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欧洲太空总署启动光学导航技术开发 瞄准毫米级精度 (2025.02.12) 欧洲太空总署 (ESA) 近日与欧洲企业联盟签署合约,正式启动光学定位、导航和定时技术的研发计画,为未来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奠定基础。
这项计画的重点是开发和测试用於时间同步和测距的光学技术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台积电预计於2025年开始量产CPO技术 进入1.6T光传输世代 (2025.02.11) 随着AI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对高速运算和资料传输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突破传输瓶颈,矽光子技术(Silicon Photonics)应运而生,并成为半导体产业的关键技术之一。
台积电在矽光子领域的最新突破是共同封装光学(CPO)技术的研发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欧洲科学家成功将量子运算核心元件缩小至晶片级别 (2025.02.11) 近期,欧洲科学家成功将量子电脑的核心元件缩小至晶片级别,为量子运算的普及化铺平道路。这项突破性进展源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的研究团队,他们开发出一种利用超薄材料产生纠缠光子对的方法,将量子运算的关键组件缩小了约1000倍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工业5.0挟Gen AI加速推进 (2025.02.11) 经历2018年美中、俄乌等各种战火波及,虽让曾在2011年起引领工业4.0浪潮的德国仍无法摆脱经济衰退的困境。但全球却也在疫情期间迎接数位转型浪潮、2050年净零排放愿景後,形塑工业5.0趋势,并可??因2023年Gen AI问世後加速实现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SPIE棱镜奖颁奖光子工业创新产品 (2025.02.06) 国际光电工程学会 (SPIE) 迈入第17年度,於1月下旬在棱镜奖颁奖典礼上表扬光学及光子学新品。SPIE棱镜奖每年宣扬光子学和光子学相关产业快速成长的轨迹、精彩的最新研发成果以及创新技术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日本光磁技术重大突破 为光储存记忆体带来新视野 (2025.02.06) 日本东北大学研究团队近日在光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成功观测到比传统磁铁高出五倍效率的光磁转矩,为开发基於光学的自旋记忆体和储存技术带来深远影响。
光磁转矩是一种可以对磁铁产生作用力的方法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香港大学研发高速避障无人机 突破技术瓶颈 (2025.02.03) 香港大学工程师和机器人专家团队设计、制造并测试了一款新型无人机,它能在未知环境中高速安全飞行,同时有效避开障碍物。
长期以来,机器人专家一直致力於开发一种能够像鸟类一样飞行的机器人,在高速移动的同时,能够根据遇到的未知情况进行调整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成大半导体学院团队研发新型光学仿生元件 为AI应用开创新视角 (2025.01.20) 台湾半导体先进技术不断翻新,近日国立成功大学智慧半导体及永续制造学院教授李亚儒团队研发出新型光学神经形态突触元件,此元件基於全无机钙??矿量子点,能够高度整合感测、记忆与运算等功能,为邻近感测计算技术发展开辟新局,可应用在自驾车导航、智慧制造和医疗影像分析等高效彩色影像处理,为人工智慧应用开创新视角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靛蓝光半导体雷射推动光学系统创新 助力永续工业升级 (2025.01.16)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传统水银灯的替代需求日益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靛蓝光半导体雷射成为具备高度潜力的解决方案,为光学系统设计提供更多可能性,同时兼顾效能与永续发展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感测器融合:增强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导航能力和安全性 (2025.01.10) 随着自主移动机器人应用日渐广泛,感测器融合领域呈现采用AI驱动的演算法、增强物体检测和分类能力、感测器融合用於实现协同感知、多种感测器模式,以及恶劣条件下的环境感知等趋势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5G加速供应链跨国重组 (2025.01.10) 迎合2018年以来全球供应链演进,正加速摆脱单一市场。中华电信也随着海外台商跨国布局,并为了及时掌握关键资讯,偕同各领域夥伴透过5G通讯串连智慧基础建筑、智慧制造等解决方案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桓达FSE集尘节能粒子浓度侦测器可即时监测粉尘状态 (2025.01.08) 在工业环境中,严格监控的空气品质与排放为重要的议题。桓达科技集尘节能粒子浓度侦测器能够即时监测各类管道、烟道中粉尘浓度的变化,以最新静电摩擦感应量测技术,当粉尘与探棒接触撞击或摩擦时,探棒产生电荷,经由感测电路进行放大、分析及处理,具更高解析及灵敏性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爱德万测试:AI与HPC持续驱动半导体测试成长 加速拓展类比测试领域 (2025.01.03) 随着人工智慧(AI)、高效能运算(HPC)、以及高频宽记忆体(HBM)需求的迅速增长,全球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持续迎来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爱德万测试(Advantest)不仅展现了对市场前景的乐观态度,还透过技术合作与产品创新,积极应对新一代半导体技术的挑战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台科大半导体研究所结合产业资源 布局矽光子与先进封装领域 (2025.01.02) 为因应半导体产业快速变迁与人才需求,国立台湾科技大学於113学年度成立「先进半导体科技研究所」,聚焦矽光子技术、复合半导体材料及先进封装等前瞻领域。台科大并藉由国科会晶创计画建置的矽光子测量、封装设备活化华夏校区,为产业及学生提供完整的学习与实作环境、扩大产学合作,提升半导体人才培育综效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龙翩真空科技携手亚大共同培育半导体人才 (2025.01.02) 产学合作为半导体产业培养专业人才增加推动力,台湾真空镀膜设备大厂龙翩真空科技公司与亚洲大学今(2)日签订合作备忘录,由亚大校长蔡进发,与龙翩真空科技董事长杨吉祥代表双方签约,将强化在半导体实习、专业场域实地叁访、新南向半导体国际学生招生等交流,强化培育半导体人才的学术与技术实力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为生医新创提升商用价值 国家新创奖助攻募资逾50亿元 (2024.12.27) 为了增强生技医疗产业创新技术的加值化,第21届国家新创奖近日举行授奖典礼,本届共评选出196组获奖团队,报名叁赛团队为近3年来最高。本届获奖的台湾团队中,倍智医电的「倍利肺部影像辅助判读软体」有效提升医师20%检出率,已取得TFDA智慧医材许可证,并已获海外订单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AI助力创新光学显微镜 观察高速脑神经功能影像 (2024.12.24) 由台湾大学物理学系朱士维教授领军,结合清华大学工程与系统科学系吴顺吉教授与台大学药理学科暨研究所潘明楷??教授组成的跨领域团队,今日在国科会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的技术,成功研发出超高速 4D显微镜,并结合AI人工智慧,大幅提升脑部影像清晰度,得以观察高速脑神经运作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Anritsu 安立知年度盛会展现 AI 热潮驱动无线通讯与高速介面技术飞速革新 (2024.12.17) 人工智慧 (AI) 热潮在 2024 年持续升温,从云端资料中心到边缘装置的应用不断扩展,成为推动各种技术标准快速演进的核心力量。乙太网路 (Ethernet)、PCI Express (PCIe) 及 USB,以及 5G/B5G/6G 和 Wi-Fi 6/7 等无线通讯技术,持续在频宽和传输速率上实现升级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ams OSRAM看好2025年车用照明与感测市场 (2024.12.10) ams OSRAM今日举行2024年终媒体聚会,会中,ROA地区技术行销总监李定翰分享了该公司在2024年取得的成就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李定翰表示,尽管2024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但ams OSRAM仍在汽车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进展,而这项趋势也将持续至2025年,并逐步扩大成为最重要的营收来源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IBM光学互连技术突破 资料中心能耗降低80% (2024.12.09) 为了解决资料中心能耗与运行效能的难题,IBM提出了一项新的技术来因应。该公司发表了一种全新的共封装光学(CPO)制程,将光学元件直接与电子晶片整合在单一封装内,使资料中心内的设备能够以光速进行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