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sler全新AI影像分析軟體符合複雜應用需求 (2024.09.27) Basler AG 推出 pylon AI,擴大pylon軟體套件陣容。pylon AI 擁有具備人工智慧(AI)演算法的影像分析功能,能夠輕易取得精確影像分析,用以解決多種複雜的視覺工作,例如分類與語意分割等 |
|
工研院聯手德國萊因TUV推廣防爆標準 提升石化業管線安全 (2024.07.16) 工研院與德國萊因TUV公司今(16)日舉辦「ATEX/IECEx國際防爆技術研討會」,讓製造商能在有基本防爆概念下去研發並升級自身的產品,並獲得包含ATEX跟IECEx證書或評估報告等國際防爆證書 |
|
imec推出基地站與手機ADC元件 推動超5G通訊發展 (2024.06.23) 於本周舉行的IEEE國際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研討會(VLSI Symposium)上,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推出兩款用於基地站與手機的先進類比數位轉換器(ADC)。支援射頻(RF)取樣的基地站ADC在高達5GHz的多個頻段運行,並結合高解析度與高線性度,功耗也很低 |
|
COMPUTEX 2024:麗臺科技高階WinFast Mini AI工作站全球首次亮相 (2024.05.30) COMPUTEX 2024即將於6月4~7日展開,麗臺科技(Leadtek)以「擴充性和敏捷性重塑GPU驅動的人工智慧運用」為主題,將展示一系列滿足各種規模AI需求的創新產品,包括首次曝光的頂規WinFast Mini AI工作站、以及搭載NVIDIA RTX Ada Lovelace GPU,並支援PCIe Gen5的NVIDIA認證系統,還有適用於大規模AI的NVIDIA HGX H100伺服器等 |
|
雲科大攜手立恩威驗證服務 共同開啟產業防災新視野 (2024.05.30) 近年能源轉型議題興起,而轉型須仰賴規範驗證及風險評估技術,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與全球知名風險評估管理與第三方驗證機構,立恩威國際驗證公司(DNV)今(30)日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 |
|
台灣首次發表自主研發AI機器狗 克服鐵道維修與工地巡檢難題 (2024.05.29) 基於近年來少子化社會及外送工作型態崛起,更加劇台灣各行各業正面臨的缺工困境,又以傳產和服務業最為明顯,甚至包含化工廠、建築工地、軌道車輛維護廠、餐廳及物流業等產業,與民生安全議題高度相關而受到社會極大關注,若能經由機器人導入AI技術來解決已勢在必行 |
|
使用 P4 與 Vivado工具簡化資料封包處理設計 (2024.05.27) 加快設計週期有助於產品更早上市。實現多個設計選項的反覆運算更為簡便、快速。在創建 P4 之後可以獲取有關設計的延遲和系統記憶體需求的詳細資訊,有助於高層設計決策,例如裝置選擇 |
|
TIMTOS 2025參展報名4月23日起跑 聚焦整合帶動創新 (2024.04.16) 由外貿協會與機械公會共同主辦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將於2025年3月3-8日盛大舉辦,展覽地點橫跨南港展覽1、2館及台北世貿1館,總體規模預計超越2023年,逾1,000家廠商使用6,300個攤位,穩居台灣規模最大也最具國際指標性的工具機專業展,預定將於今年4月23日起開放參展報名,請有興趣業者把握先機 |
|
勤業眾信:企業應善用政策 加速邁向智慧轉型與永續目標 (2024.04.01) 因應現今數位浪潮與淨零趨勢,低碳化與智慧化升級轉型已是全球共識,經濟部也鼓勵台灣製造業應趁此機會升級轉型,透過數位科技帶動整體製程智慧化、智慧應用帶動供應鏈共同減碳,邁向智慧轉型和淨零永續目標 |
|
工研院投入氫氣計量監測技術 打造氫能安全創新平台 (2024.03.25) 如今氫能發展雖然已是各國顯學,但在處理和運輸上如何確保安全也很重要。工研院今(25)日發表投入研發的「氫氣計量與洩漏監測技術」,則利用最新的氫致變色薄膜,結合人工智慧(AI)影像辨識及精準數據分析,強調即使微量的氫氣飄過都能補捉得到,進而打造用氫安全防護網 |
|
亞東工業氣體司馬庫斯廠落成 強化在台半導體材料供應鏈韌性 (2024.03.12) 亞東工業氣體於竹科舉辦司馬庫斯廠落成典禮,大幅拓展電子級氣體供應量能,並透過創新科技,降低單位碳排放量。亞東工業氣體在台深耕逾38年,長期以高品質之工業氣體、特殊氣體與先進材料,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 |
|
新型 igus 拖鏈系統適用於無塵室 SCARA 機器人 (2024.03.12) igus 推出用於無塵室 SCARA 機器人的新型供能系統:無塵室 SCARA 電纜保護解決方案由高性能耐磨工程塑膠製成,即使在高速應用中也確保低發塵,符合 ISO 2 級標準。與傳統的波紋浪管相比,它還更堅固且易於使用 |
|
智機產業化加持競爭力 (2024.02.25) 除了工具機妥為分散布局,對於關鍵零組件中規模更小的傳動系統廠商,也正積極引進國內外大廠支援數位化、環保減碳等元素無縫接軌,以加持國際競爭力。 |
|
地下儲槽自主監測系統線上申報 環保局提醒業者完成期限 (2024.01.25) 為了有效防止貯存系統、加油站及地下儲槽系統因老舊、地震或人員管理不當等因素,造成儲油槽及管線油品洩漏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品質。依據「防止貯存系統污染地下水體設施及監測設備設置管理辦法」規定,地下儲槽系統應於每年1月、5月、9月分別上網申報前4個月的監測資料,以網路方式完成自主監測紀錄申報(https://stge |
|
新能源車脫碳引氫 待更新線纜滿足高壓溫需求 (2023.12.26) 近年來電動車市場因削價成紅海,又受高利率衝擊致動盪不安以來,氫能車便成為業界開發新能源車的另類選擇,並克服過去偏重在乘用車領域,卻礙於供氣成本高與加氫設施不足,降低終端消費者的採用意願 |
|
產用氫能追求慎始善終 (2023.11.22) 為了加速迎接在2050年淨零碳排的終極目標,「氫」已儼然成終極潔淨能源之一。既可直接導入終端,協助工業、運輸載具脫碳;同時推進發電及碳捕捉技術發展,於起始端產出灰、綠、藍氫,並通過液/固態等載體儲存輸送,以逐步完整實現氫經濟 |
|
不耗能的環保甲殼素散熱薄膜 讓戶外設施免開冷氣 (2023.11.21) 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系陳玉彬教授與其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採用環保生物材料「甲殼素」的被動散熱技術,並於今日在國科會進行發表與展出。在實驗中,採用該環保材質進行鍍膜的物件,能有效降溫2.8℃~7.1℃,幾乎與冷氣相當,但完全不耗費任何能量 |
|
液氣壓系統導入數位輕量化 (2023.10.29) 目前台灣中小企業亟待龍頭大廠「以大帶小(1+N)」,從供應鏈內部開始帶頭減碳,小至3C、半導體業常用的液/氣壓元件、系統等,從源頭輕量化設計開始,陸續在製程導入碳盤查、能源管理系統等工具,協同上下游產業加速脫碳 |
|
液壓系統比輸出入控制精微 (2023.10.29) 即便近年來因應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催生分散各地生產的破碎供應鏈型式,但同時面臨淨零碳排浪潮,其實更加強調對於液/氣壓流體傳動及驅動系統的精微控制,從而避免在輸出/入階段造成不必要的洩漏而浪費 |
|
工廠安全不妥協 主動式智慧防災提供全面預防管控 (2023.10.28) 主動式智慧防災系統是以安全防災為核心,不僅預防災害發生,
還進一步確保生產線的稼動率,維持並提升產能稼動,
同時還協助管理人員有效管理能源狀態,並節省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