 (2025.01.10) 隨著自主移動機器人應用日漸廣泛,感測器融合領域呈現採用AI驅動的演算法、增強物體檢測和分類能力、感測器融合用於實現協同感知、多種感測器模式,以及惡劣條件下的環境感知等趨勢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5G加速供應鏈跨國重組 (2025.01.10) 迎合2018年以來全球供應鏈演進,正加速擺脫單一市場。中華電信也隨著海外台商跨國布局,並為了及時掌握關鍵資訊,偕同各領域夥伴透過5G通訊串連智慧基礎建築、智慧製造等解決方案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企業積極進行低碳轉型 AI減碳漸成趨勢 (2024.12.31) 隨著低碳轉型成為全球共識,許多國家和企業紛紛投入減碳行動。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臺灣電子資訊產業淨零排放發展》的抽樣調查,顯示由於客戶對淨零需求的增加,臺灣電子資訊產業正積極進行低碳轉型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光子技術是6G無線通訊的關鍵突破點 (2024.12.31) 6G技術逐漸成形,下一代無線通訊的願景正迅速從概念轉為現實。6G不僅是一項技術升級,更是一場針對無線通訊基礎、應用及標準化的全方位革新。它將不僅僅滿足人類社會對數據傳輸速度和容量的期待,更將推動無線通訊與其他尖端科技的深度融合,開啟全新的應用場景與技術可能性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以馬達控制器ROS1驅動程式實現機器人作業系統 (2024.12.19) 本文概述如何在應用、產品和系統中使用和整合驅動程式;以及如何有助於迅速評估新技術,並避免出現與協力廠商產品的互通性問題。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積層製造鏈結生成式AI (2024.12.04) 隨著近年來COVID-19疫情、美中、俄烏等地緣政治衝突,造成供應鏈破碎,且為加速實淨零碳排願景,都讓積層製造有機會配合這波生成式AI浪潮實現永續製造。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創新光科技提升汽車外飾燈照明度 (2024.12.02) 現階段的汽車照明設計正朝著動態高解析度和高像素數的方向發展,逐步向創新驅動轉變,而不斷優化和提升車用LED的效能與成本效益,已成為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的核心追求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掌握石墨回收與替代 化解電池斷鏈危機 (2024.11.25) 發展石墨回收和替代技術,成為確保電池產業永續發展的關鍵策略。本文將深入探討石墨回收技術的最新進展,以及具有潛力的替代材料,並分析其對電池性能和產業發展的影響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安森美與伍爾特電子攜手 升級高精度電力電子應用虛擬設計 (2024.11.17) 安森美 (onsemi) 和伍爾特電子(Wurth Elektronik)宣佈,伍爾特電子的無源元件資料庫已整合到安森美獨特的PLECS模型自助生成工具 (SSPMG) 中。 SSPMG 是基於 Web 的平臺,介面直觀、簡單易用,協助工程師針對複雜的電力電子應用定製高精度、高擬真 PLECS 模型,以儘早發現和修復設計過程中的性能瓶頸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2024.11.12) CTIMES 東西講座日前舉辦了一場以「3D IC 設計的入門課」為主題的講座,邀請到Cadence技術經理陳博瑋,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帶領聽眾了解3D IC設計的發展趨勢、技術挑戰和未來展望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雲平台協助CAD/CAM設計製造整合 (2024.11.05) 順應近年來製造業數位化、數位優化等轉型趨勢,包含CAD/CAM系統軟體既可供業界在建立數位分身(Digital twin)模型所需數據;以及當生成式AI浪潮興起後,若能經過MBD模型整合,用來驅動數位模擬分析、設計、製造程序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格斯科技與筑波科技合作進行高階電池檢測 (2024.10.30) 格斯科技宣布與台灣知名精密量測儀器供應商筑波科技簽訂合作備忘錄,透過雙方合作,格斯科技將可運用非破壞性、非接觸式的太赫茲脈衝時域光譜技術,在不影響產品品質的前提下,以太赫茲光譜優異的穿透力精準偵測軟包電池的表面缺陷,此舉將使雙方在電池外觀檢測領域共創新局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AI數據中心:節能減碳新趨勢 (2024.10.28) 面臨GPU及AI資料中心耗費龐大電量,市面上各種冷卻散熱方案終究是治標不治本,而有國內外電源大廠開始從電網的中載變壓器、終端人與物料維運模式溯源減碳的全方位解決方案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杜邦TPCA展覽會聚焦AI技術 發佈新一代電路板解決方案 (2024.10.27) 杜邦公司於10月23日至25日參加TPCA Show,展示其最新的先進電路板材料和解決方案,重點聚焦於細線化應用、先進封裝、信號完整性與熱管理,以滿足人工智慧發展需求。
杜邦將於K409號展位展示一系列創新技術,包括用於高頻寬內存和2.5D/3D封裝的凸塊電鍍技術,以及在玻璃載板上形成種子層的技術,以提升數據運算能力和傳輸速度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巴斯夫與Fraunhofer研究所共慶 合作研發半導體產業創新方案10年 (2024.10.24) 巴斯夫和Fraunhofer 光子微系統研究所近日共同慶祝在光子微系統領域的合作達10周年。雙方一直致力於半導體生產和晶片整合領域的創新和客製化解決方案,合作改進微晶片的互連材料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格棋化合物半導體中壢新廠落成 攜手中科院強化高頻通訊技術 (2024.10.23) 格棋化合物半導體中壢新廠落成,同時宣布與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中科院)合作,雙方將共同強化在高頻通訊技術領域的應用。此外,格棋也和日本三菱綜合材料商貿株式會社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致力於擴大日本民生用品和車用市場的布局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Microchip的RTG4 FPGA採用無鉛覆晶凸塊技術達到最高等級太空認證 (2024.10.18) 根據美國國防後勤局(DLA)的規定,合格製造商名單(QML)Class V是太空元件的最高級別認證,並且是滿足載人、深空和國家安全計劃等最關鍵的太空任務保障要求的必要步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