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ouch Taiwan 2025登場 闢專區聚焦電子紙、面板級封裝、Micro LED (2025.04.16) 迎接Touch Taiwan 2025系列展將於4月16~18日舉行,並聚焦電子紙、人工智慧(AI)應用和PLP(Panel Level Packaging)面板級封裝技術。同時以「Forward Together」為主軸,串聯「智慧顯示展」、「智慧製造展」及「電子生產製造設備展」3大品牌展覽,集結日、美、法等10國328家指標廠商,使用920個攤位,規模較去年成長10% |
 |
Touch Taiwan 2025展4月16日登場 聚焦電子紙、PLP面板級封裝 (2025.04.08) 年度科技盛會 Touch Taiwan 2025 系列展 將於 4月16日盛大開展,今年展覽全面升級,聚焦AI、電子紙應用及封裝技術,展現產業最新脈動。2025年將以 「Forward Together」為主軸,串聯三大品牌展覽「智慧顯示展」、「智慧製造展」及「電子生產製造設備展」 |
 |
「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清華奪冠 全能機器人成功挑戰未來產線MVP (2025.03.16) 國研院儀科中心協同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台灣分會舉辦「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學生競賽(SPDC),於今(15)日齊聚清華大學進行「機器人挑戰未來產線全能MVP 」產線機器人挑揀分類競速賽,由清華大學「DIT-Bounty Robot」團隊拔得頭籌 |
 |
PLP面板級封裝供應鏈匯集 電子生產製造設備展4月登場 (2025.02.11) 全球半導體與電子產業先進技術持續創新衍生,「2025電子生產製造設備展」將於4月16-18日盛大登場,匯聚全球最新先進封裝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本次展會不僅展示最新面板級封裝技術、設備與材料,更致力於促進國際供應鏈在地化與電子設備國際化 |
 |
PCB搶進智慧減碳革新 (2024.10.29) 當前國內外電子品牌大廠積極推動產品碳中和浪潮下的綠色生產議題,卻累積推進台灣PCB廠商等上游製程端節能減碳的壓力,持續往高階供應鏈轉型發展。並依TPCA盤點產業耗電後,更需要及早投入低碳製造布局維持產業競爭優勢 |
 |
國研盃i-ONE儀器科技創新獎出爐 清大及嘉義高工奪冠 (2024.10.07) 為培育儀器自製人才添薪火,國科會轄下國研院儀科中心近日舉辦第16屆「國研盃i-ONE儀器科技創新獎」決選與頒獎典禮,專上組由清華大學團隊奪得首獎及獎金10萬元,中學組由嘉義高工團隊獲得首獎及獎金8萬元 |
 |
機械聚落結盟打造護國群山 (2024.09.27) 受惠於當今人工智慧(AI)驅動全球半導體產業顯著增長,從材料到技術的突破,更仰賴群策群力,半導體技術也需要整合更多不同資源,涵括先進與成熟、前後段製程設備,才能真正強化供應鏈韌性與創新實力 |
 |
號召新世代高手過招 國研盃i-ONE儀器科技創新獎徵件開始 (2024.05.09) 關鍵儀器設備自主化是推動台灣高科技進步,維持半導體競爭力的重要策略。國研院儀科中心建構跨領域整合儀器科技研發服務平台,開發前瞻研究與實驗所需客製特殊儀器設備之外,同時致力於人才培育 |
 |
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揭曉 聯合大學高爾夫機器人奪冠 (2024.03.17) 為了持續透過科普活動培育儀器自製人才,國研院儀科中心近期與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台灣分會齊聚清華大學,共同舉辦「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學生競賽(SPDC) |
 |
東台精機聚焦東南亞及歐洲市場 以航太、電動車、能源為成長動能 (2023.12.12) 東台精機發布2023年11月單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661,762仟元,1-11月累計合併營收6,917,994仟元,較去年同期減少7%,在手訂單累計43億元,由於近期處於出貨交期低谷及客戶庫存調整等因素影響,以致營收減少 |
 |
SEMI發佈半導體製造環境資訊網路安全參考架構 持續推進E187標準 (2023.11.15)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繼發佈SEMI?E187 checklist(SEMI E187標準基本實施檢核表)及半導體資安風險評級服務後,再推出「半導體製造環境資訊網路安全參考架構(Cybersecurity Reference Architecture fo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提供半導體供應鏈對製造環境更明確的資安架構參考規範 |
 |
東台精機與東捷聯展AI伺服板高精高效解決方案 (2023.10.27) 東台精機與東捷科技於10月25~27日參展2023台灣電路板產業國際展覽會(2023 TPCA),雙東展覽主題為「AI伺服板高精高效解決方案」,透過智動化、精確化、低碳化概念,以各式高階機種強攻AI伺服板與載板商機 |
 |
東台精機9月營收上揚 汽機車、航太及能源產業挹注 (2023.10.12) 東台精機發布2023年9月單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749,164仟元,較上月增加15%,主要因素為汽機車、航太產業景氣回升,以及能源產業訂單挹注;第三季度營收呈現逐月增長,2023年1-9月累計合併營收5,708,256仟元,在手訂單累計約43億 |
 |
東台精機2023年7月營收待虧轉盈 汽機車產業營收占比41% (2023.08.11) 東台精機日前召開董事會,通過2023年上半年度合併財務報告。2023年上半年度合併營收淨額為新台幣(以下同) 3,744,365仟元, 較去年同期減少188,484仟元(5%);歸屬於母公司的稅後虧損22,034千元,每股虧損(0.09)元 |
 |
東台精機5月營收得益於能源產業挹注 工具機產業復甦前景可期 (2023.06.14) 東台精機於14日召開2023年股東常會,由嚴瑞雄董事長親自主持。會中發布2022年度營業報告書及財務報表,以及榮田精機釋股規劃案之外,並全面改選9席董事及4席獨立董事,在9席董事中,新列入者為現任東捷科技黃偉宗董事,顯現東台對於接班梯隊的布局向前邁進一步 |
 |
電子資訊產業推動低碳轉型 業者齊力促進永續供應鏈 (2023.05.16) 經濟部於今(16)日舉辦「2023電子資訊產業低碳轉型永續峰會」,號召多家供應鏈夥伴,如宏碁、華碩、戴爾(DELL)、惠普(HP)、微軟(Microsoft)等電子資訊品牌業者;與鴻海、廣達、仁寶、和碩、緯創、英業達、光寶等EMS大廠等 |
 |
國研盃i-ONE儀器科技創新獎 號召各路好手組隊競賽 (2023.04.25) 儀器技術與人才是尖端科技研究的重要基礎。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國研院儀科中心)自2009年創辦「國研盃 i-ONE 儀器科技創新獎」至今,即使疫情嚴峻,培育創新創意儀器自製人才從未停歇 |
 |
風和日「力」挑戰機器人能耐 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由清華奪冠 (2023.03.12) 由於儀器技術可說是科學研究的基礎,國科會也為此積極培育儀器自製人才,透過轄下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國研院儀科中心),協同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台灣分會舉辦「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學生競賽(SPDC),最後由清華大學「DIT Robotics」團隊勇奪設計第一名,演講競賽則由清華大學趙喬萱奪冠 |
 |
東捷資訊ESG解決方案 協助製造業數位轉型與碳資產管理 (2022.10.13) 疫情及淨零碳排願景,讓數位轉型及碳排盤查成為剛性需求。東捷資訊建議製造業應以「業碳一體」為營運核心理念,同時採取「數位轉型」與「ESG戰略」雙軌並進策略,聚焦營運流程,透過系統優化與自動化流程,並從中盤查溫室氣體排放因子 |
 |
東台精機公布9月營收上揚 攜手東捷拓展商機 (2022.10.12) 東台精機發布2022年9月單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841,214仟元,較上月增加37%,較去年同月增加34%, 累計營收6,101,520仟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6%。本月營收較上月營收增加,主要是客戶遞延出貨的訂單,陸續裝運交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