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85
安森美推出三款SiC功率模組 使xEV充電更快且續航里程更遠 (2022.09.29)
安森美(onsemi)今天宣佈推出三款基於碳化矽(SiC)的功率模組,採用轉注成型技術,用於所有類型電動汽車(以下簡稱「xEV」)的車載充電和高壓(以下簡稱「HV」)DCDC轉換
Netcetera將3DS服務遷移至雲端運算平台 提供可持續解決方案 (2022.08.01)
Netcetera宣布轉用環球的託管服務供應商的雲端平台,成為未來導向方針的部分措施。轉移至雲端的第一步是將3DS服務遷移到新的雲端託管系統。Netcetera 3DS伺服器於2022年1月開始遷移至全新雲端平台
伊雲谷資安能力獲肯定 成雲端安全聯盟雲原生會員 (2022.07.06)
數位轉型服務商伊雲谷數位科技正式成為雲端安全聯盟(Cloud Security Alliance)正式會員。伊雲谷為該聯盟在台首家雲原生會員,伊雲谷以會員身分將可第一時間獲取國際資安示警,未來也將積極參與國際資安社群,串聯全球資安網路推動雲端安全
勤業眾信:自我調節與開創能力成企業永續發展關鍵 (2022.05.18)
為了加速邁向淨零碳排路徑,供應鏈也應強化韌性與ESG數位治理。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今(17)日舉辦「低碳視界-供應鏈韌性與ESG數位治理」線上研討會,便邀請產業專家從多方視角,共同探討永續時代崛起,企業應透過積極導入「XaaS 2.0(Everything as a Sustainability Service)」新思維,鑑別ESG風險,推動供應鏈永續管理
Red Hat正式推出最新版本RHEL 9 (2022.05.16)
Red Hat 宣布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RHEL)正式推出最新版本 RHEL 9,自裸機伺服器、雲端供應商,甚至是到企業級網路的最邊緣,驅動橫跨開放式混合雲的一致性創新。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9 協助企業在自動化、分散式 IT 世界中彈性應對變動的市場和客戶需求
5G帶來全新機會 實現高速傳輸大飛躍 (2022.01.21)
大眾談論5G已久,第一批5G網路也已經完成並進行了初期測試。但5G將會提供哪些實際好處呢?蜂巢基礎設施將如何改變?LTE將會如何?現在所有的設計都需要直接移植到5G
是德攜手聯發科 建構3GPP Rel 16的5G連結 (2021.04.06)
設計和驗證解決方案技術廠商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日前宣布,旗下的5G平台獲得通訊晶片大廠聯發科技(MediaTek Inc.)選用,以建構基於3GPP第16版(Rel-16)標準的5G連結,並驗證了3GPP技術增強和改進(TEI)工作項目中的頻率範圍1(FR 1)和範圍2(FR 2)的載波聚合(FR+FR2 NR-CA)以及NR-NR雙連結等特性
支援毫米波和Sub-6GHz頻段 聯發科發表目前最快5G數據晶片 (2021.02.02)
聯發科技今日宣布,推出全新5G數據晶片M80,將同時支援毫米波(mmWave)和Sub-6GHz頻段。在獨立組網(SA)和非獨立組網(NSA)下,M80下行速率可達7.67Gbps,上行速率最高為3.76Gbps,為目前支援最快5G傳輸速率的技術
聯發科與瑞士電信、愛立信、OPPO完成5G載波聚合與VoNR測試 (2021.01.26)
聯發科技宣布,近期成功與瑞士電信、愛立信、OPPO共同完成5G載波聚合與VoNR語音及網路通話測試,將歐洲5G網路進程推進了一大步。 截至目前,大多數運營商的5G網路仍以非獨立組網為主
高通Snapdragon 4系列首款5G平台支援毫米波與三鏡頭 (2021.01.05)
美國高通公司旗下子公司高通技術公司宣布推出高通Snapdragon 480 5G行動平台,為Snapdragon 4系列首款具備5G功能的行動平台,持續推動5G進一步普及。 高通技術公司產品管理副總裁Kedar Kondap表示:「高通技術公司不斷加速推動全球5G商業化,期望能讓5G智慧型手機更加普及,尤其在如今全球各地的人們正持續透過遠距連結保持聯繫的情況下
愛立信終端互連測試中心推出多項測試項目 加速5G生態系發展 (2020.12.11)
5G時代帶動產業多項創新應用發展,市場對於更精密的5G測試需求隨之浮現。愛立信於2020 IEEE GLOBECOM展會亮相多項創新5G技術解決方案,以「驅動未來網路」、「驅動5G工業應用」、「驅動5G產業生態系」三大主題展區揭示5G無限潛能
愛立信:5G全球用戶上修2.2億 東北亞佔80% (2020.12.07)
回顧2020年全球5G發展,可謂可圈可點,儘管疫情與國際政治情勢跌宕多變,5G部署速度卻不斷在加速。愛立信最近更新之2020年《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Ericsson Mobility Report)預測至2020年底,5G覆蓋區域人口將破10億,覆蓋率達到15%
支援sub-6和毫米波 高通最新Snapdragon 888平台顯現5G和AI性能 (2020.12.03)
高通技術公司於2020年Snapdragon數位技術高峰會上,發表了最新高通Snapdragon 888 5G旗艦行動平台,透過最先進的5奈米製程,融合了5G、人工智慧(AI)、電競和相機技術的行動創新,提供專業相機、個人智慧助理與電競裝置的多重優異性能;搭載Snapdragon 888行動平台的商用裝置,預計將於2021年第1季推出
是德與聯發科達成3GPP第16版標準實體層互通性開發測試 (2020.09.29)
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日前宣布與聯發科(MediaTek)攜手合作,根據3GPP的第16版標準,共同完成實體層互通性開發測試(IODT)。 對於針對先進5G應用開發產品的裝置製造商而言,IODT至關重要
高通推出Snapdragon 7行動平台 已導入140款5G產品設計 (2020.09.23)
美國高通公司旗下子公司高通技術公司宣布推出7系列最新5G行動平台,高通 Snapdragon 750G 5G行動平台能實現真正的全球5G和HDR電競體驗以及終端人工智慧。目前基於Snapdragon 7系列行動平台已宣布或開發中的設計已超過275款,其中包含140款5G設計
報告:採用多雲環境已成為主流的雲端策略 (2020.07.01)
Omdia Consulting諮詢公司發表報告《Oracle雲端基礎設施SWOT評估報告》(SWOT Assessment: 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其中一項主要結論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應用遷移至雲端,多雲環境此一雲端策略已成為趨勢
高通推出全新Snapdragon 768G行動平台 目標實現真正的全球5G (2020.05.12)
美國高通旗下子公司高通技術公司發表高通Snapdragon 768G行動平台,這是繼Snapdragon 765G之後的新一代產品。Snapdragon 768G旨在透過結合真正的全球5G、先進的裝置內建人工智慧和高通Snapdragon Elite Gaming精選功能,帶來更高等級的性能,從而提供智慧的沉浸式電競體驗
是德與三星攜手合作 加速驗證全新5G數據機的DSS技術 (2020.02.12)
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是推動全球企業、服務供應商和政府機構網路連接與安全創新的技術領導廠商,該公司日前宣布與三星電子(Samsung)LSI事業群擴大合作,以協助該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加速驗證用於全新5G數據機的動態頻譜分享(DSS)技術
登場CES 聯發科宣布天璣800系列5G晶片細節 (2020.01.08)
聯發科技今日於CES 2020發佈「天璣800」系列5G晶片,為中5G智慧手機帶來旗艦級的功能、能效與體驗。該晶片承襲天璣系列的系統單晶片(SoC)特點,使用7奈米製程。首批搭載「天璣800」系列5G晶片的終端手機將於2020年上半年問市
戴爾科技集團發表多款全新解決方案 提升HPC與AI應用 (2019.12.11)
戴爾科技集團發表多款全新解決方案、參考架構、以及產品系列更新,協助客戶簡化並加速高效能運算(HPC)以及人工智慧(AI)系統。 近年來,各界紛紛採用AI以解決實務問題,帶動HPC產業全面成長


     [1]  2  3  4  5   [下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Bourns全新薄型高爬電距離隔離變壓器適用於閘極驅動和高壓電池管理系統
2 Basler全新小型高速線掃描相機適合主流應用
3 宇瞻智慧物聯展示ESG監控管理與機聯網創新方案
4 Littelfuse推出首款用於SiC MOSFET柵極保護的非對稱瞬態抑制二極體系列
5 瑞薩與英特爾合作為新款Intel Core Ultra 200V系列處理器提供最佳化電源管理
6 宜鼎推出DDR5 6400記憶體 同級最大64GB容量及全新CKD元件
7 SCIVAX與Shin-Etsu Chemical聯合開發全球最小的3D感測光源裝置
8 三菱電機新型MelDIR品牌80×60像素熱二極管紅外線感測器
9 Pilz安全可配置小型控制器PNOZmulti 2適用於分散式周邊設備
10 Bourns SA2-A系列高壓氣體放電管新品符合AEC-Q200標準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