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編輯單元
科技
典故
從單一控制到整合應用──淺論晶片組的發展歷程

高度整合的晶片組不過是這幾年才發生的事,如果說CPU是電腦的腦部,Chipsets就可算是電腦的心臟了。
三菱推全系列變頻節能系統 助智慧工廠實踐低碳新趨勢 (2023.01.12)
因應全球2050年淨零排碳的目標,台灣也針對關鍵領域,提出促進產業綠色轉型的議題,包含高科技、傳統製造、建築營造等工業淨零路徑的規劃:從製程改善、能源轉換至循環經濟的維運轉型,階段性地創造永續進行式的工業環境
英飛凌發布新人事案:陳恬純接任英飛凌台灣總經理 (2023.01.11)
英飛凌科技大中華區(Infineon Technologies)今(11)日宣布新人事案,自2023年1月1日開始,由陳恬純女士接任英飛凌台灣總經理,執掌英飛凌在台灣的策略布局、營運規劃及業務等推展
TI發表ASIL等級高壓電池組監控器 促使電動車達到最大續航里程 (2023.01.11)
呼應國際淨零碳排趨勢,電動車(EVs)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德州儀器(TI)今(11)日推出市場上具備最精確測量能力的新型汽車電池和電池組監控器,則強調將盡可能延長電動車(EV,Electric Vehicle)的行駛時間,並達到更安全的操作,突破被廣泛採用的關隘
英研借力NVIDIA 運用AI打造全新智慧交通 (2023.01.10)
因應智慧城市已是各國政府近來推動數位政府主要政策,智慧交通更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一環。英業達集團旗下新事業英研智能今(10)日也發表其借力NVIDIA,攜手Canon及世曦工程三方,跨域打造全新解決方案,運用AI邊緣運算來簡化交通管理成效
英飛凌推出28nm成熟製程晶片 供支付應用長期可靠的智慧卡 (2023.01.09)
放眼未來被視為科技戰競逐關鍵的成熟製程晶片,雖然隨著28nm製程技術積體電路早在多年前就已開始商業化生產,導致市場需求也不斷增加。但迄今該技術仍未成為安全應用領域的主流技術,直到英飛凌科技近日始針對大批量支付應用,推出首款SLC26P安全晶片
拍檔耕耘智慧零售軟硬金服有成 展望2023年審慎樂觀 (2023.01.09)
因應後疫情時代快速增加的智慧零售服務需求,專業解決方案供應商拍檔科技也藉著布局優質連鎖直接客戶、提高軟硬金服的整合加值服務有成,協助客戶更有效提供終端用戶服務和提升營運績效,展望2023年整體展望審慎樂觀
NVIDIA更新Isaac Sim 提供更先進機器人模擬技術 (2023.01.06)
基於現今有越來越多產業紛紛採用自動化技術,來解決供應鏈的挑戰和勞動力短缺等問題,對於智慧機器人的需求也因此不斷成長。NVIDIA今(5)日則發表新增人工智慧功能及雲端存取能力,讓使用機器人平台的公司從物流、製造、能源到零售等產業,都能實現自動化
鴻海與NVIDIA合製電腦及感測器 導入自駕電動車應用 (2023.01.04)
NVIDIA(輝達)與全球最大科技製造商鴻海科技集團(Foxconn)今(4)日宣布建立策略夥伴關係,雙方將共同開發自動駕駛車用平台。且由鴻海扮演一線製造廠的角色,運用NVIDIA DRIVE Orin技術,為全球車市生產電子控制單元(ECU);並在自家電動車上配備DRIVE Orin ECU和DRIVE Hyperion感測器,為車輛提供高度自動駕駛功能
達梭助Blue Spirit Aero開發氫燃料飛機 加速推行清潔航空認證 (2022.12.30)
因應國際追逐2050淨零碳排指標,達梭系統(Dassault Systemes)也在今(30)日宣佈,將與採用氫燃料電池技術的法國航空新創公司Blue Spirit Aero合作,透過雲端3DEXPERIENCE平台,加速開發新款氫燃料電動(hydrogen-electric)輕型飛機,並推動可行的清潔航空(cleaner aviation)解決方案認證
資通電腦分享MES智慧應用 加快企業數位淨零排碳 (2022.12.29)
基於「淨零碳排」已成為決定國際競爭力議題,同時帶動智慧製造發展趨勢。資通電腦近期獲邀參加研華科技與中衛中心舉辦的「結合生態系助力中堅企業數位轉型,邁向淨零排碳」研討會中
施耐德驅動電氣化與數位化雙軸轉型 領航前進零碳未來 (2022.12.29)
近年來永續浪潮興起接連帶來碳揭露、ISO50001要求、多元供電等趨勢,企業該如何在既定減碳目標下兼顧供電穩定,進而邁向永續成為刻不容緩的課題。為協助企業綠色轉型,法商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今(29)日分享在電力4.0時代下,將如何透過「電氣化」與「數位化」雙軸轉型,領航企業前進零碳未來,以達到永續維運目標
達梭與三星重工合建數位造船廠 回應國際能源迫切需求 (2022.12.27)
面對國際因俄烏戰火帶來新一波能源危機,帶動國際造船需求。達梭系統(Dassault Systemes)今(27)日宣佈與高科技造船領域全球領導者三星重工(Samsung Heavy Industries)簽署合作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MOU),雙方將以數位轉型所實現的新技術為基礎,合作建設「智慧造船廠」,並將其打造成具備競爭優勢的全數位化造船廠
經部發表全台首個高爾夫球3D模擬器 工研院帶頭成立智慧產業聯盟 (2022.12.26)
當數位化技術日益擴大應用,經濟部技術處也在今(26)日宣佈成立「虛實創新科技領航智慧高球產業聯盟」,並展現由工研院開發的「高擬真虛實互動模擬系統」,已將該技術成功應用在台北市網球中心的爵沛高爾夫智慧球館,打造3D虛實融合的高球智慧場域,期盼能夠跨領域串接,構建智慧高爾夫球產業生態系
明基佳世達集團加入RE100 打造永續低碳供應鏈 (2022.12.25)
為了響應減碳倡議,展現與國際標準接軌的永續作為,明基佳世達集團日前繼宣布成為全台灣首家加入RE100的電腦周邊科技集團,並舉辦「齊力減碳大會暨ESG永續行動工作坊」,表揚大艦隊績優供應鏈夥伴,預計在2030年達到供應鏈減碳20%目標,合力打造永續低碳供應鏈
資策會AR智慧眼鏡協作方案 獲APICTA 2022工業應用銀牌 (2022.12.25)
面臨這波全球供應鏈重組,勢必讓各地缺工加劇。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軟體院)透過跨團隊合作方式研發「5G未來工廠- AR智慧眼鏡協作方案」(5G Factory of the Future- AR Smart Glasses Collaboration Solution)」,成功獲得「APICTA 2022亞太資通訊科技大賽工業應用類銀牌」(MERIT Award)
恩智浦力推安全無線MCU 擴展Matter標準產品組合 (2022.12.23)
為了協助簡化物聯網和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開發,恩智浦半導體(NXP)不斷擴展端到端Matter解決方案,並在今(22)日宣佈推出全新產品組合RW612和K32W148裝置,兼具先進的邊緣處理(edge processing)功能和整合安全性(integrated security),可簡化支援Matter的智慧家庭裝置的開發流程與設計,並降低成本
展望2023年工具機產業微成長 永續智造助台廠訂單破逆境 (2022.12.22)
轉眼到了歲末年終,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TMBA)也在今(22)日專程北上,舉行「永續智造─工具機產業趨勢2023年度展望記者會」,其中除了發表台灣2023年工具機產業動態和景氣展望
勤業眾信:聚焦3大核心風險控管 奠定企業轉型基石 (2022.12.16)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今(16)日舉辦「風險諮詢服務年度峰會-重構韌性˙賦能未來」,集邀台灣產官學界領袖菁英,以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於今年初發布的年度全球風險報告為架構,展開「韌性策略、數位賦能、永續轉型」3大主軸的深度對談,探討未來企業面臨轉型之下的風險,該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微軟警示:超過75%工業控制器有漏洞 成為駭客入侵新破口 (2022.12.15)
由於資訊科技(IT)、營運科技(OT)和物聯網(IoT)的疆界逐漸模糊及彼此連線的情況不斷增加,依微軟今(15)日發表第三期《Cyber Signals》網路威脅情報研究報告警示,如今關鍵基礎設施遭受攻擊與破壞的風險也隨之提升
英業達、新漢、趨勢和微軟四方合作 加速製造業數位轉型 (2022.12.14)
延續近年來工業電腦族群為了擴大出海口,積極合縱連橫趨勢。英業達、新漢、趨勢科技和微軟今(14)日簽署了四方合作備忘錄,以揭示共同釋放5G具體價值,加速製造業數位轉型的強烈願景和意圖,也為英業達未來與所有生態系合作夥伴的整合開啟新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元太聯手奇景 推出新一代彩色電子紙時序控制晶片
2 工研院攜手嘉聯益、資策會 推動低碳節能PCB軟板
3 瀧澤科展出首台ISO14955車銑複合機 綠色智慧機械群集TMTS亮相
4 TPCA:AI帶動IC載板重返成長 2024年全球市場將達153.2億美元
5 友達宇沛助製造業實現永續未來 首屆淨零研討會高雄登場
6 博世收購江森及日立暖通空調業務 居家舒適科技業務可望倍增
7 工研院攜手產業實踐淨零行動 聚焦氫能與綠色金融
8 工研院攜手日本東芝 以虛擬電廠強化台灣電網韌性
9 SEMICON Taiwan 2024下月登場 揭櫫半導體技術風向球
10 工研院突破3D先進封裝量測成果 新創公司歐美科技宣布成立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