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研院半導體中心揭牌 全球唯一整合設計與製程 (2019.01.30) 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30日正式揭牌,是全球唯一整合積體電路設計、晶片下線製造及半導體元件製程研究的國家級科技研發中心。2018年國研院轄下的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CIC)與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NDL)開啟合併規劃作業,於2019年1月正式合併為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 |
|
啟動物聯網紀元─半導體產業始於創新 落實於應用 (2015.08.19) 根據工研院產經中心(IEK)預估,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可望從2015年的146億美元,大幅成長至2019年的261億美元。看好新興物聯網的崛起對未來科技之影響,SEMICON Taiwan國際半導體展規劃「半導體市場趨勢」、「半導體先進製程科技」與「材料技術」等論壇 |
|
自給自足 國研院開發一體成形自供電技術 (2015.03.18) 物聯網時代的來臨,造就了許多的新興市場,相關科技的發展方興未艾,而各種應用情境所需要的晶片、感測器等應運而生。不過,在物聯網應用中,越來越多的感測器設置在難以到達的區域,而電力供應成為這些感測器布建的一大問題 |
|
積層式3D IC面世 台灣半導體競爭力再提升 (2014.01.07) 在IEDM(國際電子元件會議)2013中,諸多半導體大廠都透過此一場合發表自家最新的研究進度,產業界都在關注各大廠的先進製程的最新進度。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IEDM大會將我國國家實驗研究院的研究成果選為公開宣傳資料,據了解,獲選機率僅有1/100,而該研究成果也引發國內外半導體大廠與媒體的注意 |
|
旺宏電子五篇論文入選2013 VLSI技術會議 (2013.06.13) 全球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及電路國際會議( IEEE Symposia on VLSI Technology & Circuits)即將於6月11日至14日於日本舉辦。旺宏電子今年共有六篇論文獲選:其中一篇入選電路會議(VLSI Circuits) |
|
電子紙技術大躍進 (2010.08.12) 電泳式電子紙是目前電子書的主要顯示技術,但該技術由於製程原理的因素,存在著更新速度過慢與對比色階不足的缺陷,因此難以擴大其應用範圍。日前,辛辛那提奈米實驗室的科學家宣布研發出一種新的顯示技術,並展示一個垂直堆疊的多彩電濕式顯示幕的裝置(如圖) |
|
Micronic光罩技術記者會 (2005.09.14) 為因應新一代光罩製造技術的挑戰,專門研發、製造以及行銷用於光罩生產之精準雷射圖形產生器(laser pattern generator)設備的領導廠商-Micronic,特邀工研院、國家奈米實驗室與國內半導體設備代理的領導廠商--漢民科技等學術界與產業界的先進,一同分享最新光罩製造技術的發展 |
|
聯電將捐贈工研院奈米實驗室高價機台 (2003.06.11) 據經濟日報報導,工研院電子所表示,聯電已允諾捐贈價值7000萬元的化學機構研磨機(CMP)模組二部機台,提供電子所「奈米電子共同實驗室」做為下一世代奈米電子相關技術之研發,並規劃在7月份進行機台遷入作業 |
|
我國產學界與ERC簽訂合作備忘錄 (2002.12.31) 工研院能資所、力晶半導體、交大電子所、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等產學界單位,近日與美國半導體環境友善生產製程研發中心(ERC),共同簽訂「12吋晶圓DRAM奈米製程環境友善關鍵技術國際研發計畫」合作備忘錄,為國內建構了「多邊性國際合作及國內產學研合作機制」的策略聯盟 |
|
微電子研發成果發表會 奈米實驗室發表多項成果 (2002.12.11) 昨日交通大學與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共同舉辦「微電子科技研發成果發表會」,希望藉此使研究成果經由適當的推廣,能促進產學業界共同創造未來互利互惠的契機。
奈米實驗室表示,舉辦該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透過對外公開發表研究結果,加強與業界的合作機會 |
|
國家奈米實驗室暨晶片設計中心 成立南區辦公室 (2002.09.19) 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暨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南區辦公室,十九日在台南科學園區開幕,行政院國科會期許藉由實驗室的成立、以及與台南地區大學院校的合作,能在未來共同推動南科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
|
爭取三年 奈米實驗室開工了 (2002.07.05) 經過三年的準備,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終於如期正式動土了。奈米實驗室主任施敏表示,3年前的9月1日奈米實驗室的指導委員會才通過此案,而後國科會才又通過9億元的經費,緊接著土地問題也努力求解決,整個案子歷經波折,才有今日的成果 |
|
奈米實驗室5日動土 (2002.07.03) 位於交通大學的行政院國科會國家毫微米元件實驗室,為配合國家科技發展,除了更名為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外,並決定於本月5日正式動土,預計2004年完工。趨時研發環境將獲得大幅提升,許多國內研究單位之資源也能有效整合,使研究方針及成果更為茁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