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荷蘭新創突破矽陽極電池技術 提升鋰電池壽命與耐用性 (2025.02.16) 荷蘭電池創新公司 LeydenJar 在電池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他們開發出一種鋰離子電池,採用 100% 矽陽極,可承受 500 次充電循環,而且無需外部加壓。
直到目前為止,使用矽陽極的電池都必須在高壓(最高可達 1 MPa,相當於三架鋼琴的重量)下保存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中小企業延續投資台灣 擴大智慧製造場域 (2025.02.14) 延續全球供應鏈重組布局,依投資台灣事務所今(14)日再宣佈通過蓋亞汽車、集財實業、國聯機械等6家中小企業擴大投資台灣。據統計至今政府推出「投資台灣3大方案」已吸引1,658家企業,超過2兆5,122億元投資,預估創造16萬179個本國就業機會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以AI驅動資安防禦力 嘉義市打造智慧城市防護新藍圖 (2025.02.14) 人工智慧(AI)技術的蓬勃發展,致使資安風險提升,駭客攻擊、深?詐騙、惡意軟體變種層出不窮,成為政府與企業面臨的重大挑戰。為強化市府團隊的資安防禦能力,嘉義市政府於今(14)日舉辦AI資安趨勢講座-「AI驅動的資安變革:技術應用、風險與未來展望」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從2024年強勁復甦到2025年持續增長 AI加速驅動半導體發展 (2025.02.14) 2024年,全球半導體產業迎來了強勁的復甦與增長,主要受人工智慧(AI)技術需求激增的推動。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202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營收預計年增19%,達到6,210億美元,顯示出產業在經歷2023年的低迷後,重新站穩腳步並邁向新的高峰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光場顯示:徹底解決AR/VR的視覺疲勞 (2025.02.13) 本次講座以「光場顯示技術」為主題,邀請到台灣大學電機系與電信工程學研究所特聘教授陳宏銘,深入淺出地介紹光場顯示技術的原理、應用和未來展望。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日本研發出生物與機電混合機器手 肌肉組織驅動新突破 (2025.02.13) 東京大學和早稻田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使用培養的人體肌肉組織的機器手。研究人員利用實驗室培養的肌肉組織細條,捲成像壽司般的形狀,賦予手指足夠的收縮力量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貿澤電子推出線上汽車資源中心 助力工程師實現創新設計 (2025.02.13) 提供種類最齊全的半導體與電子元件?、專注於新產品導入的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推出完善的汽車資源中心,為工程師提供設計創新應用的便利工具。汽車產業正在經歷一場由技術進展推動的快速轉型, SAE 3級ADAS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技術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腦機接口技術突破 意念控制不再是科幻 (2025.02.13) 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這樣被視為科幻的技術正逐步走向現實。從醫療康復到人機互動,腦機接口的應用前景令人振奮,並被認為將徹底改變人類與科技的互動方式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新加坡研發植物電信號解讀裝置 應用於農業監測 (2025.02.13)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和糧食需求增長,農業科技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新加坡的研究團隊數年前就成功開發出一種能夠解讀植物電信號變化的裝置,持續幫助農民更精準地監測作物健康狀態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成大前沿量子中心研究為高靈敏量子感測器創新局 (2025.02.12) 想像在未來的世界裡,利用高靈敏量子感測器,即使是微小的腫瘤也無所遁形。國立成功大學前沿量子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暨物理系教授陳岳男領導的研究團隊,提出一套全新的理論框架,可精確描述非馬可夫開放量子系統中的特異點行為,為設計高靈敏量子感測器與推動量子科技應用,開創嶄新的可能性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台達發表企業內部碳定價報告書 分享淨零減碳管理經驗 (2025.02.12) 台達(12)日發表《台達電子內部碳定價報告書》,將公司推廣內部碳定價的實務經驗編撰成電子版專書,分享全球碳費發展趨勢、當前內部碳定價的各式應用、台達碳定價管理機制的關鍵運作要素以及階段性成效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工業自動化助攻創新能源 加速氫能應用落地 (2025.02.11) 基於現今新能源市場競爭越來越劇烈,氫豐綠能今(11)日也宣布旗下氫能創新技術,已獲得羅昇企業投資,將結合後者在工業自動化跟能源領域上的深厚經驗,形成強大的互補優勢,擴大在氫能領域布局,並降低企業能源轉型的成本和風險,加速氫能的商業化應用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福斯集團導入3DEXPERIENCE平台 全面最佳化車輛開發流程 (2025.02.11) 面對現今汽車製造業開發時程與款式加速推陳出新,福斯集團(Volkswagen Group)近日也宣佈與達梭系統(Dassault Systemes)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將經過導入達梭系統3DEXPERIENCE雲端平台,以強化內部的數位基礎架構,推動先進車輛開發技術解決方案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歐洲科學家成功將量子運算核心元件縮小至晶片級別 (2025.02.11) 近期,歐洲科學家成功將量子電腦的核心元件縮小至晶片級別,為量子運算的普及化鋪平道路。這項突破性進展源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研究團隊,他們開發出一種利用超薄材料產生糾纏光子對的方法,將量子運算的關鍵組件縮小了約1000倍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日本科學家成功開發電子皮膚 可應用於機器人和義肢發展 (2025.02.11) 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電子皮膚,具備自我修復功能,並能保持感測能力。這項技術的突破,為機器人和義肢的發展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該研究團隊利用人體皮膚細胞,培養出具有自我修復能力的皮膚組織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中華精測2024年第四季營收受惠於產業復甦力 (2025.02.11) 中華精測科技今(11)日董事會通過 2024 年第四季營運成果報告 ; 該季度營收、獲利同步改寫單季歷史新高,單季獲利季增 2倍、年增 17 倍,全年稅後每股盈餘 15.55 元。中華精測2024年第四季受惠於產業復甦,超高速運算 (HPC) 測試板及手機應用處理器 (AP) 探針卡訂單暢旺帶動,單季合併營收 12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意法半導體推出適用於車用微控制器的可配置電源管理 IC (2025.02.11) 服務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之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推出了一款彈性設計的電源管理 IC,專為高度整合的處理器(如 Stellar 車用微控制器)打造,讓使用者可程式化啟動順序並精調輸出電壓及電流範圍,以滿足系統需求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阿布達比展示草莓採摘AI機器人 推進農業自動化應用 (2025.02.11) 阿布達比的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慧大學 (MBZUAI) ,開發出一種人工智慧機器人,可以進行草莓的採摘。這款機器人能夠在各種環境下(從陽光充足的田地到受控溫室)識別並採摘成熟的草莓,且不會造成任何損壞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多功機器人協作再進化 (2025.02.11) 橫跨2024年初從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頻繁登台、年底由台積電董座魏哲家發言,以及2025年CES首度發表Cosmos模型以來,這波人形機器人熱潮方興未艾。台灣除了追逐供應鏈商機,也不能忽略多功應用與工業5.0「以人為本」的關聯性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創建人本淨零永續商業模式 (2025.02.11) 經歷2018年美中、俄烏等各種戰火波及,雖讓曾在2011年起引領工業4.0浪潮的德國仍無法擺脫經濟衰退的困境。但全球卻也在疫情期間迎接數位轉型浪潮、2050年淨零排放願景後,形塑工業5.0趨勢,並可望因2023年Gen AI問世後加速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