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Stm
科技
典故
第一顆電晶體(Transistor)的由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貝爾實驗室開始一項研究計畫,目標是研發出一種體積更小、功能更強大、更快速且可靠的裝置來取代真空管。1947年12月23日,由貝爾實驗室研發的電晶體取代了真空管,優點是體積更小、更可靠、且成本低廉,不僅孕育了今日遍及全球的電子半導體產業,同時也促成電訊電腦業、醫學、太空探測等領域產生戲劇性的改變。
意法半導體先進影像感測器強化下一代汽車安全系統的駕駛監測功能 (2019.01.07)
意法半導體(STM)宣布推出VG5661和VG5761兩款全新的駕駛監測系統全域快門影像感測器。這兩款先進的影像感測器可以控制攝影機補光燈拍攝場景影像,避免太陽光、路燈等無法預測的外界因素影響畫質,強化汽車系統對駕駛的監測能力
意法半導體8位元STM8L001精密型微控制器 (2019.01.03)
意法半導體(STM)新款8位元STM8L001超低功耗微控制器在電路配置密集的低針腳數SO-8封裝內整合高效能STM8核心處理器和高效能的基本外部週邊,目標應用聚焦於注重成本的設備
意法半導體整合SPI的電隔離式智慧功率開關 (2018.12.22)
意法半導體新款ISO8200AQ八通道隔離式上橋智慧功率開關增強了錯誤診斷和系統管理功能,其整合20 MHz SPI連接埠在單個通道結溫過高時輸出錯誤警示,並支援高效的串接連接方式
意法半導體4A雙通道閘極驅動器整合電隔離和保護功能 (2018.12.18)
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M)新推出的STGAP2DM閘極驅動器是意法半導體 STGAP2系列電隔離驅動器的第二款產品,其整合了低壓控制和介面電路,以及兩個電隔離輸出通道,可以驅動單極或雙極型晶體的閘極
意法半導體開始提供車用微控制器嵌入式PCM樣片 (2018.12.14)
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公布了內建嵌入式相變存儲器(ePCM)的28nm FD-SOI車用微控制器(MCU)技術架構和性能標準,並從現在開始提供主要客戶搭載ePCM的微控制器樣片,預計2020年按照汽車應用要求完成現場試驗,並取得全部技術認證
意法半導體硬幣大小的開發套件提供感測器融合、語音捕捉和藍牙5.0 Mesh網絡功能 (2018.12.07)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推出多合一物聯網節點開發套件的核心組件BlueNRG-Tile,其棋子/硬幣大小的感測器採用意法半導體BlueNRG-2藍牙低功耗5.0單模系統晶片(SoC),能夠控制整合於板子上所有的感測器並處理相關數據,同時透過藍牙與附近智慧型手機上的免費iOS 或Android示範應用軟體通訊
英飛凌於德國啟動「Productive4.0」研究計劃 (2017.05.24)
【德國慕尼黑與德勒斯登訊】英飛凌科技(Infineon)於德國德勒斯登啟動歐洲目前規模最大的工業4.0研究計劃「Productive4.0」。來自19個歐洲國家的100多個計畫成員將由英飛凌領軍,共同促進產業的數位化和連網發展
開創MEMS手持裝置應用新局! (2009.02.04)
MEMS元件手持裝置應用多樣豐富,應用前景可期,相關條件也已經成熟。各方正積極介入MEMS手持裝置應用領域。MEMS運動感測元件加速度計和陀螺儀應用在手持裝置領域正方興未艾,加速度計亦可輔助克服室內遮蔽定位
異軍突起的MEMS運動感測器 (2007.08.20)
MEMS是一項結合電子與機械的微小化工程技術,是利用矽的機械性質所設計出的可移動結構,能夠感測不同方向的加速度或振動等運動狀況,應用半導體製程技術來製作各種微小的精密機械元件,而且能進一步與今日的光電系統整合,以提供精微的感測或控制能力
台積電躍升進前十大 (2002.07.24)
根據IC Insights公司公佈的調查,今年台積電進入全球IC產業前十大,成為閃耀的明星公司,三星(Samsung)及Infineon名次也獲得提升,反而Hitachi(日立)跌出前十名,意外落榜
聯電/STM簽署協議 (2002.07.18)
晶圓代工廠聯電與歐洲晶片製造商STM(意法半導體)於昨天簽署一項多年合作協議,當中包括在半導體製造技術上的聯合工程模式,這樣的合作方式,預計將可為STM獲得更穩定的製造技術,使產能供應與技術支援更佳的完整
聯電/STM簽署協議 (2002.07.18)
晶圓代工廠聯電與歐洲晶片製造商STM(意法半導體)於昨天簽署一項多年合作協議,當中包括在半導體製造技術上的聯合工程模式,這樣的合作方式,預計將可為STM獲得更穩定的製造技術,使產能供應與技術支援更佳的完整
傳輸網路的明日之星-ATM (2000.05.01)
受限於路由器處理速度,使得網路速度難以突破瓶頸。 新一代ATM 交換器能加速封包的處理速度,除具備高頻寬特性外, 亦能將影像、聲音、數據、資料同時整合到同一個平台上, 因此新一代的傳輸網路採用ATM細胞交換技術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十大熱門新聞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