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EK CQM估製造業2025年成長6.48% (2025.01.10) 面對2025年各國大選結束後政權交替,其經貿、匯率及關稅政策亦將隨之重塑。根據工研院IEK CQM預測團隊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並加入中研院AI大語言模型後預估,整體製造業產值年成長率將達到6.48%、約為25.9兆元新台幣 |
|
工研院IEKCQM:AI熱潮持續 2025年製造業產值預估成長6.48% (2024.12.04) 工研院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今(4)日舉辦「2025年台灣製造業暨電子零組件產業景氣展望記者會」,發布2025年台灣製造業及電子零組件產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預估屆時經濟景氣將緩步回升 |
|
產發署串聯17家金屬加工業者 打造水五金供應鏈共榮生態圈 (2024.09.16) 順應數位轉型及淨零減碳成為全球產業的發展趨勢,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持續投入全方位輔導資源,加速產業數位轉型。今(2024)年計推動17家水五金及表面處理產業聚落廠商,建立共通資料格式,成功串聯供應鏈生產訂單,有效提升供應鏈韌性與競爭力,打造金屬產業共榮共好生態圈 |
|
傳產機械敲警鐘 布局AI先進製造迫在眉睫 (2024.06.26) 在今年台灣COMPUTEX期間掀起AI熱潮同時,其他傳產、機械製造業正面臨共有134類ECFA零關稅優惠項目中止的消息,卻顯得乏人問津。除了後續有學者憂心此恐將加重台灣產業「荷蘭病」 |
|
產發署協助金屬機電產業 加速低碳及智慧化轉型升級 (2024.06.18) 面臨全球淨零減碳及升級轉型趨勢,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為協助業者於國際供應鏈站穩一席之地,推動產業及中小企業升級轉型措施,提供低碳化、智慧化等升級資源。至今已協助至少1,312家次金屬機電業者 |
|
工研院:製造業趁勢AI年成長6.47% 半導體產值首破5兆 (2024.06.12) 趁著這2年來人工智慧(AI)發展大勢崛起,工研院今(12)日也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並發表2024年台灣製造業及半導體景氣展望預測結果。會中不僅上修整體製造業產值年成長6.47%,將達到NT.23.1兆元;半導體也受惠於AI議題帶動相關供應鏈需求強勁,將樂觀看待全年成長率可達到17.7%,預估半導體產值將首次突破NT.5兆元大關的5兆1,134億元 |
|
中小企業加速投資亮眼 10家標竿企業獲獎 (2023.11.28) 為鼓勵中小企業在台投資,加速朝向創新化、智慧化及高值化發展,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自2019年起推動「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加速投資並落實淨零碳排,迄今已累積投資家數946家,總投資額逾4,410億元、創造超過35,000個就業機會 |
|
IEKCQM:2024年製造業趨向供應鏈重塑、新創加速、半導體進展 (2023.10.24) 全球經濟成長態勢尚未明朗化,各國產業景氣逐漸回暖,展望未來且提前布局,工研院今(24)日舉辦「2024年臺灣製造業景氣展望論壇」,發布2024年臺灣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 |
|
金屬中心成立銲接技術人才培育基地 擴大產業服務面向 (2023.10.12) 金屬中心近(11)日在高雄楠梓總部正式啟用「銲接訓練場域」,當天出席揭幕典禮的貴賓,包括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金屬機電組郭肇中組長、台灣風力發電產業協會常務理事黃伯器、台灣銲接協會副理事長敖仲寧,以及離岸風電水下基礎及鋼結構產業代表,共同見證台灣銲接技術人才培育基地的誕生 |
|
金屬中心鎳金屬工作坊凝聚共識 提升供應鏈穩定與韌性 (2023.08.31) 在疫情衝擊之下,加上全球產業斷鏈,以及地緣政治等影響,鎳金屬因其特殊的市場價值,成為各國爭相爭取的關鍵資源,而全球鎳價劇烈波動,導致用鎳成本變動影響相關產業運作 |
|
機械公會力邀台日TPS大師 助力廠商推動精實管理 (2023.04.29) 近年來機械業透過產官學界通力合作導入精實管理(TPS)變革,用來消除機械與零組件生產過程中的浪費並提高效能,進而促成節能減碳的效益已逐漸顯現。28日由機械公會和工研院在東海大學舉行的「2023 台日TPS大師論壇」,便吸引超過250位機械業產學研代表與會,包含20多家企業動員內部精實改善團隊參加 |
|
疫後強化經濟全民共享 經濟部與金屬機電業者有約 (2023.04.09) 近年來全球經濟受到國際通膨及升息壓力、俄烏戰火未歇、美中科技爭端等多重挑戰,行政院為配合全民普發6000元措施,同時強化疫後台灣整體經濟、社會韌性及應變能力,而提出「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及特別預算案,並邀集金屬機電產業公協會說明與共同宣示啟動預算 |
|
台灣瀧澤(Taiwan Takisawa)50周年慶聚焦4大目標 用機器孕育永續未來 (2023.03.09) 即使面臨國內外工具機產業景氣嚴峻,但適逢CNC車床大廠台灣瀧澤(Taiwan Takisawa) 創立50周年慶,也特別趁著在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期間,台灣邊境全面解封,國內外客戶與代理商、供應商得以齊聚一堂 |
|
化工產業運用AI科技 因應多樣性挑戰 (2023.02.19) 近年化學工業面臨多樣性的挑戰,除了 ESG 等因素對產業的影響外,產業結構與產業趨勢的轉變也是化工產業難以避免的困境。本文探討工業智能之必要,以及化學工業結合人工智能(AI)科技的應用方向 |
|
IEKCQM:2022年製造業產值預估延續成長 布局需謹慎避風險 (2022.06.10) 工研院10日舉辦「2022年臺灣製造業景氣展望暨淨零永續焦點議題發表」。除了發布2022年臺灣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亦針對淨零永續趨勢下的再生能源產業前景及趨勢觀察評析;同時發表「2022年臺灣淨零永續行為調查」深入探索各族群在生活中的產品與服務 |
|
工研院IEKCQM:2021年製造業年增21% 明年可望續強 (2021.10.29) 工研院今(28)日發布2021年與2022年臺灣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工研院指出,2021年製造業產值為23.06兆元新臺幣,年增率達21.26%,為歷史次高成長。展望2022年,各國經濟重啟、國際需求強勁,加以內需可望回溫,2022年經濟可望將持續成長 |
|
IEKCQM:需求強勁 2021年製造業產值預估20.92兆元 (2021.06.03) 工研院今(3)日發布2021年台灣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預測2021年製造業產值為20.92兆元新臺幣,產值成長率為10.03%,四大業別均正向成長。其中,金屬機電、資訊電子、化學工業等可望達雙位數成長 |
|
2021.3月(第67期)工具機 次世代加工 (2021.03.04) 工研院IEK預測2021年臺灣製造業景氣,
指出今年製造業產值將達19. 68兆元,產值成長率為4.75%。
四大業別,金屬機電、資訊電子、化學與民生都呈現正向成長。
但工研院特別指出,全球供應鏈與分工模式正在改變,
台灣必須提升製造的智慧價值,打造強韌產業生態鏈,
才有望在更強勁的競爭中站穩腳步 |
|
2020年製造業Q4產值年成長2.54% 揮別連續7季負成長 (2021.03.02) 即使近期全球COVID-19疫情再度升溫,但資訊電子產業在我國半導體競爭優勢及遠距商機帶動下持續成長;加上國際原物料價格調漲、投資動能漸次回溫、車市轉趨活絡,激勵金屬機電產業產值揚升 |
|
「Made by Taiwan」 工研院籲台灣製造轉向價值延伸的思考 (2020.05.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不僅經貿大降溫,供應鏈與製造策略也被迫進入轉型。因應這波突如其來轉折,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表示,台灣製造因當開始思考「Made by Taiwan」的策略,從「價值」端來思考,以因應後疫情時代的全球局勢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