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智慧加持 華碩醫療產品獲頒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 (2023.03.06) 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日前公布得獎名單,華碩手持式超音波LU800系列,以及ASUS VivoWatch 5 AERO健康手環雙雙獲頒SNQ品質標章,其中手持式超音波LU800系列還獲得銅獎。華碩全球副總裁張權德表示:「智慧醫療為華碩近年發展重點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陽明交大與瑞典LiU參訪筑波 體驗智慧醫療與化合物半導體創新 (2023.02.07) 隨著產學跨界平台鏈結愈來愈廣泛,半導體創新材料應用衍展更形快速。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及瑞典Linkoping University (LiU)林雪坪大學率團至筑波集團參訪交流,並參觀智慧醫療、太赫茲(Terahertz, THz)應用及半導體方案應用成果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微軟助新光醫院運用Azure數位轉型 打造智慧醫療新服務 (2022.12.08) 疫情加速醫療院所數位轉型,響應衛福部政策與國際趨勢,台灣微軟繼 2017 年協助新光醫院轉置 HIS 系統計畫,將原來建置在大型主機的HIS系統轉置為開放式的系統後,再度助新光醫院運用Azure雲服務加速數位轉型,藉由引進敏捷開發及 AI 服務,快速推出各種智慧醫療新服務,讓病患享有更佳的醫療照護,逐步朝完善智慧醫療的方向邁進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英特爾參與台灣醫療科技展 助力台灣智慧醫療打造未來 (2022.12.01) 為助力台灣智慧醫療及醫界數位轉型,創造健康價值和全球影響力,英特爾今年擴大參與12月1~4日舉辦的「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EXPO 2022)」,除了在會場與眾多開放式生態系廠商攜手展示數年來採用oneAPI、OpenVINO、OpenFL、Intel SGX、Intel FPGA、Intel Core處理器、5G和連接性等各項先進技術所打造的AI智慧醫療端到端解決方案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COVID-19疫情推動智慧醫療科技 帶來發展新契機 (2022.11.04) 根據Frost & Sullivan 資料,2021年全球數位醫療市場規模為1,784億美元,預估2021-2026年複合年成長率將為15.2 %;其中2021年遠距醫療市場規模為357億美元占20%,預估2021-2026年複合年成長率將為17 %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筑波醫電分享智慧醫療成果 智慧麻醉紀錄系統導入提升效率 (2022.10.11) 為了響應世界病安日,醫策會(JCT)於10月7日舉辦「2022 WPSD Webinar: Using Technology to Prevent Mistakes in Surgery」線上論壇。期望透過此活動推展台灣智慧醫療與資訊科技實力,進而促進與新南向國家及國際接軌的機會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戴爾與台北榮總合作 打造醫療大數據AI平台 (2022.09.29) 戴爾科技集團攜手台北榮民總醫院,從現代化科技、數位互聯員工、線上醫療、個人化精準醫療四大面向,打造現代化健康大數據AI平台。
台北榮總雖不是第一家建置大數據平台的醫療機構,透過雙方的合作卻是在最短時間內,最快收穫數據(data)價值效益的醫療機構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臺大、國泰與雲象合作 取得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智慧醫材認證 (2022.09.27) 臺大醫院、國泰綜合醫院與雲象科技宣布,三方合作的「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 aetherAI Endo」獲得衛福部TFDA醫材許可,加入打擊國人癌症之首—大腸癌的防治工作。這項成果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台北榮總導入IBM雲端平台 輔助醫療研究效率 (2022.08.19) 為加速發展「智慧醫療」,台北榮總繼糖尿病、腎臟病、心臟病及耳科疾病等多項醫學研究中使用 IBM Cloud Pak for Data 內建的 AutoAI(簡 化 AI 開發)功能之後,再導入 IBM Cloud Pak for Data 平台,運用雲原生架構,打破醫療資料孤島、保護資料隱私及安全,能快速從資料中取得洞察,使資料使用效率最大化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全方位整合跨域產業資源 建構照護科技產業生態系 (2022.08.04) 為輔具長照產業開啟國際合作新紀元,2022 ATLife臺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於今(4)日開展,展期自8月4~7日在臺北南港展覽館舉行,今年展覽以「活躍全齡 智慧人生」為主軸,共設立六大照護專區與六大主題館,集結逾170個國內外知名輔具長照品牌、展示逾2000款最新輔具長照設備及智慧照顧方案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新光醫院與筑波醫電簽署備忘錄 共創產醫綜效 (2022.07.20)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與筑波醫電公司今(20)日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雙方針對太赫茲(THz)技術生醫臨床應用、AI智慧醫療整合方案進行合作,打造智慧醫院及個人精準醫療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捷帝仕攜手麗臺促進智慧IoT職場身心靈健康 (2022.07.01) COVID-19疫情延燒迄今,除了影響民眾的日常生活,相對地也會引發工作壓力。捷帝仕顧問公司近日舉辦「企業員工身心靈健康解決方案」發表會,引進英國健康管理方式結合麗臺科技的專業醫療檢測設備與平台,提供具精準健康概念的智慧IoT職場健促解決方案,針對不同規模的企業給予最適切的客製化職場身心靈健康服務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APEC產業諮詢交流會 筑波醫電為疫後數位醫療提議 (2022.06.20) 經濟部國貿局近日舉辦「公私對話:數位化服務之機會與挑戰」產業諮詢會,著墨於疫情期間亞太區域金融、教育、醫療等三構面的轉變。筑波醫電從3C到3醫,致力於AI智慧醫療整合及防疫方案推廣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台灣國際醫療展開拓智慧醫療照護跨域應用商機 (2022.06.16) 根據Frost & Sullivan、MarketandMarkets等市場分析報告,預估全球精準健康市場從2020年到2025年,將由3,198億美元成長至5,847億美元,整體市場深具潛力。「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於6月16~18日於台北南港展覽2館舉辦,展覽內容聚焦專業醫材供應鏈,聯合機械、醫療、紡織、化工、資通訊等產業共同展出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聚焦醫療照護應用 英飛凌發布多款感測器方案 (2022.04.13) 英飛凌(Infineon)今日發表了一系列的先進感測器產品,包含毫米波雷達(mmWave Radar)感測、ToF感測和二氧化碳感測等,並聚焦目前正快速成長的醫療照護應用領域,如智慧手錶、手環、眼鏡等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工研院攜手台日企業 共創健康照護產業生態鏈 (2021.12.28) 在智慧照護服務應用上,人工智慧AI、AIoT、大數據等科技推動智慧長照成效,轉為個人化及客製化照護服務,工研院今(28)日與日本Social Action Organization及照護服務業者中化銀髮事業共同合作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筑波醫電攜手高醫大 台灣醫療科技展展示智慧醫療產品 (2021.12.02) 筑波醫電參加「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Taiwan Healthcare Expo」,這次與高雄醫學大學攜手,配合「智慧高醫、科技防疫」主題,展示及分享在高醫大的使用經驗。筑波開發新防疫科技雙星「雙眼龍熱像儀與O-Ring淨手機」及智慧醫療「Uniiform智慧手寫輔助系統」、「Einthoven生理感知器」產品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臺大醫院、雲象科技「骨髓抹片AI分類計數」獲衛福部、歐盟核准 (2021.11.24) 臺大醫院與雲象科技共同研發的「骨髓抹片AI分類計數 aetherAI Hema」已獲衛福部與歐盟CE核准,取得醫材許可證,是該領域全球首例同時獲兩地認證的AI醫材。「骨髓抹片AI分類計數」將一改骨髓抹片細胞人工計數作業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麗臺科技將於台灣醫療科技展展示智慧健康照護解決方案 (2021.11.24) 麗臺科技近年擴大布局醫療事業,醫療自有品牌amor和血氧儀品牌Alvital受到市場肯定,麗臺科技將於2021年12月2-5日的台灣醫療科技展展出後疫情檢測服務方案,包含Covid-19疫情的快樂缺氧檢測,施打疫苗追蹤的心電圖、身心壓力與雲端AI風險分析方案及B2B平台管理,同時提供個人居家心血管健康照護方案等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中國附醫攜手微軟 將Azure雲端用於精準醫療 (2021.11.02) 疫情加速醫療院所數位轉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簡稱中國附醫)為因應疫情帶來的衝擊及疫後病患就診行為的改變,為了全面提升醫院IT環境,透過兩大策略加速數位轉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