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社群討論 / 專欄評析
討論 專欄 主題﹕台灣電子產業發展汽車電子仍有好機會
汽車工業是一個產值龐大、體系完整的產業架構,台灣由於汽車內需市場不大,每年車市銷量約4、50萬輛而已,規模遠不如中國,所以一直欠缺良好條件來建立汽車製造的體系。但是隨著情勢的演變,台灣汽車工業在全球產銷體系中,已經可以扮演更積極關鍵的角色,也就是說,台灣汽車工業可走向以研發設計為主而成為國際汽車市場的要角,並且配合其它產業的基礎來相輔相成...

Hong Yi
論壇會員(不在線上)
nbsp;
來自: 台北市
文章: 64

發 表 於: 2006.06.20 11:39:19 AM
文章主題: 汽車電子系統仍得與廣大IT產業相容才符合經濟效益,台灣業者的機會如何呢?
台灣的汽車研發與IC設計都具國際水準,兩相合作必能相輔相成,且產生更大的競爭力。不知到業者有沒有具體的方案呢?
像世紀民生是一家知名的IC設計公司,且背後投資者主要為裕隆汽車集團,其實世紀民生就可透過此層關係,進一步發展汽車電子,且可以走出自己的特色。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個人資料 回覆文章 回頂端

angus-lee
(不在線上)
nbsp;
來自: 台湾
文章: 7

發 表 於: 2006.07.18 08:01:30 PM
文章主題: Re: 汽車電子系統仍得與廣大IT產業相容才符合經濟效益,台灣業者的機會如何呢?
目前看到的電子五哥紛紛入路這另一C 的行列 車內語音類似消費端的產品
就是台灣電子的優勢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個人資料 回覆文章 回頂端

Jalen Chung
(不在線上)
nbsp;
來自: 台湾
文章: 157

發 表 於: 2006.07.19 10:18:16 AM
文章主題: Re: 汽車電子系統仍得與廣大IT產業相容才符合經濟效益,台灣業者的機會如何呢?
電子五哥投入汽車電子,應該是看好未來所謂智慧型汽車的發展趨勢,況且全球PC銷售不斷下滑,行動終端產品的微利時代又已來臨,加上3G手通訊標準機的專利權利金負擔過重,整車系統的電子化相對而言才剛起步,標準規格仍在混沌競爭之際,或許是讓電子五哥覺得有機可趁吧

不過汽車產業仍然固守傳統心態,產業鏈其實很難打進去,這點在國際或台灣本土汽車廠商都相當顯明,有沒有更好的解決之道呢?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個人資料 回覆文章 回頂端

關鍵字: 汽車電子   志賢俊之  
  相關討論
[專欄]大陸創新創業人才磁吸效應的挑戰
[專欄]大陸創新創業人才磁吸效應的挑戰
[專欄]大陸創新創業人才磁吸效應的挑戰
NEC發表可不受天候影響的光解析技術
[評析]台灣新定位:與全球創客接軌
  相關新聞
半導產業AI化浪潮興起 上中下游企業差距擴大
電動飛行汽車試飛成功 最快2025年於洛杉磯和紐約等城市啟動商業運營
擴展定律有助AI在更多領域發揮應用潛力
UL Solutions全球卓越消防科學中心提供系統安全驗證服務
微信測試整合DeepSeek服務 以AI強化應用程式功能
  相關文章
光場顯示:徹底解決AR/VR的視覺疲勞
突破速度與連接極限 Wi-Fi 7開啟無線網路新篇章
電動車、5G、新能源:寬能隙元件大顯身手
高功率元件的創新封裝與熱管理技術
高功率元件加速驅動電氣化未來:產業趨勢與挑戰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