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13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格斯專注材料創新 站穩全球鋰電池產業關鍵地位 (2023.02.22)
格斯科技自2019年底跨入電動車與儲能用電池模組的設計、開發與製造,積極拓展儲能差異化應用,選擇製程難度與工藝技術最高的鈦酸鋰及高鎳三元材料系統,進行大尺寸軟包電池芯與電池模組的生產,面對全球動力電池產業將從GWh邁進TWh時代,整合台灣技術人才,提供電池材料製造能力,站穩全球儲能產業關鍵地位
TrendForce:動力電池價格快速下滑 電動車市場加速成長 (2018.07.10)
根據TrendForce綠能研究(EnergyTrend)最新調查顯示,隨著國際油價回漲、各國政府訂定的汽車碳排放平均目標日趨嚴謹,加上動力電池價格快速下滑,有助於電動車市場加速成長,預估2020年電動車市占率為5%,2023年則將成長至8~9%
Gogoro獲全球首張電動機車用電池UL 2271認證 (2016.06.30)
台灣品牌再傳捷報!UL (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宣布台灣新創科技公司 Gogoro 研發的智慧電池通過電動機車用鋰電池 UL 2271 測試認證,拔得全球頭籌。UL 2271 是全球第一本針對輕型電動車電池的安全標準,測試要求嚴苛面廣,是目前國際上深受信賴的安全評估標準
車用電池管理系統設計 (2013.09.12)
2012年在各主要車廠相繼推出電動車款下,車用鋰電池需求亦快速擴大。除車廠之合資公司外,獨立型電池廠商業績亦明顯成長。龐大商機吸引廠商積極投入佈局,相關產品研發熱絡
UL建立電動車認證防線 發揮台灣電池模組優勢 (2011.12.13)
2012台北車展開展在即,目前電動車雖尚未能普及上路,但多家車廠仍將展出旗下電動車的最新成果,顯見電動車市場商機無限。台灣在機電研發具先天優勢,主導電動車技術成敗關鍵的電池模組,也面臨鋰電池安全良率與電源管理的挑戰
台灣電動車發展關鍵策略 (2010.09.29)
無論是罵聲還是鼓勵聲,電動車產業要在台灣開花結果,政策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台灣UL總經理湯家德表示,未來10年任何國家想要成功發展電動車產業,最重要的三項條件就是政府的激勵政策、電池技術以及基礎設施建設
電池研發止步 無線充電成行動電力新泉源 (2010.04.28)
儘管智慧手機業者一再宣稱自家的智慧手機聰明又省電,然而就實際應用狀況來觀察,幾乎沒有一台智慧手機的電池能夠真正使用超過一天。事實上,多采多姿的應用功能增加了智慧手機的魅力,卻也成為使用者擔心電池用盡的主因
掌握動力鋰電池 才能深耕綠能汽車產業 (2010.04.11)
一年一度的汽車電子展即將熱鬧登場。作為綠能產業重要一環的新能源汽車,勢必成為此次展會備受矚目的焦點。不論是油電混合動力、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還是純電動車款,鋰電池組都是最為關鍵的電力供應來源
博世歡慶百年承諾生根台灣永續經營 (2009.12.09)
博世集團 (Bosch) 於昨日(11/8)宣佈,在大中華區成立迄今正式邁入第一百年。博世名列財富雜誌 (Fortune) 2009 年世界百大企業之列,博世公司除了將持續投注於汽車、工業、消費品與建築智能領發展
強化獲利率 索尼將主打3D TV與車用鋰電池 (2009.11.29)
外電消息報導,傳索尼(Sony)計畫調整電子產品部門的發展策略,特別是3D TV以及車用鋰電池,預計3年後,有半數的電視將相容3D顯示技術。 據報導,索尼日前宣佈,將在2013年3月厎止,達成年度營業獲利率5%的目標,並將專注在3D技術與網路產品上,索尼首款支援3D技術的電視,預計將明年上市
UL與經濟部合作建立前瞻能源安全研發中心 (2009.11.25)
UL宣布以一億一千多萬元的投資規模,與經濟部合作在台建立「前瞻能源安全研發中心」,並於年底前加碼注入逾五千萬元的先進研發設備供該中心使用。透過該研發中心的成立
NEC與日產合資公司AESC試產高效能車用鋰電池 (2009.07.28)
日產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日產)、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NEC)、以及 NEC東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NEC東金)合資創立的「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Corporation(以下稱AESC)」公司,日前已於日本神奈川縣座間工廠開始進行高效能鋰離子充電電池的試產
日本Nissan汽車將與NEC合作生產車用鋰電池 (2009.01.05)
外電消息報導,日本Nissan汽車將與NEC合作生產車用鋰電池,以滿足未來電動與混動力汽車的應用需求。此投資案雙方預計投入11億美元,估計未來每年可滿足20萬輛的市場需求


  十大熱門新聞
1 Basler全新小型高速線掃描相機適合主流應用
2 意法半導體三相馬達驅動器整合評估板加速強化性能
3 Pilz開放式模組化工業電腦適用於自動化及傳動技術
4 SKF與DMG MORI合作開發SKF INSIGHT超精密軸承系統
5 宜鼎E1.S固態硬碟因應邊緣伺服器應用 補足邊緣AI市場斷層
6 SCIVAX與Shin-Etsu Chemical聯合開發全球最小的3D感測光源裝置
7 Microchip支援NIDIA Holoscan感測器處理平台加速即時邊緣AI部署
8 Flex Power Modules為AI資料中心提供高功率密度 IBC 系列
9 瑞薩全新RA8 MCU系列將Arm Cortex-M85處理器高效引入成本敏感應用
10 Power Integrations推1700V氮化鎵切換開關IC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