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推動產業創新 旺宏董事長吳敏求獲頒第五屆總統創新獎 (2022.04.15) 總統府今(15)日公布第五屆「總統創新獎」得獎名單,旺宏電子吳敏求董事長長期推動產業創新,貢獻卓著。吳敏求董事長領先全球首創將AI及Big Data導入晶圓廠,引領臺灣成為半導體生產重鎮、推動科技業以第三類股上市,成功吸引國際資金挹注 |
|
從美中貿易戰看電子業的在地化生產趨勢 (2020.06.05) 自美中發生貿易摩擦以來,雙方在打打停停之間,除了在貿易逆差、智財權、產業補貼等議題持續談判之外,美國對於中國大陸以國家資本之力,發展中國製造2025,進而威脅美國在國際經濟與產業上的領導地位,一直有高度的疑慮 |
|
2020年機械業先蹲後跳 布局海內外智慧化需求 (2020.02.05) 從2018~2019年以來受到美中貿易戰火延燒,雖然導致台灣機械業成長大不如前,但隨著2020年國內外政經情勢塵埃落定,景氣可望先蹲後跳... |
|
防中美貿易戰波及 以數位化思維布局新南向 (2019.03.05) 中美貿易戰方興未艾,台商無論思考回流或新南向市場投資,均兼顧數位化思維轉型,克服產品利潤不斷下滑問題。 |
|
2020年中國半導體晶圓廠產能將達全球20% (2018.09.05)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公布一份完整剖析中國積體電路製造供應鏈的最新 China IC Ecosystem Report (中國積體電路產業報告),指出中國前段晶圓廠產能今年將成長至全球半導體晶圓產能的16%,並預測該比例至2020年底將提高至20% |
|
[專欄]從美中貿易衝突看全球電子產業形貌之重塑 (2018.05.31) 紛擾多時的美中貿易衝突,近期因雙方的密切會談,已出現緩和止息的契機。惟美國與中國大陸雖然可能不再彼此課徵懲罰性關稅,或透過其他手段造成貿易障礙,但卻不代表兩國之間的利益衝突也隨之終結,也不代表台灣電子產業一定可就此脫離相關衝擊 |
|
[專欄]美中貿易戰對我國半導體產業之衝擊 (2018.05.30)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3月 22 日簽署總統備忘錄,向中國大陸總值預估 600 億美元的進口產品開徵 25% 關稅及限制中國大陸投資,主要產品包括航太、現代鐵路,新能源汽車和高科技產品 |
|
半導體設備大廠強化兩岸布局 (2016.12.21) 有賴於今年半導體市況回溫,以及去年同月石化生產設備定檢歲修,下半年比較基數低等因素,讓台灣終結史上最長、連17個月負成長,主要歸功於積體電路出口66.9億美元,年增約5.5億美元、占8.9%,金額為歷年單月第3高 |
|
川普當選 太陽能恐現先搶裝、後急凍市況 (2016.11.09)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將震盪太陽能市況。EnergyTrend分析師蔡旻純表示,支持傳統能源的川普,恐將取消美國太陽能投資稅收抵免(Investment Tax Credit, ITC),ITC原已延長到2022年 |
|
外商研發中心與台灣科技業的研發組合 (2006.08.07) 台灣的「跨國企業研發中心計畫」未必要以中印兩國為假想敵 |
|
SARS疫情影響 中國大陸IC市場微衰退9.5% (2003.08.27) 據市調機構賽迪顧問(CCID)公佈最新統計報告顯示,中國大陸IC市場受到SARS疫情影響,2003年第二季(4~6月)規模為人民幣488.3億元,雖較2002年同期成長39.8%,但卻比第一季減少9.5% |
|
南韓半導體產品貿易出現嚴重逆差現象 (2003.05.13) 南韓半導體產品進出口在2003年第一季創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貿易逆差現象,市場分析師認為此現象除與DRAM價格下跌、影響該國DARM產品出口有關,手機與數位家電產品熱銷,使該國對其他非記憶體類晶片的需求上揚,亦為造成逆差的主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