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世代工業通訊協定串連OT+IT (2024.05.29) 面對當前工業製造數位轉型階段,陸續融入了資通訊(ICT)科技和人工智慧(AI)的應用和發展,以即時並充份利用大數據加值。促使各家設備製造、FA自動化系統整合商紛紛尋求新一代工業通訊標準,包含TSN、umati也應運而生,並透過合縱連橫加速落地 |
|
泵浦利用智慧傳感延伸價值 (2021.12.28) 因應當前國際淨零碳排趨勢,除了在工業上帶來龐大節能省水壓力,未來還有商業上智慧城市及建築等應用領域,亟待流體機械設備廠商支援。 |
|
IPC技術成熟 智慧製造更具優勢 (2018.11.12) 智慧化已成為製造業的既定趨勢,相較於傳統自動化技術,工業電腦在與IT系統的串連更具優勢,而隨著智慧化的逐漸落地,此一優勢也將會越來越明顯。 |
|
OEM需求恢復 中國PLC市場中長期成長確立 (2017.04.17) 中國大陸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製造大國,尤其近年來中國的製造業快速提升,自動化系統的導入速度加快,以人力為主的傳統製造方式逐漸被揚棄,作為製造系統的核心元件-PLC也隨之成長,不過隨著導入數量漸趨飽和,中國的PLC已不像當初一路上揚,各應用市場也出現大幅波動 |
|
智慧機械連結國際 (2017.02.22) 在2016年TMTS陸續見到台中展現智慧機械之都的聚落實力、適用於未來智慧機械所需關鍵零組件及技術外;更重要的,是其能否成功連結國際,加速邁向工業4.0腳步。 |
|
搶進工業4.0商機 東佑達傳動模組全面整合 (2017.02.14) 同屬「輕量化智慧機器人聯盟」成員之一的東佑達(TOYO)集團,在智慧機器人領域企圖心尤為強烈,除了早期代理日系機器人,從事自動化系統整合,多年來也在兩岸經營自有品牌有成 |
|
善用SCADA打造可視化願景 (2017.02.08) SCADA以往是工廠製程的唯一作業軟體,與HMI搭配,成為工廠可視化的最佳軟硬體拍檔,這兩者作為操作者與生產機台的中介橋樑,多年來穩定性都是企業採購的第一要求,相容性只要到一定程度即可 |
|
能源產業成就物聯網未來? (2017.02.02) 由於大量的智慧型電子裝置部署於變電所及配電網路,因此各界經常將能源產業視為實現IoT理所當然的機會與目標。 |
|
智慧化開啟建築新世紀 (2016.12.07) 自動化控制向來以工業環境為主要使用對象,其他領域雖也多有應用,但無論在導入時程或使用深度,都不若工業環境,然而在其技術發展成熟、工廠環境逐漸飽和之後,自動化設備廠商開始將腳步跨出 |
|
RS與Adafruit簽署全球經銷合約 (2016.11.18) 服務全球工程師的分銷商Electrocomponents plc旗下的貿易品牌RS Components(RS)宣布已經與開放原始碼硬體、工具、設備與電子產品的製造商 Adafruit Industries簽署了一份授權經銷合約,後者專門為所有年齡層與技術水準的電腦自造者、愛好者及希望瞭解電子產品的所有使用者供應相關產品 |
|
亞洲工業4.0智慧製造系列展特別報導之五 (2016.10.06) 新政府就任後,新推出5大創新產業裡的「智慧機械」,以朝向德國工業4.0為最終目標,在2016年展場上,也可見到國內外大廠分別提出最佳解決方案。 |
|
亞洲工業4.0智慧製造系列展特別報導之三 (2016.10.06) 新政府就任後,新推出5大創新產業裡的「智慧機械」,以朝向德國工業4.0為最終目標,在2016年展場上,也可見到國內外大廠分別提出最佳解決方案。 |
|
開放式創新推動物聯網新產業 (2014.09.30) 網路應用的發展,最初是由連接電腦為主的網際網路開始,逐漸發展到涵蓋以聯通物件為主IoT網路,市場也將之稱為物聯網。事實上,物聯網即是指將各種結合物件之資訊傳感設備(sensors or actuators)透過感測網路(如ZigBee、RFID、PLC等)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路 |
|
電動車起步 台灣必須展現價值 (2014.09.15) 在過去的石油世紀,台灣雖受限於市場規模太小,以及沒能掌握關鍵技術,未能在內燃機引擎時代發展出具關鍵研發能力的自主品牌;但在全新的電動車時代,汽車不再需要引擎與變速箱,台灣卻有已經占國內車輛產業產值一半的電機電子關鍵模組產業,做為挺進電動車世紀的後盾 |
|
Universal Robots協助新加坡精密工業公司自動化 (2014.07.14) 技術性員工的人力短缺以及物料成本與不動產成本的上漲,已成為新加坡公司高度重視的議題,為維持競爭優勢,當地的中小型企業PLC Industries在2014年2月開始著手為生產線導入自動化,PLC Industries目前配置了兩台Universal Robots的UR10機器手臂,在工作效率、可靠性、成本方面均獲得明顯改善 |
|
脫離柵欄屏障 工業機器人更安全 (2014.06.18) 當談到工業型機器人的時候,一般人的腦海中通常會浮現出一幅景象:「機器人又笨重又危險,而且必須被關在安全屏障裡面。」這樣的狀況大家似乎習以為常,但是,隨著企業必須要面對員工成本升高、產品品質優化、生產交期縮短等營運挑戰時 |
|
HMI應用領域 工業自動化仍是主流 (2014.01.14) 在科技不斷的發展下,工控設備逐漸走向高階規格,但穩定、可靠、具備溝通親和力及通訊整合,仍是HMI發展的主要面向。
目前HMI最主要的應用領域,仍是被放在工業自動化產業使用 |
|
掌握高效能馬達關鍵技術 (2013.07.15) 以往舊有的馬達設計,已無法符合節能高效的要求,
為因應全球對馬達產品日益嚴格的節能效率要求,
掌握先進馬達關鍵技術已勢在必行。 |
|
飛思卡爾CEO:想贏,就得先奪中國市場! (2012.12.07) 飛思卡爾技術論壇(FTF 2012)中國站於北京盛大舉行。由於正值該公司新任總裁暨執行長Gregg Lowe走馬上任,又逢半導體產業市場景氣趨向保守,Gregg Lowe甫上任後的中國首秀,在首都北京舉辦,象徵宣示著中國市場的主權在我!而Gregg也明白地說:想在半導體市場勝出,首先就得在中國市場先成功 |
|
飛思卡爾技術論壇北京開幕 推動科技創新 (2012.08.15) 8月,北京。第七屆飛思卡爾技術論壇(FTF)在此開幕,這是飛思卡爾技術論壇自2005年創辦後,第二次在北京舉辦,也是飛思卡爾半導體總裁兼首席執行官Gregg Lowe上任後的中國首秀,這同時說明了飛思卡爾未來將更為重視中國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