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CTIMES / 編輯部
科技
典故
第一颗晶体管(Transistor)的由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贝尔实验室开始一项研究计划,目标是研发出一种体积更小、功能更强大、更快速且可靠的装置来取代真空管。1947年12月23日,由贝尔实验室研发的晶体管取代了真空管,优点是体积更小、更可靠、且成本低廉,不仅孕育了今日遍及全球的电子半导体产业,同时也促成电讯计算机业、医学、太空探测等领域产生戏剧性的改变。
Silicon Labs收购ZigBee模组供应商Telegesis (2015.11.24)
Silicon Labs宣布收购无线网状网路模组供应商Telegesis。公司位于英国伦敦的Telegesis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私人控股公司,其应用Silicon Labs的ZigBee技术,奠定了在智慧能源市场强劲发展的地位,并成为ZigBee的专家,为许多世界顶级的智慧电表制造商提供ZigBee模组的解决方案
Xilinx推出全新Spartan-7 FPGA系列 (2015.11.24)
美商赛灵思(Xilinx)宣布为高度成本考量的应用推出I/O密集型元件的Spartan-7 FPGA系列。全新系列元件可因应汽车、消费性电子、工业物联网、资料中心、有线与无线通讯及可携式医疗解决方案等众多应用市场的连结需求
TI推出工业驱动控制SoC支援数位和类比位置感测器 (2015.11.24)
德州仪器(TI)推出支援类比与数位位置感测器的晶片上解决方案。全新的TMS320F28379D和TMS320F28379S微控制器(MCU)是TI的C2000 Delfino MCU产品组合的扩展产品;在与DesignDRIVE Position Manager 技术组合使用时,可以实现与位置感测器的简单对接
意法半导体支援ARM mbed作业系统大幅加速物联网创新 (2015.11.23)
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ST)宣布,旗下的STM32系列ARM Cortex-M微控制器及感测器、通讯介面和电源管理产品可支援ARM mbed IoT产品平台及最新版的ARM mbed作业系统。 STM32微控制器的开放式开发环境强大,而现在mbed平台又为该环境带来一个标准的作业系统、云端服务以及能够协助新创企业研发新物联网应用的开发工具
宏正推出第四代KVM over IP切换器─KN8系列 (2015.11.23)
全球资讯设备连接管理方案厂商─宏正自动科技(ATEN International)发表第四代KVM over IP切换器远端电脑管理方案─KN8系列(KN8 Series),包含KN4164V、KN8132V、KN8164V等三款产品,其虚拟媒体传送速率为同型竞品的两倍,提升系统更新等例行IT操作的效率,将让远端机房管理更为轻松有效
TI全新Sub-1 GHz解决方案以一颗钮扣电池支援远距传输 (2015.11.23)
德州仪器(TI)推出SimpleLink超低功耗平台内的下一款装置,针对由钮扣电池供电的应用,在指尖大小的无线MCU内增强整合性。这款装置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客户将超低功耗、远距连接性轻松添加到他们的物联网(IoT)设计
Silicon Labs小型8位元微控制器具有高精度类比能效 (2015.11.23)
Silicon Labs(芯科实验室)推出8位元市场中高类比性能和周边整合度的新型微控制器(MCU)系​​列产品。新型EFM8LB1 Laser Bee MCU是Silicon Labs EFM8 MCU产品组合中的新品,其整合了高速类比数位转换器(ADC)、多个数位类比转换器(DAC)、高精度温度感测器、两个比较器和一个支援高达64kB快闪记忆体的72MHz 8051内核
三星Gear S2 智慧型手表采用英飞凌安全NFC支付功能 (2015.11.23)
【德国慕尼黑讯】挥挥手臂,即刻支付咖啡费用,转转手腕,就能卷动电子邮件清单:全新的三星Gear S2 智慧型手表进一步提升使用者的便利性与行动力。英飞凌科技(Infineon)为三星全新Gear S2全系列产品提供嵌入式安全晶片(eSE)
Ambiq Micro低功耗微控制器现已量产 (2015.11.23)
超低功耗半导体解决方案厂商Ambiq Micro宣布其Apollo 微控制器(MCU)已经可大量供应给消费性产品的应用。最近在业界标准EEMBC ULPBenc​​h基准测试中的多项实际应用中显示,Apollo MCU表现出低能耗
高通任命Cristiano Amon为QCT总裁 (2015.11.23)
【加州圣地牙哥讯】美国高通公司(Qualcomm )宣布,Cristiano Amon已晋升为高通技术公司执行副总裁暨QCT总裁,此任命即刻生效。 在过去的18年工作中,Cristiano Amon领导并推动了高通核心业务营收的增长,现在亦于其他相似领域的业务拓展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
NI与Astronics 携手开创航太与国防测试系统新局面 (2015.11.23)
NI 国家仪器与Astronics的全资子公司Astronics Test Systems将携手打造PXI 架构的航太与国防产品。 Astronics拥有测试系统整合的优势,再加上NI 在PXI 架构自动化测试系统领域的地位,预期可打造出适合自动化测试设备(ATE) 应用的系列产品
盛群杯十年有成激发微控制器创新应用 (2015.11.20)
盛群杯HOLTEK MCU创意大赛已迈入第十届,今年于11月21日在明志科技大学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大专院校共150支队伍约600人参加今年竞赛。活动由盛群半导体主办、明志科技大学电子系与机械系承办、资策会产业推动与服务处协办
Brocade取得网路功能虚拟化VMware Ready认证资格 (2015.11.20)
Brocade与VMware协力扩展NFV生态系统并促成标准化--Brocade宣布,Brocade虚拟演进型封包核心(Virtual Evolved Packet Core)已取得网路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 NFV)的VMware Ready认证资格
NEC开发手臂虚拟键盘的使用者介面 (2015.11.20)
NEC开发出作为穿戴式眼镜的全新使用者介面(UI),名为「ARmKeypad」的使用者手臂虚拟键盘。 ARm Keypad不仅是穿戴式眼镜与穿戴式手表连动的全新认知技术,更能在使用者手臂上显示虚拟键盘,实现高速且高精准度的触碰输入,达成免持式的作业
英飞凌全新支付平台让非接触式交易安全又快速 (2015.11.20)
【德国慕尼黑讯】英飞凌科技(Infineon)提升了非接触式支付交易的效能和安全性。全新SLC 32P 系列安全晶片让资料处理提升15 倍,协助支付卡、穿戴式装置和近距离装置(例如代币)制造商符合MasterCard 自2016年1月起的所规范要求
达梭系统推出3DEXPERIENCE实验室 (2015.11.19)
达梭系统(Dassault Systemes)日前推出3DEXPERIENCE实验室,透过全新的开放式创新实验室和新创公司加速器计画,致力于培育和支持开创性专案发展,带动社会变革。 达梭系统3D EXPERIENCE实验室计画将遴选相关新创公司,入选者须正在开发能够改善生活、城市样貌与生活型态的实体产品,促进创意构思、推动物联网发展、推行自造工坊发展
瑞萨电子推出适用于车辆控制低功耗系统的低功耗16位元MCU (2015.11.19)
瑞萨电子(Renesas)推出适用于车辆控制系统的RL78/F15群组低功耗16位元微控制器(MCU),例如车身控制模组(BCM)、空调及电动椅,上述功能正持续快速进步。 RL78/F15群组隶属于RL78系列MCU产品,为结合低功耗与高处理效能的高功能性产品群,并可独立运用其CAN通讯功能进行控制与诊断
英飞凌全新TRENCHSTOP 5 S5 IGBT提升PV与UPS应用效率 (2015.11.19)
【德国慕尼黑讯】英飞凌科技(Infineon)持续提升IGBT效能,推出全新S5(S 代表软切换)系列,采用超薄晶圆TRENCHSTOP 5 IGBT为基础,专为工业应用中的AC-DC 能源转换所开发,最高切换频率达40 kHz,适用于光电逆变器(PV)或不断电系统(UPS)
UL穿戴式科技产品白皮书探讨安全与合规要求 (2015.11.19)
穿戴科技的发展多元且迅速,却也面临许多进入市场的挑战。全球权威产品安全机构UL(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以深厚的安全科学专业及国际认证经验,发表《穿戴式科技产品:通往认证及国际市场审批之途白皮书》,探讨穿戴式装置的安全风险,以及进入全球各国各地区的法规认证要求
Mouser即日起供货物联网专用Intel Quark处理器 (2015.11.19)
Mouser Electronics即日起开始供货最新的Intel Quark微控制器D1000,这款处理器专为物联网(IoT) 的架构及应用所设计。在美国旧金山所举办的Intel IoT Insights大会上,这项新技术与Intel Quark微控制器D2000和物联网专用Intel Quark SE微控制器一并展出,将智慧运算延伸到低耗电的数据致动应用及装置的新范畴

  十大热门新闻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