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195
(您查閱第 4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以AI防詐騙與促進醫療 數位公民模擬訓練虛實整合 (2024.10.19)
隨著科技演進的迅速,駭客行騙天下的行徑難以捉摸,現今「全民國防」的概念正逐漸形成一股新的意識流,為了提高民眾對於詐騙與醫療、災難儲能電源的知識,並且能夠識別威脅和應對潛在的危機
金屬中心與東洋研磨、松立欣聯手實現熱處理關鍵製程節能創新 (2024.09.16)
隨著機械、電動車及電子產品需求激增,帶動精密零組件市場大幅成長。而在製造過程中,關鍵技術之一的熱處理,其實是高耗能、高碳排的製程,如何有效縮短處理時間、提升熱處理爐稼動率、降低能耗,成為業界亟待解決的首要挑戰
PHIX深耕矽光子技術 攜手工研院進軍台灣市場 (2024.09.05)
台灣光電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協會(TOSIA),今日與工研院共同舉辦國際矽光子產業鏈搭橋合作簽署發布會,分別與在臺辦事處(NLOT)等簽署合作備忘錄。其中主要的荷蘭矽光子產業合作夥伴PHIX商務長(Chief Commercial Officer)Jeroen Duis也特別接受專訪,分享此次矽光子合作的目標與觀點
共同封裝光學技術的未來:趨勢與挑戰 (2024.08.30)
AI當道,速度與頻寬是刻不容緩的挑戰。光,成了眼前最佳的解決方案,於是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技術躍上主流,變成釋放無盡算力的第一道試煉。 而要實現矽光子應用,共同封裝光學(Co-packaged Optics,CPO)技術則是關鍵
矽光子行不行?快來參加【東西講座】CPO技術的未來:趨勢與挑戰 (2024.08.14)
AI當道,速度與頻寬是刻不容緩的挑戰。光,成了眼前最佳的解決方案,於是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技術躍上主流,變成釋放無盡算力的第一道試煉。 而要實現矽光子應用,共同封裝光學(Co-packaged Optics,CPO)技術則是關鍵
美光宣布量產第九代NAND快閃記憶體技術 (2024.07.31)
美光科技宣布,採用第九代(G9) TLC NAND技術的SSD現已開始出貨。美光G9 NAND傳輸速率3.6 GB/s,不論是在個人裝置、邊緣伺服器,或是企業及雲端資料中心,這顆NAND新品均可展現效能,滿足人工智慧及其他運用大量資料的使用情境
ASML與imec成立High-NA EUV微影實驗室 (2024.06.05)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與艾司摩爾(ASML)共同宣布,雙方於荷蘭費爾德霍溫合作開設的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high-NA EUV)微影實驗室正式啟用,為尖端的邏輯、記憶體晶片商以及先進的材料、設備商提供第一部高數值孔徑(high-NA)極紫外光(EUV)曝光機原型TWINSCAN EXE:5000以及相關的製程和量測工具
MagikEye將於CES上展示圖像3D感測技術 (2023.12.22)
3D感測技術先驅Magik Eye公司將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2024年消費電子展(CES)上展示最新的下一代3D感測解決方案。Magik Eye以「為機器人時代提供人工智慧之眼」為使命,打造的Pico深度感測器(Pico Depth Sensor)
格棋化合物半導體掌握碳化矽晶體成長技術 完成A輪募資新台幣15億元整 (2023.10.24)
掌握碳化矽(SiC)單晶晶體成長技術、同時具備6吋和8吋晶體製程能力的新創公司格棋化合物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GCCS)宣佈,近期成功完成新台幣15億元的A輪募資,並將持續投資先進晶體研發與製程優化技術
你的健康「光」知道 (2023.09.20)
光學生物感測元件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包括醫療健康監測、遠端監測、家庭照護、疾病檢測、農藥殘留現場監測等。近年來更是該感測元件最大的應用市場,包括智慧手錶、手套、腕帶、衣服和血糖機等等
矽光子大勢降臨 台灣迎接光與電整合新挑戰 (2023.08.23)
矽光子無疑是未來10年、甚至是20年內最重要的半導體產業大事,尤其在AI應用的推波助瀾之下,突破數據傳輸與運算瓶頸已成為處理器晶片商與晶圓代工廠的首要任務。誰能早一步取得成果,就能在未來的晶片競爭中取得絕對的領先位置
美光發布記憶體擴充模組 加速CXL 2.0應用 (2023.08.14)
美光科技推出 CZ120 記憶體擴充模組,並已開始向客戶和合作夥伴送樣。美光 CZ120 模組提供 128GB 與 256GB 容量,採用 E3.S 2T 外型規格,並支援 PCIe Gen 5X8 介面。此外, CZ120 模組能夠提供高達 36GB/s 的記憶體讀寫頻寬,同時在需要增量記憶體容量和頻寬時強化標準伺服器系統
imec與ASML簽署備忘錄 推動歐洲半導體的研究與永續創新 (2023.06.30)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及艾司摩爾(ASML)宣布,雙方計畫在開發最先進高數值孔徑(high-NA)極紫外光(EUV)微影試驗製程的下一階段強化彼此之間的合作。 該試驗製程的目標是協助採用半導體技術的所有產業了解先進半導體技術所能帶來的契機,並提供一套能在未來支援其創新的原型設計平台
友達推進Micro LED商品化時程 2023 SID大秀新技術應用 (2023.05.23)
友達光電力求精進尖端技術研發實力,並透過產業跨域整合,布局Micro LED完整生態圈,推進Micro LED技術走入商品化時程,為量產元年掀開新篇章。 本次參與全球顯示技術盛會2023 SID顯示周(Display Week 2023),將展現友達掌握Micro LED先機,挾透明、隱藏式、折疊顯示技術優勢,打造沉浸式智慧座艙、折疊螢幕、結合A
ROHM新款4通道、6通道LED驅動器適用液晶背光 助車電顯示器降低功耗 (2023.03.02)
半導體製造商ROHM針對車電資訊娛樂系統和車電儀表板等應用,成功研發出適用於中型車電顯示器的4通道LED驅動IC「BD83A04EFV-M」、「BD83A14EFV-M」,以及適用於大型車電顯示器的6通道LED驅動IC「BD82A26MUF-M」
Getac推出X600強固型行動工作站系列全新機型 (2023.02.15)
神基投控旗下子公司神基科技(Getac)推出X600 Server與X600 Pro-PCI,擴充 X600 強固型行動工作站系列產品。這兩款全新機型將建構完整的強固型行動工作站產品線,得以滿足國防、製造和石油與天然氣等產業在執行專業工作時的各種要求
宇瞻推出PANTHER RGB DDR5桌上型電競記憶體 (2022.12.27)
宇瞻科技近期推出專為遊戲玩家打造的PANTHER RGB DDR5桌上型電競記憶體。延續上一代PANTHER電競神器傳統,專為追求性能的玩家所打造,運用獨特的RGB導光技術與絕佳散熱效果的頂級鋁合金散熱片
聯發科發佈天璣9200旗艦晶片 率先採用行動硬體光追GPU技術 (2022.11.08)
聯發科技發佈天璣9200 旗艦5G行動晶片,憑藉在高性能、高能效、低功耗方面的創新突破,達到冷勁全速的使用者體驗,為行動市場打造全新旗艦5G SoC。天璣9200以先進科技賦能行動終端打造專業級影像、沉浸式遊戲體驗,支援Sub-6GHz和毫米波5G網路、以及即將到來的高速Wi-Fi 7連網,推動全球行動體驗升級
ViewSonic最新4K超短焦雷射電視 打造現代家庭劇院 (2022.11.03)
ViewSonic推出最新的4K超短焦智慧雷射電視X2000B-4K和X2000L-4K。採用第二代雷射螢光技術,無燈泡的設計讓使用壽命長達2萬小時。 生動的4K HDR影像,搭配支援Dolby/DTS杜比數位環繞音效的Harman Kardon揚聲器,可立即提升視聽體驗,享受比觀看一般電視更驚豔的影音效果,是打造現代家庭劇院的理想裝置
美光宣布先進DRAM技術1-Beta節點正式量產出貨 (2022.11.02)
美光科技宣布,開始為特定智慧型手機製造商與晶片組合作夥伴提供 1β(1-beta)DRAM 技術的驗證樣品,全球最先進的 DRAM 製程節點 1β 的量產全面就緒。此新世代製程技術將率先用在美光的 LPDDR5X 行動記憶體上,最高速度來到每秒 8.5 Gb 等級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Microchip推出全新Switchtec PCIe 4.0 16通道交換器系列產品,為汽車和嵌入式計算應用提供多功能性
2 意法半導體推出 STM32WL33 低功耗長距離無線微控制器及專屬生態系擴充方案
3 意法半導體推出網頁工具,加速搭載智慧感測器的AIoT專案開發
4 Bourns推出全新高效能 超緊湊型氣體放電管 (GDT) 浪湧保護解決方案
5 貿澤電子即日起供貨能為工業應用提供精準感測的 Analog Devices MAX32675C微控制器
6 Bourns 全新推出 500 安培系列數位分流傳感器
7 Bourns 推出符合 AEC-Q200 標準 車規級高隔離馳返式變壓器系列
8 桓達FSE集塵節能粒子濃度偵測器可即時監測粉塵狀態
9 施耐德電機TeSys馬達控制與保護產品系列不斷創新 見證台灣工業自動化邁向智慧製造與永續發展
10 凌華科技攜手銳能智慧科技 打造電動車社區充電最佳EMS能源管理系統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