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Gpu
科技
典故
連結電腦與周邊設備的高速公路——IEEE1394

IEEE1394是一種能讓電腦與周邊設備之間相互連結溝通的共同介面標準。如此迅速有效率的傳輸速度,便時常應用在連接訊號傳輸密度高、傳輸量大的周邊設備。
NVIDIA GTC Taiwan 2016登場 掀起人工智慧創新浪潮 (2016.09.21)
NVIDIA (輝達) 於 9 月21日、22日於台北萬豪酒店舉辦 GPU 技術大會 (GTC Taiwan),以「Deep Learning, AI Revolution - The Next Computing Platform (深度學習及人工智慧-運算平台大未來)」為主軸,揭曉 GPU 技術將如何引領未來科技發展並帶領台灣科技業界掀起另一波創新浪潮,GTC Taiwan 規模年年擴大,今年報名人數屢創新高,共吸引超過2000人報名參加
NVIDIA Tesla P100為高效能運算應用挹注超過30倍效能 (2016.06.22)
NVIDIA (輝達)針對 PCIe 介面的伺服器推出NVIDIA Tesla P100 GPU加速器以因應各界對現今資料中心前所未有的運算需求,其效能與價值均遠遠超越僅搭載CPU的系統。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報告指出,超級電腦運算資源需求超越以往,極大比例的科學家反應利用超級電腦運算進行研究計畫1的時間不敷使用
TYAN將於NVIDIA 2016 GPU技術大會展示四路Xeon伺服器平台 (2016.04.01)
展出支援4張GPU 卡的FT76-B7922四路Xeon伺服器,提供極速並行的運算應用 神雲科技旗下的伺服器通路品牌TYAN(泰安)將在4月5 - 7日期間,於美國NVIDIA 2016 GPU 技術大會 (GTC)上展出支援4張GPU 卡的FT76-B7922四路Xeon伺服器平台
AMD與Crytek攜手為大學提供先進VR硬體與軟體 (2016.03.18)
AMD公司為Crytek公司的VR First計畫獨家技術夥伴,將協助各大學打造專屬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實驗室。VR First計畫為大學的開發者、學生與研究人員提供各種現成的VR解決方案
NVIDIA與阿里雲合作以GPU加速人工智慧運算作業 (2016.01.25)
NVIDIA(輝達)宣布與電子商務集團阿里巴巴旗下的雲端運算業務阿里雲合作,在中國大規模推廣首座GPU加速雲端高效能運算平台,透過基於雲端的GPU應用於人工智慧和高效能運算作業,提供相關服務予快速成長的新創公司為主的客戶
AMD:14奈米FinFET將進入GPU市場 年中進入量產 (2016.01.06)
儘管GPU(繪圖處理器)市場剩下AMD與NVIDIA兩大供應商,但在先進技術的投入上,仍然沒有手軟過。 AMD的GPU主力產品Radeon系列,在去年推出導入HBM(高頻寬記憶體)技術後,引來市場關注
CES 2016─ AMD全新Radeon GPU開啟遊戲和多媒體新體驗 (2016.01.05)
AMD Radeon繪圖技術事業群(Radeon Technologies Group)將在2016年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中,率先展示2016年採用全新「北極星」架構的Radeon GPU,帶來卓越遊戲體驗,其整機功耗比同類GPU競品減少61%,以優異的每瓦性能,為輕薄型筆記型電腦和桌上型遊戲電腦,開啟前所未有的遊戲和多媒體體驗
Imagination使用Mentor Veloce 硬體模擬平台 (2015.12.25)
Mentor Graphics(明導)公司宣佈,半導體設計IP(包括 PowerVR GPU和MIPS CPU)的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在其一款支援光線追蹤技術的圖形處理器(GPU)PowerVR Wizard GR6500 的內部驗證流程中,部署Veloce 硬體模擬平台的虛擬測試平台加速(TBX)技術
Socionext獲得CEVA圖像和視覺DSP授權許可 (2015.11.17)
CEVA公司宣佈,SoC設計技術廠商Socionext公司已獲得CEVA圖像和視覺DSP 的授權許可,將把它部署在其最新一代Milbeaut影像處理LSI晶片中,此一晶片的應用包括安防監控、數位單眼相機(SLR)、無人機、運動和其它具有相機功能的設備
[評析]從晶片量產流程看iPhone 6S晶片門事件 (2015.10.15)
蘋果的A9晶片門事件延燒至今,似乎並沒有要落幕的意思,網路上諸多科技網站的相關評測也不斷冒出來,甚至更燒出了台灣與韓國之間的國仇家恨。 但這次事件本身,或許可以從晶片量產流程來思考一番
[評析]質比量重要-高通新一代產品藍圖的背後意涵 (2015.09.16)
揮別了Snapdragon 810,高通在Snapdragon 820的宣傳上其實花了不少心力,從64位元架構自主設計的Kryo處理器核心外,到自有的GPU(繪圖處理器)與DSP(數位訊號處理器)核心,以及特別強調異質運算的重要性等,這些都讓產業界感受到高通對於Snapdragon 820有著相當高度的重視
高通新一代GPU架構及ISP創造圖像與行動攝影新體驗 (2015.08.13)
(SIGGRAPH 2015,美國洛杉磯訊)美國高通公司宣布,子公司高通技術公司推出包含新版圖像處理單元(GPU)及影像訊號處理單元(ISP)的新一代視覺處理技術,為高通Snapdragon處理器大幅提升表現、功效及使用者體驗
NVIDIA GTC 2015將於9月在台登場 (2015.08.11)
NVIDIA (輝達)將於2015年9月1日舉辦NVIDIA GTC 2015台灣GPU技術大會。本次活動將邀請NVIDIA解決方案工程架構副總裁Marc Hamilton、美超微電腦技術總監王世全進行專題演講、以及香
AMD新款7000系列APU與Radeon繪圖產品鎖定OEM廠商電腦 (2015.05.11)
AMD於2015年財務分析師大會發表新款AMD 7000系列APU、AMD Radeon 300系列顯示卡與M300系列行動繪圖產品,以及A系列桌上型APU產品更新,為2015年打造堅實的產品陣容,強化AMD在環繞運算的優勢
凌華科技推出專用型媒體伺服器 (2015.04.16)
MCS-2040內建MediaManager軟體,提供高效能影音服務,適合安控影像分析、視訊會議、內容傳遞網路(CDN)轉碼等應用。 凌華科技推出旗下首款專用型媒體伺服器MCS-2040,搭載第四代雙核心Intel Core i7/i5/i3或Intel Xeon E3-1200 V3(LGA1150)處理器
NVIDIA推出GeForce GTX 960顯示卡發揮Maxwell架構省電、高效 (2015.01.23)
NVIDIA (輝達)推出 GeForce GTX 960 顯示卡(GPU),將Maxwell高效率架構介紹給更多遊戲玩家。 GTX 960 擁有Maxwell架構效能及先進技術但價格親民,讓更多遊戲玩家能享受下一代 PC 遊戲的樂趣,推動PC遊戲的進展
進軍資料中心應用 FPGA業者走合作策略 (2014.12.01)
因應網路速度的提升與資料呈現暴炸性的成長,資料中心無疑是IT領域下一波決戰的主戰場,這從網路服務業者,如Google、臉書與亞馬遜近期的動作來看,就能窺見端倪。 就晶片供應商而言,過去一直以來,大多都是CPU與GPU業者扮演主導角色,如今FPGA(可編程邏輯閘陣列)業者們,也對該應用領域有相當積極的動作
NVIDIA成立嵌入式GPU聯合實驗室 拓展GPU應用 (2014.07.14)
自NVIDIA在2007年推出GPU後加速運算後,隨著技術的進步,如今其市場領域已不再只是遊戲,而是拓展到車用、醫療、航太等更高端的應用領域之中。而在上周舉辦的年度GPU技術大會中,NASA專案計畫主持人、CUDA會士、北科大國際講座教授黃柏銘指出,GPU的浮點運算較能較CPU多出數倍,對於特定應用而言,更為有利
AMD APU與GPU加速Adobe Creative Cloud專業影片作業流程 (2014.04.15)
AMD宣布與Adobe的長期合作已有顯著成果,在新款創新功能(creative functions)及作業流程提升上,提供多種效能的優化, 使用Adobe Creative Cloud的影像專業人士將很快可以享受到最新的優化成果
AMD Mantle API獲得遊戲開發商Crytek採用 (2014.03.22)
AMD於本星期宣佈,Crytek已與AMD結為技術合作伙伴,將於CRYENGINE加入Mantle的原生繪圖API支援。CRYENGINE為最新版本的業界領先遊戲引擎,從2004年開始為Crytek打造遊戲作品。 AMD的Mantle API為個人電腦遊戲創作締造前所未有的效率

  十大熱門新聞
1 AI擂臺的血腥爭奪 英特爾如何在刀光劍影中扭轉頹勢?
2 蘇姿丰:AMD將在AI的下一階段演進扮演關鍵角色
3 Intel Core Ultra透過新vPro平台將AI PC延伸至企業應用
4 黃仁勳:運算技術的創新 將驅動全新工業革命
5 AMD擴展商用AI PC產品陣容 為專業行動與桌上型系統挹注效能
6 Intel成立獨立FPGA公司Altera
7 英特爾攜手合作夥伴 助力AI PC創作新世代
8 英特爾展示首款全面整合光學I/O小晶片
9 笙泉與呈功合作推出FOC智慧型調機系統 實現節能減碳
10 英特爾與Microloops合作開發SuperFluid先進冷卻技術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