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IC設計產業趁勢起飛 (2013.04.17) 不管中國IC設計業產值何時才能達到百億美元規模,可以確認的是,近年來持續以兩位數成長的中國IC產業已站穩腳步,準備迎接新一波的成長契機。 |
|
大陸IC設計推出百萬畫素手機晶片 攻佔台灣市場 (2006.07.06) 大陸第一家海外上市的IC設計公司中星微電子,以及上海智多微電子,今年均推出百萬畫素手機多媒體晶片,近期陸續在台灣推出。合作的代工廠除了大陸中芯外,另外也採用台積電0.18與0.13微米製程 |
|
台積電上海8吋晶圓廠宣布正式營運 (2004.10.30) 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第一座位於中國的上海8吋晶圓廠宣布正式開始營運,該公司並首次在當地舉行記者招待會,由身兼台積電上海子公司董事長的副總執行長曾繁城公開說明營運計畫;台積電預計2004年底將達到月產5000片的目標,並在2005年第四季近一步提升月產能達1.5萬片 |
|
中國新興IC設計業潛力不容忽視 (2004.04.13) EE Times網站報導,中國大陸新興IC設計業者的未來發展潛力不容小覷,其中數年前在北京創辦的晶片設計公司中星微電子(Vimicro),以開發PC-camera圖像處理器為主,全球市佔率由2001年的2%成長為目前的43% |
|
台灣IC設計業如何駕馭全球化浪潮? (2003.04.05) 台灣的IC設計產業規模目前僅次於美國居全球第二位,台灣IC設計公司是以PC及其週邊應用晶片為主要產品,而由於台灣擁有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更成為本地IC設計產業發展的堅強後盾;本文將針對台灣地區IC設計產業的現況做一全面性的分析,並為台灣IC設計產業的未來發展提供建言 |
|
台灣IC設計業如何駕馭全球化浪潮? (2003.04.05) 台灣的IC設計產業規模目前僅次於美國居全球第二位,台灣IC設計公司是以PC及其週邊應用晶片為主要產品,而由於台灣擁有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更成為本地IC設計產業發展的堅強後盾;本文將針對台灣地區IC設計產業的現況做一全面性的分析,並為台灣IC設計產業的未來發展提供建言 |
|
大陸IC設計業成長快速 進軍高階產品市場 (2003.01.27) 大陸IC設計產業在2002年發展快速,包括杭州士蘭、中國華大、大唐微電子等五家在2001年產值超過人民幣億元的企業,在2002年均創下更佳成績;而以往將產品主力集中在IC卡及消費性電子等較低階領域的大陸IC設計業者,近年來也往高階產品市場邁進,其中又以CPU為主要的進階切入點 |
|
台積電登陸案若延宕 恐流失大陸訂單 (2003.01.09) 據Chinatimes報導,目前代工業者台積電雖掌握多數大陸CPU產品及IC設計業者訂單,但台積電在上海松江的設廠案若未能盡快通過以配合大陸公司需求,其訂單則可能會被大陸廠商抽回 |
|
中國第一款商品化通用CPU“龍芯”1號正式投產 (2002.10.13) 中國第一款商品化通用高性能CPU(中央處理器)晶片“龍芯”1號晶片正式投入商用。這款晶片採用0.18微米工藝,包含近400萬個電晶體,主頻最高可達266MHz,目前已用於中國國產龍騰伺服器中 |
|
蓄勢待發的中國IC設計環境 (2002.06.05) 由於近年來中國官方非常重視IC設計產業的潛力與未來發展,IC設計產業遂被列為國家高科技重點發展產業;政府並從賦稅、市場與規格訂定權等面向吸引高科技大廠進駐 |
|
兩岸專業IC設計業的發展與互動 (2002.02.05) 台灣代工業者廣泛多樣化的製程能力和豐沛的產能,開闢設計業界的視野,得以更能隨心所欲地擴增產品線,並有機會打進國際市場。反觀中國,專業晶圓代工仍在草創初期,且受到美國高階半導體製造設備輸出管制的限制,遂無法發揮扶持IC設計業者的作用 |
|
大陸中星微電子向台灣IC設計業招手 (2001.08.02) 因號召歸國學人創業而成為中國大陸IC設計業樣板公司的中星微電子,總經理張輝表示兩年內營收將達到一億美元、並自明年開始獲利,張輝並表示將針對視訊(image)與家電(消費性IC)兩大領域尋求與台灣IC設計公司的合作,並交流通路與當地市場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