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擴展定律有助AI在更多領域發揮應用潛力 (2025.02.17) 在AI領域,擴展定律(Scaling Laws)已成為推動技術進步的核心概念。這些定律描述了AI系統的效能如何隨著訓練資料、模型參數或運算資源的增加而提升。正如自然界中的物理定律一樣,擴展定律為AI的發展提供了可預測的框架,並在近年來成為大型語言模型(LLM)和複雜AI系統的基礎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腦機接口技術突破 意念控制不再是科幻 (2025.02.13) 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這樣被視為科幻的技術正逐步走向現實。從醫療康復到人機互動,腦機接口的應用前景令人振奮,並被認為將徹底改變人類與科技的互動方式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創新科技為脊髓損傷患者帶來新希望 (2025.02.03) 美國一款新型肌電裝置近期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為脊髓損傷患者帶來了重拾生活功能的希望。這款裝置的問世,展現了科技在醫療領域的重大突破,為癱瘓患者的生活品質帶來了革命性的轉變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腦晶片植入助癱瘓病人重獲行動力 但倫理挑戰待解 (2025.01.26) 近期,《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期刊刊登了一篇由維也納醫科大學科學團隊撰寫的論文,該論文深入探討了腦部植入物技術的最新進展和未來挑戰。神經義肢技術正從動物實驗邁向人體試驗,為癱瘓、慢性疼痛、帕金森氏症和癲癇等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帶來新希望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CES 2025推進人類健康與生活福祉 達梭展AI驅動虛擬雙生 (2025.01.03) 面臨工業5.0永續智造的趨勢演進,即將於2025年1月7日起舉行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也可望展出推動人類健康與生活福祉未來發展的創新技術,實現更長壽、更美好的生活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FDA虛擬雙生臨床試驗指南出爐 提升安全性與創新速度 (2024.12.31) 經過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與達梭系統合作5年有成,近日發表全球首份電腦模擬臨床試驗指南《ENRICHMENT Playbook》,則概述如何運用虛擬雙生(virtual twin)技術整合至監管流程的重大進展,以加速臨床試驗的醫療器材產業指南,並提升患者安全性、監管合規性及創新速度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為生醫新創提升商用價值 國家新創獎Demo Day助攻募資逾50億 (2024.12.27) 為了增強生技醫療產業創新技術的加值化,第21屆國家新創獎近日舉行授獎典禮,本屆共評選出196組獲獎團隊,報名參賽團隊為近3年來最高。本屆獲獎的台灣團隊中,倍智醫電的「倍利肺部影像輔助判讀軟體」有效提升醫師20%檢出率,已取得TFDA智慧醫材許可證,並已獲海外訂單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工研院攜手臺廠力推AI賦能深化創新 鏈結全球合作夥伴 (2024.12.06) 人工智慧(AI)為產業帶來新氣象,工研院於今(6)日在2024醫療科技展舉辦「AI賦能 x 跨域應用」國際高峰論壇,以「AI大數據為核心,創新醫療服務,實踐健康台灣」為主題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英國科學家利用AI模擬癌症病人試驗 加速新療法開發 (2024.11.14) 根據BBC報導,英國曼徹斯特的科學家們正在利用AI技術革新癌症治療方法,他們開發出一種可以模擬放射治療臨床試驗的AI模型。這項突破性的研究有望加速新療法的開發,並為患者提供更精準、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登場量子論壇 揭幕TIE未來科技館匯聚國內外前瞻科技 (2024.10.18) 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偕中央研究院、教育部及衛生福利部攜手策劃為期3天的「2024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未來科技館」近日於世貿一館隆重揭幕,今年既有接連不斷的國際論壇、創新技術發表與商機媒合會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工研院攜手資誠 共同推動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 (2024.10.11) 為加速台灣生醫產業創新發展,完善台灣智慧醫療生態系,促進台灣新創布局全球,工研院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 Taiwan)於今(11)日簽署策略夥伴意願書,共同推動「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以跨域、多元和國際化視角 業者合作共創AI醫療新紀元 (2024.06.25) 為臺灣醫療產業積極布局和促進新商機,讓全世界看見臺灣的AI智慧醫療強實力!經濟部今(25)日舉辦2024國際智慧醫療論壇,邀請國際醫材大廠美敦力(Medtronic)、全球第六大藥廠賽諾菲(Sanofi)、生命科學服務大廠美商思拓凡(Cytiva)、全球生物製藥公司臺灣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進康醫電發表臺灣首款醫用軟體 用手機鏡頭量測心率變異 (2024.06.13) 富采旗下子公司進康醫電今日宣布,成功研發台灣首款利用手機鏡頭進行心率變異分析(HRV)的醫用軟體。經過臨床試驗,其與心電圖的一致性高達95%以上,並已獲得衛福部許可證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納入健保 開啟癌症精準醫療新紀元 (2024.05.14) 癌症長期位居臺灣十大死因之首,2023年的相關醫療支出近1,400億元,占國家總醫療預算近兩成,健保資源面臨莫大的挑戰,衛生福利部於5月1日將19種癌症的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納入健保給付,透過檢測生物標記尋找基因突變,進而評估標靶藥物精準投藥,預計每年約2萬多名癌症病人受惠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工研院8度掄下愛迪生獎 謀求美好生活科技獲1金3銀 (2024.04.23) 素有「創新界奧斯卡獎」美譽的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公布今年度獲獎名單,工研院連續8年獲獎,與國際大廠陶氏化工(Dow)、康寧、杜邦(DuPont)共同在國際發光,在全球近400多項技術、產品中,勇奪1金3銀,總計擒獲4面獎牌,2024年創下佳績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CES] 達梭系統展示人體虛擬雙生創新技術 (2024.01.10) 虛擬雙生(human virtual twin)發展將加速醫療領域創新進程,達梭系統(Dassault Systemes)近期宣布在2024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4)展示最新的人體虛擬雙生創新技術,將運用人工智慧(AI)為精準醫療設立全新標準,並突破醫學研究和臨床試驗效率的進展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經濟部法人開發智慧醫療設備與材料 攜手仁寶及醫院完成多例手術 (2023.11.30) 迎合當前全球老齡少子化趨勢,對於醫療科技越來越重視。經濟部也自今(30)日起至12月3日,於南港展覽一館「2023醫療科技展」科專成果主題館N613a攤位上,展出工研院、金屬中心及生技中心3大法人,共計16項前瞻醫療科技,瞄準智慧及植入式醫材需求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金屬中心與多家醫院簽署MOU 提高精準醫療手術品質 (2023.11.30) 台灣醫療科技展於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南港展覽館盛大開展!金屬中心在展會中展示「真實動態影像脊椎手術輔助系統」商品雛型機,並於今(30)日開幕與北醫附醫、台中榮總、高雄榮總及高醫附醫共同簽署臨床試驗暨服務合作策略聯盟合作備忘錄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金屬中心與中榮簽署合作備忘錄 推動智慧醫療臨床試驗與場域驗證 (2023.11.23) 為促進臨床試驗的實質交流,加速提升智慧醫療創新能量,金屬中心於今(23)日與臺中榮總簽署「智慧醫療臨床試驗與場域驗證合作備忘錄」,由金屬中心副執行長林志隆與臺中榮總院長陳適安共同代表簽署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工研院攜手中華開發 打造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 (2023.11.07) 工研院今日宣布,與中華開發資本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MOU),將共同打造「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透過引介、共享雙方在創投圈、生醫產業的資源人脈,共同尋找、輔導適合的生醫新創團隊提升研發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