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歐洲科學家成功將量子運算核心元件縮小至晶片級別
 

【CTIMES/SmartAuto 王岫晨 報導】   2025年02月11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821】

近期,歐洲科學家成功將量子電腦的核心元件縮小至晶片級別,為量子運算的普及化鋪平道路。這項突破性進展源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研究團隊,他們開發出一種利用超薄材料產生糾纏光子對的方法,將量子運算的關鍵組件縮小了約1000倍。

量子電腦的運作依賴於量子位元(qubit),其特殊性質使其能夠同時處於多個狀態,實現並行運算。在眾多量子位元的實現方式中,光子因其在室溫下即可產生和糾纏,且具有極高的傳輸速度,成為理想的候選者。然而,傳統上,產生糾纏光子對的方法需要使用毫米厚的晶體,並配備複雜的光學設備來維持光子之間的糾纏關係,這使得整個系統體積龐大,難以整合到晶片中。

NTU的研究團隊針對這一挑戰,提出了一種創新的解決方案。他們使用僅1.2微米厚的二維材料來產生糾纏光子對,這種材料比人類頭髮還要薄80倍。更重要的是,這種方法無需額外的光學設備即可維持光子對之間的量子糾纏,大大簡化了整個系統的設置。這一突破為量子資訊和光子量子運算的應用提供了更簡單、更緊湊的設置,並有望加速量子運算技術的商業化進程。

量子運算被認為有望徹底改變我們解決複雜問題的方式。例如,當前超級電腦需要數百萬年才能完成的運算,量子電腦可以在幾分鐘內完成。此外,量子運算在氣候模擬、新藥開發、金融市場分析等領域也展現出巨大的潛力。

然而,量子運算的實現仍面臨諸多挑戰。量子位元的穩定性和環境干擾是目前研究的主要難題。此外,量子電腦需要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極低溫環境中運行,這大幅增加了其運行成本與部署難度。因此,如何實現長時間穩定的量子態,並降低運行成本,仍是未來研究的關鍵方向。

關鍵字: 量子運算 
相關新聞
微軟深耕量子位元有成 發表可擴展的量子電腦技術
微軟量子運算新突破 可望開啟量子晶片實用化大門
量子運算新突破 中國研究團隊實現整合式自旋波量子記憶體
Google成功研發量子晶片Willow 可縮短運算時間並提升準確性
中國發表最新量子電腦「天炎504」 宣稱突破500量子位元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感測元件的技術與應用
» 感測,無所不在
» 微控制器的AI進化:從邊緣運算到智能化的實現
» 半導體產業未來的八大關鍵趨勢
» 驅動智慧交通的關鍵引擎 解析C-V2X發展挑戰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3U94WPMISTACUK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