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友特法技术可高效减碳 促进企业绿色循环力 (2025.01.06) 如今的碳捕捉技术已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迁的重要工具之一,如何大量减少碳排放成为要点。友特浓缩公司研发出「友特法」技术,为二氧化碳回收与再利用创造了崭新的价值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昆山科大访加拿大产学界 深化绿能与电动车技术合作 (2024.12.30) 昆山科技大学研发长兼绿能科技研究中心执行长江智伟教授於12月18日至29日率团前往加拿大,带领电机系许豪麟助理教授、机械与能源工程博士班学生张登富等校师生团队,访问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BC),并与中加生物能源中心主任暨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毕晓涛教授进行深入交流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台大研发「薄膜碳捕捉」和「电化学碳转化」技术 商转潜力大 (2024.12.11) 台大学化工系康敦彦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今日於国科会发表其自主研发的「薄膜碳捕捉」和「电化学碳转化」两项前瞻技术,有??大幅提升二氧化碳捕捉效率并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为台湾净零碳排之路迈出重要一步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开源:再生能源与永续经营 (2024.12.09) 电源的获取来自於能源的开发,而面对全球气候变迁与环境保护的压力,寻找可永续经营的能源变得更加重要,这其中尤以绿色能源和再生能源的开发尤为受到瞩目。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以电浆科技回收钢铁业二氧化碳 比利时打造全球首例 (2024.11.21) 比利时钢铁厂ArcelorMittal,与三菱重工(MHI),以及气候科技公司D-CRBN合作,正在测试一项全球首创的技术:利用电浆反应器将捕捉到的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供钢铁和化学产业使用,为钢铁业脱碳带来希??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登场量子论坛 揭幕TIE未来科技馆汇聚国内外前瞻科技 (2024.10.18) 由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偕中央研究院、教育部及卫生福利部携手策划为期3天的「2024台湾创新技术博览会(TIE)-未来科技馆」近日於世贸一馆隆重揭幕,今年既有接连不断的国际论坛、创新技术发表与商机媒合会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工研院携手大南方产业 抢进功率半导体与氢应用商机 (2024.08.09) 自从3年前(2022)成立了南部产业创新策略办公室以来,工研院今(9)日再度於台南沙仑绿能科技示范场域举办「壮大南方产业 迈向永续净零产业成果联合特展及技术论坛」,汇集20位专家的产业洞见与趋势分析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经部A+企业创新研发淬炼 创造半导体及电动车应用产值逾25亿元 (2024.07.22) 基於半导体及电动车对先进制造领域技术的强烈需求,经济部产业技术司近日召开今年度第五次「A+企业创新研发淬链计画」决审会议,并陆续通过东联化学「利用二氧化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亚东工业气体碳捕捉设备落成 助力半导体先进制程 (2024.06.24) 亚东工业气体於桃园观音厂落成碳捕捉设备,透过二氧化碳回收制程,可提升现有之电子级氢气产量约 20%,并回收超过90%制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收的二氧化碳经过纯化,将供应给半导体客户的先进制程使用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经济部携手奇美开发固碳PC技术 净零城市展14项创新科技 (2024.03.20) 经济部产业技术司前瞻净零馆近日於2050净零城市展中开幕,集结工研院、金属中心、纺织所、鞋技中心研发能量,聚焦碳捕捉、纺织循环、电动车3大主题创新科技,其中「二氧化碳捕获及再利用技术」已联结PC塑料生产大厂奇美实业,共同打造新一代固碳PC生产技术,预期商业化後每年可减碳17.85万吨,带动净零转型新商机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洛克威尔自动化定义企业竞争力 2024年3大趋势:风险管理、永续、数位转型 (2024.01.18) 为了进一步提升台湾厂商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洛克威尔自动化今(18)日针对台湾产业分享观察及转型建议,提出2024年工业R-E-D关键三轴「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永续发展(ESG)及数位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重新定义生产关键,并聚焦生技医疗、精细化学、半导体领域,推动下一代智慧制造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台湾2035年十大跨域趋势重点及产业 (2024.01.09) 当今的世界已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国家与产业想要永续长远的发展,唯有针对未来进行更长期的擘划与安排,才能及早做应对,维持自身的竞争力。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南亚13项产品通过碳足迹查证 建立塑化环保新标竿 (2023.12.08) 全球减碳浪潮兴起,南亚塑胶积极推动ISO 14067产品碳足迹标准,深入评估产品从原材料到制造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而了解相关产品的实际碳排情况和碳排热点,作为制定减碳计的依据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产用氢能追求慎始善终 (2023.11.22) 为了加速迎接在2050年净零碳排的终极目标,「氢」已俨然成终极洁净能源之一。既可直接导入终端,协助工业、运输载具脱碳;同时推进发电及碳捕捉技术发展,於起始端产出灰、绿、蓝氢,并通过液/固态等载体储存输送,以逐步完整实现氢经济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台湾氢谷动起来 (2023.11.21) 2050净零趋势造就另一种「淘金潮(Gold Rush)」,有别於19世纪的加州淘金热或20世纪初的黑金(石油)热,21世纪全球淘金热的主角是「绿金」绿色能源。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净零转型再添实绩 工研院助仁仪建置CO2捕获与再利用验证场域 (2023.11.09) 在经济部产业技术司科技专案计画补助下,工研院与仁仪公司建置二氧化碳(CO2)捕获及再利用示范验证场域,进行碳循环再利用技术验证,将产业界排放的CO2做为原料并转化应用发电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数位智慧催动绿色制造进程 (2023.08.07) 智慧制造或绿色制造早已不是新闻,全球制造业积极采用制程中不产生污染、节能低碳或使用替代性/再生能源以达永续目标。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东元叁加亚太永续博览会 强调永续驱动创新与赋能 (2023.07.21) 东元集团自今(21)日起也以「永续驱动创新·创新赋能永续」为主题,受邀在「2023 ESG创新高峰会」发表演讲,阐述并分享集团的减排路径、创新永续制程和解决方案。
东元集团董事长邱纯枝表示:「针对气候议题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东元获台电44.6亿元STATCOM标案 布局稳定供电再进一步 (2023.07.21) 为了持续推动台湾能源转型并稳定供电,台电预计在10年内投入超过5,000亿推行「强化电网韧性建设计画」,带动台湾重电大厂纷纷布局商机。东元电机日前也宣布以新台币44.6亿元取得台电位於彰化县的静态同步补偿器(STATCOM)新建工程标案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迈向2050净零排放 台厂申请CCUS专利已失先机 (2023.01.16) 迎接「2050净零排放」已成为全世界共识,但产业界要达到碳中和,仍须实现「碳捕捉、再利用及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目标,被视为迈向净零排的最後一哩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