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4535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德台貿易首季穩健成長 積極佈局台灣航太、能源、智慧城市 (2025.04.17)
德國經濟辦事處今(17)日發布最新雙邊貿易數據,並強調德國企業正積極深化在台灣科技產業的布局,不僅著眼於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更將目光投向綠色科技、數位轉型以及智慧城市等高潛力領域的合作機會
美國科學家運用AI技術提升水產養殖效率 (2025.04.17)
為更深入了解人工智慧(AI)如何促進美國水產養殖發展,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以及華盛頓大學的一個科學家團隊,將採用一套類似於超市條碼掃描器的移動式攝影系統,拍攝白鱘的影像以判斷其解剖特徵
歐盟挹注1.04億歐元 啟動新一輪6G技術研發 (2025.04.16)
歐洲在宣布投入1.04億歐元(約新台幣36億元)的資金,專用於推進6G技術的發展。這項名為「智慧網路與服務聯合承諾」(Smart Networks and Services Joint Undertaking, SNS JU)所發起的第四次提案徵集
美大學教授利用奈米氣泡提升乳品廢水處理效率 (2025.04.16)
美國南達科他州立大學(Sou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食品科學系的教授,正利用一種奈米氣泡技術,來協助乳品廠處理其廢水。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在《食品科學與技術趨勢》(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上
imec授予蘋果資深副總Johny Srouji 2025年度終身創新獎 (2025.04.15)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宣布,蘋果硬體技術資深副總Johny Srouji將獲頒2025年imec終身創新獎(2025 imec Innovation Award)。 該獎項認可Srouji在開發蘋果晶片時運用他的領導才能,在塑造蘋果的技術發展藍圖方面發揮的關鍵作用
蘋果將分析用戶設備數據以改進AI平台 強調保護隱私 (2025.04.15)
根據彭博報導,蘋果公司(Apple Inc.)將開始分析用戶設備上的數據,以改進其人工智慧平台,以強化蘋果在AI領域的競爭力。 報導指出,蘋果通常使用合成數據來訓練其AI模型,這些合成數據可以模仿真實世界的輸入,但不包含任何個人詳細資訊
韓國KT攜手泰國Jasmine 完成泰語大型語言模型平台建置 (2025.04.15)
韓國電信KT Corporation今日宣布,與泰國Jasmine集團旗下的IT專業公司Jasmine Technology Solutions (JTS)合作,成功完成泰語大型語言模型(LLM)平台的建置專案,為韓國首次向海外輸出完整的AI基礎設施
Hyundai Mobis開發電動車電池防起火技術 率先導入量產車款 (2025.04.14)
現代汽車集團旗下的Hyundai Mobis宣布,已成功開發出先進技術,能有效預防電動車電池起火,成為首家將此類技術整合至量產車的汽車零件製造商。 現代摩比斯表示,這套全新的防火電池系統包含硬體組件,如電池管理系統(BMS)、滅火裝置和電池外殼,以及控制這些組件的軟體
衛星影像與遙感技術以即時數據 加速救災團隊決策 (2025.04.14)
地球觀測(EO)技術包含對地球系統數據的收集與分析,其運用衛星、空中無人機和地面感測器等遙感工具。這種高空俯瞰視角對於監測氣候、天災和環境變化至關重要,使其成為現代災害救援行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新創Equatic開發技術 助海洋提升十萬倍二氧化碳吸存能力 (2025.04.13)
海洋自然吸收了人類活動產生的約四分之一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匯。其中一家名為Equatic的公司,正在開發新的技術,以從空氣和海洋中捕獲更多的碳。 Equatic正在設計其聲稱將是首座商業規模、以海洋為基礎的碳移除工廠
德國將成立「超級高科技部」 聚焦研究、科技與航太 (2025.04.13)
根據德國即將上任的新政府的聯合執政協議,德國將成立一個新的「超級高科技部」,負責研究、科技和航太事務。根據這項計畫,目前的教育暨研究部將會被拆分,而教育部門將由目前的家庭、老年人、婦女和青年部接管
日系四大機車廠共組氫引擎技術研究聯盟 攜手產官學供應鏈 (2025.04.10)
為實現碳中和社會,能源領域需要採取多元路徑的努力。其中一個備受矚目的選項,是將氫氣內燃機技術應用於小型移動載具。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選定PwC顧問有限公司執行一項專案
北約發布科學與技術報導 點明六大關鍵趨勢 (2025.04.10)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科學與技術組織(STO),近日發布了其《2025–2045年科學與技術宏觀趨勢報告》。 該報告歸納出未來二十年對北約至關重要的六項關鍵趨勢,其中AI與量子技術為受注目的兩項
日本研發開源液體處理機器人 加速材料科學研究 (2025.04.09)
日本北海道大學理學院研究團隊,開發出一款名為FLUID(Flowing Liquid Utilizing Interactive Device,流動液體互動裝置)的開源機器人系統。這款機器人利用3D列印技術和市售電子零件組裝而成,可降低科研自動化的門檻
澳洲成功展示電動車回饋電網技術的科技細節 (2025.04.09)
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與能源公司Essential Energy的聯合計畫,在車輛到電網(V2G)技術的科技層面取得了顯著進展。該計畫的核心聚焦於利用市面上現有的商業化技術,驗證V2G在澳洲家庭能源管理中的潛力
RISC-V狂想曲 (2025.04.09)
狂想曲是一種自由奔放的器樂曲,充滿史詩性和民族特色。通常沒有固定的結構,作曲家可以自由發揮,不受傳統曲式的限制。而RISC-V也是如此…
虹彩光電:攜夥伴全面開拓全彩電子紙應用市場 (2025.04.08)
台灣膽固醇液晶技術供應商虹彩光電(IRIS Optronics),今日由董事長廖奇璋博士親領團隊成員.舉行2025 Touch Taiwan智慧顯示展的展前記者會。會中除展示最新的全彩膽固醇電子紙技術外,也強調將與國內外各領域夥伴的緊密合作,全力拓展全彩膽固醇液晶電子紙應用,尤其是大尺寸的商用廣告市場
澳洲量子科技突破:微創手術精準偵測腸胃道癌細胞 (2025.04.08)
澳洲南澳大學(UniSA)的研究人員開發一款前所未有的腹腔鏡探頭,這項技術將使外科醫生能夠精確繪製腫瘤的擴散範圍,有望顯著提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與生活品質。 這款新型探頭將與Ferronova的氧化鐵奈米粒子配方(FerroTrace)協同運作,在手術過程中更有效地偵測癌性淋巴結,從而減少傳統手術中大範圍組織切除的需求
DeepSeek開啟AI大推理時代 台灣產業迎擊算力挑戰 (2025.04.08)
CTIMES東西講座特別邀請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分析師楊智傑,針對DeepSeek對AI產業的影響與衝擊進行分享,深入剖析這項技術可能為台灣在全球AI供應鏈中帶來的挑戰與商機
英國大學創新輻射偵測器 將用於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2025.04.07)
英國西蘇格蘭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Scotland, UWS)的團隊,成功研發出一款劃時代的輻射偵測器,預計將在包括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在內的多個頂尖研究機構中,扮演先進核子實驗的關鍵角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頁][最後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健保推遠端監測助攻 在宅急症照護更安心
2 ROHM推出實現業界頂級放射強度的小型表面安裝型近紅外LED
3 開發人員均可開始使用Nordic Semiconductor nPM2100
4 意法半導體推出全方位參考設計,專為低壓高功率馬達應用打造
5 意法半導體推出新款智慧型功率開關,具備小巧外型、高效率與高度可靠性
6 Littelfuse通過AEC-Q200認證的823A系列高壓汽車應用保險絲
7 PTS845 輕觸開關系列使用壽命延長至百萬次滿足高使用率應用
8 羅德史瓦茲新款R&S ZNB3000向量網路分析儀適合量產環境
9 新唐科技全新18 瓦 D 類音頻放大器具有降噪功能和低功耗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