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28
(您查閱第 20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聯發科全球首秀5G衛星網路通訊晶片 MWC 2023展全系列方案 (2023.02.22)
聯發科今日宣布,將於2023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 2023)期間,以「Brilliant Technology for Everyday Life」為主題,展示衛星通訊、5G、行動計算和無線連網技術等最新進展,包括行動通訊的天璣系列、寬頻連網的Filogic、智慧物聯網的Genio、Chromebook的Kompanio及智慧電視的Pentonic等全產品組合
聯發科發表頂規手遊晶片Helio G95 採用增強版優化引擎技術 (2020.09.01)
聯發科技今天宣布推出專攻智慧手機遊戲的Helio G95晶片組,為Helio G系列產品家族的頂規款,該晶片借助於遊戲優化引擎技術HyperEngine,不僅支援多鏡頭,更以優化的連網功能與AI超畫質顯示器,帶給手機用戶全面升級的遊戲體驗
是德5G網路模擬解決方案獲TCL通訊科技採用 (2019.08.22)
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日前宣布旗下的 5G 網路模擬解決方案獲TCL通訊科技(TCL Communication)採用,以便加速驗證5G NR(new radio)設計。TCL通訊科技是全球行動終端裝置製造商和網路服務供應商,旗下擁有多個知名品牌,包括 TCL、Alcatel和BlackBerry
聯發科發佈Helio P65手機晶片 升級遊戲與拍照體驗 (2019.06.25)
聯發科技今日發佈新一代智慧手機晶片平台Helio P65,採用12奈米製程,其全新的八核架構讓晶片組實現了不同以往的高性能低功耗表現。Helio P65 晶片組將兩顆功能強大的Arm Cortex-A75 CPU和六顆Cortex-A55處理器整合在一個大型共享L3緩存的叢集中
[COMPUTEX] 聯發科技推出全新七奈米5G系統單晶片 (2019.05.29)
選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展期,聯發科技今日發佈最新5G系統單晶片,向國際發聲。這款採用七奈米製程的多模數據機晶片,將為首批旗艦型5G智慧手機提供強勁的動能,顯示聯發科技在5G方面的實力
羅德史瓦茲與聯發科成功驗證Helio M70晶片的5G 新無線電功能 (2019.05.08)
羅德史瓦茲 (Rohde & Schwarz, R&S) 和聯發科技(MediaTek) 採用搭載最新5G多模數據機晶片Helio M7的設備,成功進行了5G信令測試,確保該晶片向下相容性並為5G 新無線電部署做好準備
是德科技與聯發科技成功展示5G NR數據呼叫 (2019.03.05)
是德科技(Keysight)日前宣布與台灣晶圓大廠聯發科共同展示5G New Radio(NR)IP數據傳輸呼叫。本次展示使用聯發科具整合式基頻的Helio M70多模數據機晶片,以及是德科技的5G網路模擬解決方案,在非獨立(NSA)和獨立(SA)模式下,以100 MHz NR頻寬達成5G NR理論上的最大傳輸速率
[MWC 2019] 聯發科秀首款5G數據機晶片 (2019.02.26)
聯發科技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19),展示該公司第一款5G數據機晶片的傳輸速度,目前正與客戶緊密合作,預期2020年市場上將推出搭載聯發科技晶片的5G終端設備,搶得在5G世代首發的關鍵先機
安立知5G測試儀協助聯發科技驗證5G數據機晶片技術 (2019.02.22)
Anritsu安立知宣佈聯發科技(MediaTek)的Helio M70 5G數據機採用安立知的MT8000A無線通訊綜合測試平台,實現了最大的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傳輸速率,為使用寬頻訊號處理與波束成形的快速、大容量 5G 通訊提供了靈活的測試平台
聯發科布局AIoT 攻智慧裝置商機 (2019.02.21)
聯發科技指出,今年將是帶領5G+AI產業聚落走向全球的關鍵元年。為迎戰5G及AI,聯發科近日積極進行內部人力資源調配,執行長蔡力行指出,目前已將2-3000名研發與產品部門員工轉移至重點發展領域;此外,基於過去對多項領域的投資,今年也將是開始獲利的一年
將AI推向生活 聯發科積極發展終端人工智慧 (2018.12.27)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能力不斷地增強,使得許多產品不再僅是依賴雲端連結的支持,而是開始朝向終端人工智慧(Edge AI)的應用發展。這種終端運算的優勢,在於即時性、連結體驗更好、資料隱私與能源效率都能達到更好的境界,在離線環境下即可進行運算
聯發科技發佈首款5G多模數據機晶片Helio M70 相容2G/3G/4G (2018.12.06)
聯發科技發佈首款5G多模數據機晶片Helio M70相容2G/3G/4G 聯發科技今日首度亮相旗下。該晶片組不僅支持LTE和5G雙連接,還可以保證在沒有5G網路情況下,向下相容 2G/3G/4G系統
聯發科技發表P70單晶片 新增強型AI引擎最高提30%處理性能 (2018.10.24)
聯發科技今天宣佈推出曦力 P70(Helio P70)SoC晶片,訴求新一代增強型AI 引擎結CPU與GPU的升級,大幅提升AI的處理能力。除了升級對影像與拍攝功能的支持外,也增加了執行遊戲的性能和連線功能
聯發科技推出智慧型手機雙目結構光參考設計 (2018.09.06)
聯發科技5日宣佈推出業界首款應用於智慧型手機的雙目立體視覺結構光 (Active Stereo with Structured Light) 參考設計,以內建於Helio P60, Helio P22平台的硬體景深加速引擎搭配紅外線投射器 (IR Projector)、兩顆紅外線攝像頭 (IR Camera) 和AI人臉識別演算法
聯發科推出曦力A系列 主打中低階智慧手機市場 (2018.07.17)
聯發科技宣布,推出曦力A系列產品線(MediaTek Helio A series),以完備的功能與低功耗優勢惠及更廣泛的智慧手機市場。全新推出曦力A系列,將部份高階產品功能延伸到使用者基數龐大的大眾市場,彰顯聯發科技 “提升及豐富大眾生活”的企業使命
以建立供應鏈為目標 不追求AI晶片獨角獸 (2018.07.09)
在AI晶片市場上台灣已失去先機,故台灣整體的AI產業經營方向,將朝建立AI晶片生產供應鏈與AI應用服務為主。然而,台灣還是有一些AI晶片的供應商,其中以聯發科技(MediaTek)與耐能智慧(Kneron)、威盛電子(VIA)最具代表性
[COMPUTEX] 聯發科高層齊聚 暢談5G、AI技術、產品與平台佈局 (2018.06.05)
聯發科技5日舉辦「COMPUTEX媒體暨分析師年度活動」,主題聚焦在5G與AI,並且宣布2019年將推出5G產品。 聯發科技執行長蔡力行分享聯發科技在5G與AI的策略。蔡力行強調聯發科技在5G、AI 方面就是要讓5G和AI兩方面都能夠為使用者帶來最好的體驗,並帶到大眾生活裡;他看好下半年的景氣,對於公司前景抱持審慎的樂觀
聯發科技推出Helio P22智慧手機平台 具備12奈米製程與Edge AI (2018.05.23)
聯發科技今日宣布,推出針對主流市場的智慧手機平台 ─ 聯發科技曦力 P22(MediaTek Helio P222),首次將12nm製程及AI應用帶到大眾價位的手機上。 聯發科技無線通訊事業部總經理李宗霖表示:「我們最新一代的Helio P60晶片,在市場上引起強烈反響,表現超出我們的預期
合作夥伴助攻 聯發科技打造AI生態系統 (2018.03.14)
聯發科技今日於北京舉行聯發科技曦力P60(MediaTek Helio P60,以下簡稱Helio P60)發表會,邀請多家AI合作夥伴參與,展示手機AI創新應用。Helio P60是聯發科技首款內建多核心人工智慧處理器(Mobile APU:AI Processing Unit)及NeuroPilot AI技術的新一代智慧型手機晶片
曦力 P23智慧手機SoC晶片 (2017.08.30)
聯發科技曦力 P23 採用八核 ARM Cortex-A53 處理器,效能高達 2.3GHz,搭載聯發科技最新 CorePilot 技術,可以針對智慧型手機進行節能排程、溫控管理及使用者體驗監控等控制。GPU 也升級至全新 Mali-G71 MP2,速度可達 770MHz


     [1]  2   [下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英飛凌XENSIV PAS CO2 5V感測器提高建築效能及改善空氣品質
2 Bourns全新薄型高爬電距離隔離變壓器適用於閘極驅動和高壓電池管理系統
3 Basler全新小型高速線掃描相機適合主流應用
4 宇瞻智慧物聯展示ESG監控管理與機聯網創新方案
5 Sophos新款XGS系列桌上型防火牆及防火牆軟體更新版
6 Littelfuse推出首款用於SiC MOSFET柵極保護的非對稱瞬態抑制二極體系列
7 瑞薩與英特爾合作為新款Intel Core Ultra 200V系列處理器提供最佳化電源管理
8 宜鼎推出DDR5 6400記憶體 同級最大64GB容量及全新CKD元件
9 SCIVAX與Shin-Etsu Chemical聯合開發全球最小的3D感測光源裝置
10 三菱電機新型MelDIR品牌80×60像素熱二極管紅外線感測器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