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618
(您查閱第 11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2025年智慧眼鏡將成主流?AI助攻成關鍵 (2025.02.05)
MIT Tech Review近期撰文指出,智慧眼鏡正蓄勢待發,準備迎接它的「酷」世代。包含Meta與Ray-Ban合作推出的智慧眼鏡,而Snap則推出了第五代Spectacles,兩者都走在潮流尖端。去年12月,Google展示了新款未命名的Android XR原型眼鏡
產業AI化因時制宜 開源AI小語言模型異軍突起 (2025.02.02)
在這波針對DeepSeek開源推理模型熱烈討論的表象之外,倘若能排除地緣政治、人為意識型態的干擾,其實早在2024年底就有許多專業組織指出,人工智慧(AI)小語言模型將是今年持續成長的關鍵,相關技術發展或許比起預期快速,再次突顯開源模式的價值,但仍在原先所預測的發展路徑上
MIT新創公司革新能源技術 以低成本地熱煉氨 (2025.01.22)
來自美國MIT大學的新創公司Addis Energy,發表了利用地球化學和熱能潛力,以低成本生產潔淨氨的創新技術平台。 該技術結合新一代化學創新和油氣產業專業知識,透過向地下富含鐵的岩石注入水、氮氣和催化劑,模擬氫氣產生過程,並將其轉化為液氨
MIT研發機器蜂 有望實現人工授粉 (2025.01.19)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日前發布一個新研究成果,展示已成功創造出機器蜂,可以像真正的蜜蜂一樣有效地進行授粉,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表現更佳。 MIT指出,機器蜂可以提供更有效的人工授粉方法,使農民未來能夠在多層倉庫內種植蔬果,提高產量的同時減輕傳統農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韓國UNIST開發3D無線充電技術 手機放口袋就能充電 (2025.01.01)
韓國蔚山科學技術院(UNIST)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突破性的無線充電技術,可在3D空間內實現無線電力傳輸,讓牆壁、地板甚至空氣都成為充電站。 UNIST 電氣工程系的研究團隊宣布,成功研發出基於電共振的無線電力傳輸(ERWPT)系統,這項技術堪稱無線充電領域的重大里程碑
機械公會鎖定淨零轉型4重點 產發署明年將建碳係數庫 (2024.12.20)
為促成機械業淨零轉型,與迎接綠色商機到來。機械公會今(20)日召開「機械業淨零永續推動委員會」,邀請20餘位產業機械、零組件等專委會會長,及低碳顧問專家群,討論機械業2025年綠色低碳轉型策略
AI智慧工廠啟用 立捷新廠提升自動化產線效能 (2024.12.16)
為達到轉型升級及提升競爭力,中保科技集團旗下立捷國際新建工廠今(16)日正式啟用,中保科董事長林建涵表示,立捷新廠的成立與啟用,宣示該集團正式跨入AI智慧製造關鍵里程
經濟部開發空氣採樣機器人 強化台灣智慧醫療產業競爭力 (2024.12.05)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今(5)日於「2024醫療科技展」科專成果主題館展示工研院、金屬中心及生技中心等3大法人共計14項前瞻醫療科技,瞄準智慧醫材、數位療法、精準檢測、植入式醫材等需求,並特別展出兩項機器人技術
昕力資訊展現台灣科技實力 參與台灣、波蘭衛星應用合作發展MOU (2024.12.03)
全球太空產業蓬勃發展,也吸引愈來愈多台灣廠商跨足太空商業應用領域,昕力資訊看準這波未來趨勢,與台灣波蘭商業協會、波蘭 SINOTAIC,以及數家廠商,於12月2日於台灣太空國際年會(TASTI)
用生成式AI教機器狗跑酷 讓機器人表現更上一層樓 (2024.11.17)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 (MIT CSAIL) 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套名為 LucidSim 的新系統,利用生成式 AI 模型和物理模擬器,創造出更貼近現實世界的虛擬訓練場,成功訓練機器狗進行跑酷活動
金屬中心研發成果加值五金產業硬底氣 搶占全球供應鏈席次 (2024.11.13)
台灣五金工業供應鏈瞄準後通膨時代新商機,搶攻千億全球商機!全台唯一規模最大,亞洲五金工業產業盛事的2024台灣國際五金工業展暨工具博覽會於10月中旬舉辦,參展廠商3百家、參觀人數逾5千5百人次
TaipeiPLAS 2024即將開展 首屆複合材料新展區加值應用 (2024.09.18)
面對淨零碳排趨勢,塑膠原料千變萬化,產業持續創新以打造永續未來。2024年「台北國際塑橡膠工業展(TaipeiPLAS)」及「台北國際製鞋機械展(ShoeTech Taipei)」9月24~28日即將在台北南港展覽1館舉辦,除了既有海內外指標企業熱烈參展之外,今年展出陣容更增添新生力軍「複合材料區」,以展現塑橡膠產業全生態系與新興價值鏈
中油專利軟碳負極材料導入MIT電池 首度落地台南提供換電服務 (2024.09.16)
台灣中油近年來跨足新能源領域,以自行研發的軟碳電池展開多元能源佈局,期盼能成為台灣交通運具能源服務之領導品牌。最新推出的軟碳電池繼榮獲2023年台灣精品獎銀質獎肯定,強調自製率逾85%以上,是「正港」的MIT(Made in Taiwan)優質電池之外,且具備「快、長、高」即快充、長壽命及高安全性3大特性
您需要了解的五種軟體授權條款 (2024.08.22)
為了保護公司應用軟體的程式碼和組織本身,需要了解管理程式碼使用相關的軟體授權條款,包括非自行編寫的程式庫和架構。本文針對開源授權條款及其潛在法律風險提出須知
格斯科技利用英國電池材料開發新一代XNO電池產品 (2024.08.09)
格斯科技與英國鋰離子電池材料開發商Echion Technologies正式簽署共同開發協議。此舉繼雙方於2023年中簽署合作備忘錄後,標誌著另一個重要里程碑,進一步深化台英雙方在電池系統上的合作與交流
資策會與大眾電腦開發AI熱成像警示系統 確保全天候行車安全 (2024.05.06)
順應現今自駕、電動車用電子產業蓬勃發展,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軟體院)日前也發表與大眾電腦最新合作,首創結合人工智慧(AI)辨識技術、熱成像相機、車用AR HUD的「AI熱成像AR-HUD智慧駕駛警示系統」,實現能兼具適應全天候環境、高精準辨識、直覺性呈現的智駕安全警示優勢
ESG趨勢展望:引領企業邁向綠色未來 (2024.03.27)
專業的空氣監測系統,包括無塵室內的環境品質即時監控、AMC微污染檢測,能夠24小時全面監控外在的空氣污染源;而CWMS連續水質監測系統則能夠滿足企業對於廢水監測和即時水質監測的需求
AMD執行長蘇姿丰獲頒imec年度終身創新獎 (2024.03.07)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宣布,2024年imec終身創新獎(2024 imec Innovation Award)將會頒發給超微(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頒獎典禮將於5月21日和22日,在比利時安特衛普(Antwerp)舉辦的imec年度世界技術論壇(ITF World)上進行,並將表彰蘇博士在高性能和自適應運算領域為驅動創新所做出的貢獻
應材及東北微電子聯手 為MIT.nano挹注200mm晶圓研製能力 (2024.02.05)
因應當前地緣政治衝突威脅,讓國際半導體產業不得不分散各地建廠佈局,卻未必都能在當地找到數量足夠且技術純熟的人才。必須從設備端開始,積極朝上游學研界吸引關鍵技術與人才,進而透過最先進機台組合銜接學術創新與產業路徑,擴大半導體、微電子和其他關鍵技術領域的規模
助無人機群實現協同作業 (2023.11.27)
業界過去對於飛安、資安爭論並不少見,只是通常聚焦於無人機產業下的紅色供應鏈、國安隱憂,直到美中科技戰、俄烏戰火爆發始有轉圜,如今更加重視的是,該如何掌握關鍵資通訊技術、平台,以真正實現無人機群協同作業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頁][最後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雅特力AT32F421遙控攀爬車電子調速新方案,助力征服極端地形
2 貿澤開售適用於消費性和醫療穿戴式裝置的 全新STMicroelectronics含vAFE的ST1VAFE3BX生物感測器
3 Nordic Semiconductor的nPM2100電源管理IC延長一次電池供電藍牙低功耗產品的電池壽命
4 Rohde & Schwarz推出 R&S ScopeStudio 助力開發團隊的基於個人電腦的示波器解決方案
5 Silicon Labs BG22L及BG24L精巧版SoC提供應用優化的 超低功耗藍牙連接
6 群閎攜手R&S共創WiFi 7與5G檢測新標杆,助力企業拓展全球版圖
7 貿澤電子即日起供貨ADI邊緣運算平台,可支援自主機器人和自動駕駛車中的機器視覺
8 意法半導體推出適用於車用微控制器的可配置電源管理 IC
9 泓格iSN-811C-MTCP紅外線感測模組 從溫度掌握工業製造的安全與先機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