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LPWAN連線促進智慧電表推向市場 (2021.09.09) 當無線M-Bus閘道器根據本地網路可用性和無線訊號覆蓋範圍,進而選擇合適的LPWAN時,能夠為電力公司和大樓管理提供更大的設計靈活性和可靠性。 |
|
新能源轉型進行式 協力創造產業多贏局面 (2021.09.08) 如何整合資源滿足新一代綠能與智慧電網的需求,並且逐步達成減碳淨零目標,提前布局綠色供應鏈,銜接國際永續發展時程,已成為業者必須面對正視的重要課題。 |
|
國內外大廠被動轉型 傳產減速驅動後發先至 (2021.09.06) 全球經濟景氣仍穩定復甦,激勵半導體、5G、PCB電子業等產業競相投資自動化生產設備,帶動台灣傳產和機械業出口成長,卻也推升了上游原物料價格、運費居高不下,零組件交期延滯不前,亟待引進國內外模組化或自製產品解決 |
|
鈣鈦礦太陽電池與燃料電池的應用與技術現況 (2021.09.06) 再生能源不只能解決全球暖化問題,還能大幅降低電力成本,除了發展快速的太陽能及風電,次世代綠能技術鈣鈦礦太陽電池及燃料電池也在鴨子划水,等待上岸。 |
|
老牌馬達大廠接班成敗 端視電動車創新應用 (2021.09.02) 台灣傳產機械業至少也度過兩代接班,。但最後仍端視其接班梯隊能否銜接產業下一波轉型契機,掌握電動車等節能減碳技術,讓創新應用不再只是一門生意,還涉及了企業世代交替存亡的關鍵 |
|
一根探針上千個感測器 準確紀錄大腦神經活動 (2021.09.02) 新一代的大腦神經探針可以記錄多達5000個大腦區域,還能把細胞組織損傷降到最低。 |
|
新能源轉型浪潮起 數位管理方興未艾 (2021.09.01) 在全球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浪潮下,台灣正面臨新舊電網轉換問題。
如何在數位化、去中心化和脫碳的時代,協助台灣能源轉型成功,是許多產業當前的首要目標。 |
|
持續變化的強電磁干擾信號 (2021.09.01) 電動出行將塑造汽車業的未來。然而,追求卓越技術的汽車行業仍面臨若干阻礙需要克服,其中包括電磁相容性。迄今為止,電磁相容性問題尚未引起業界關注。 |
|
八位元MCU的創新變革與應用 (2021.08.19) 近年來32位元(bit)微控制器(MCU)逐漸擴大市占率,但以2020年MCU的銷售比例來看,8 bit MCU仍有接近一半的份額。本文從市場應用與開發者的角度來分析8 bit MCU近年來功能上的演變,以及為何能在市場上歷經30年仍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
|
TI多功能系統電源保護滿足工廠自動化應用 (2021.08.19) 「多功能」聽起來很棒。綜觀歷史,真正將「多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的產品,莫過於瑞士刀。1891年問世的瑞士刀用途廣泛、體積輕巧、價格低廉,儼然成為一種經典。這項工具能滿足日常生活的多種需求,又方便隨身攜帶,實在無可挑剔 |
|
乙太網路供電之採用隨供電力擴增 (2021.08.11) 乙太網路已部署在零售銷售點設備、安全監控攝影鏡頭以及工業等行業。乙太網路還在自動駕駛汽車等核心應用中成為必不可少之快速、可靠和安全網路,從而在汽車應用中嶄露頭角 |
|
綠色智能工廠升級 實現節能及提高管理效率 (2021.08.06) 面對製造數位化以及綠色製造趨勢,台達與廚房衛浴設備金屬壓鑄產品製造商合作,在其大型新建廠區全面導入自動化生產系統,實現整體製造、廠務、能源的可視化監控管理,達成綠色智慧工廠、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
|
運用浪潮集能突破重大工程成效 (2021.08.02) 藉由高效能源傳輸及遠端高頻寬通訊技術,C-Power自主無人海上電力系統,提升海上資料與通訊服務,開啟新的海上應用。 |
|
由壓力及應變管理提升高精度傾斜/角度感測性能 (2021.07.19) 本文探討採用加速度計的高精度角度/傾斜感測系統的性能指標,以特定的感測器作為高精度加速度計的示例詳加探討... |
|
新型狀態監測應用部署預測性維護功能 (2021.07.06) 本文說明新型單對乙太網路技術,如何在狀態監測場景中進行高品質資產健康探測以及供電的2線制技術,且透過狀態監測應用來提升製造品質和製造工廠的安全性。 |
|
電容式感測方向盤離手偵測 提高駕駛安全 (2021.07.05) 未來對於自動駕駛技術和汽車電動化的需求將日益增加,為了有效地提高駕駛安全性,方向盤離手偵測(HoD)已應用於許多的先進輔助駕駛系統(ADAS)。 |
|
電源輸入線的風險和保護 (2021.07.02) 交流電源線干擾是許多設備故障的原因。本文討論一種新的創新方法,將一種名為SIDACtor保護晶閘管的開關元件,用於交流電源線的主要過電壓保護解決方案。 |
|
屏下光感測器全面進入顯示應用裝置 (2021.06.30) 環境光感測器已廣泛應用於室內外電子和照明裝置,指標型的半導體廠商也持續在產品線推陳出新,不斷提供更小體積、更低功耗、更彈性設計及整合更多功能的方案,讓外界看見環境光感測器發展的無限可能 |
|
拇指姑娘與人臉的戰爭 (2021.06.24) 辨識與解鎖功能在2017年蘋果iPhone X推出Face ID後進入另一個新高度,手機業者思考的是如何兼顧使用者習慣,將感測及顯示技術的功能發揮到極致又能符合成本效益,除了人臉辨識,還能仰賴哪種生物辨識技術?答案是拇指姑娘-指紋辨識 |
|
突破行動OLED顯示器量產瓶頸 (2021.06.16) OLED在顯示器市場炙手可熱,在行動顯示與微顯示方面也浮現了一些技術挑戰。愛美科證實了光刻技術可望克服目前OLED顯示器主要製程的生產瓶頸,作為未來的首選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