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4月(第79期)工業感測器與微控制器 -智慧製造二勢力
智慧功能當然不會憑空出現,它是整合數個關鍵的電子控制單元,
以及縝密的程序流程所產生的結果。
但若把它簡化成幾道程序,
則又可分為感知、通訊、決策與執行等四大組成,
其中感知與決策則是最關鍵的兩項,也是智慧誕生的基礎。
而要實現感知與決策的功能,
就必須要仰賴先進的感測器與微控制器的使用,
因此充分了解目前的工業感測器與微控制器的技術進程,
以及學習如何實踐系統的整合,
將是發展智慧機具的兩大核心 |
作者: |
SmartAuto
|
類型: |
|
價格: |
NT$
100
元 |
|
2022.4月(第365期)車用晶片智慧出行
新冠疫情引爆「晶片荒」,
其中又以汽車晶片最為嚴重,
不少汽車業者因晶片短缺被迫持續減產。
2022年車用晶片雖然不若2021年吃緊,
供需恢復正常最快也要等到2023年。
此外,軟體在促成汽車演進歷程中,
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軟體定義將更適合現代化汽車應用的開發。
而現階段,期待自動駕駛成功導入汽車,
需要三個先進無線技術支援:5G、毫米波雷達和UWB |
作者: |
CTIMES
|
類型: |
|
價格: |
NT$
100
元 |
|
2022.3月(第78期)智慧機械雲商轉
歷經美中貿易戰、COVID-19疫情導致生產基地重組及跨國商務中斷,
遠距工作及服務客戶已成為企業必備的營運模式。
適逢2021年公有智慧機械雲正式商轉,
台灣中小型製造業除了可藉此強化供應鏈韌性、吸引人才,
同時創造隱性服務價值,促進機械業兆元產值倍增,
甚至是擴增衍生至新一代工業元宇宙商機。
工具機產業基於近10年來持續推廣工業4 |
作者: |
SmartAuto
|
類型: |
|
價格: |
NT$
100
元 |
|
2022.3月(第364期)超精準室內定位
開車要路線,走路要方向,
但人在室內為何需要定位,而且還要求超精準?
很顯然,它肯定跟我們過去習慣的定位和導航的使用情境不同,
而是一種結合IoT裝置與自動化控制的新興智慧應用。
首先,室內定位的主體不再侷限在人身上,
更多是在物品上,尤其是那些重要、卻體積不大的東西,
因此,它也可以結合資產管理系統,
作為物資控制與盤點的輔助功能 |
作者: |
CTIMES
|
類型: |
|
價格: |
NT$
100
元 |
|
2022 智動化年鑑(採購指南)
智慧製造利用先進製造技術,
透過AI、物聯網、大數據、雲端、
邊緣運算等技術所提供的解決方案,
將生產過程代入智慧化製造模式,
根據客戶需求客製化產品,一躍成為工業4.0的要角。
2022年的《智動化年鑑》以智慧製造為年度主題,並收錄了去年度的精選文章,
同時也針對最新的智慧製造與智慧機械趨勢專文。
另外,也整理出最新的供應商名錄與產品的索引 |
作者: |
SmartAuto
|
類型: |
|
價格: |
NT$
300
元 |
|
2022.2月(第363期)運算新時代
人工智慧及大數據正快速崛起,
資料中心也因數位轉型加速擴大。
另一方面,
新興加速運算裝置也帶動伺服器硬體成長,
掀起資料中心運算架構變革潮。
而人工智慧時代來臨,
勢必加速AI與ML功能導入各種行動裝置。
加上物聯網設備大規模成長,
推動邊緣AI運算技術加速發展。
行動設備具備AI能力已不可或缺,
但也帶來全新的挑戰 |
作者: |
CTIMES
|
類型: |
|
價格: |
NT$
100
元 |
|
2022.1月(第77期)工業電腦深化應用:打造雲邊及資安基礎
由於在進入AIoT時代之後,工業電腦(IPC)應用越來越普及,
為了減少雲端運算的工作量和成本、加強邊緣運算的AI性能,
勢必導入高階嵌入式解決方案,
使之能更有效率地運用IIoT、雲端運算和5G技術,即時在遠端監控生產。
目前工業電腦製造業者已在AI價值鏈中扮演整合系統架構的角色,
拉近上游AI加速器業者和下游ISV/SI(獨立軟體業供應商/系統整合業者)之間的差距;
進而帶動嵌入式電腦模組(COM)銷量成長,以符合少量多樣客製化需求,
更加奠定AI與嵌入式設備軟硬搭配的主流趨勢 |
作者: |
SmartAuto
|
類型: |
|
價格: |
NT$
100
元 |
|
2022.1月(第362期)2022數位轉型大步走
展望2022年,
半導體供應鏈將演化成全球分工、在地製造的模式,
並會以美國、歐洲、中國、亞洲等四大區域,
來設置製造中心。
在另一方面,
新一代智慧手機將加入AL與ML等能力,
Armv9架構也將導入所有行動裝置。
提供安全、優質的沈浸式數位服務體驗,
令人期待。
至於智慧機器人發展趨勢,
受惠於AI、5G、B5G、IOT等議題,
整合系統將智慧化,
促使新一代機器人更容易安裝和編程 |
作者: |
CTIMES
|
類型: |
|
價格: |
NT$
100
元 |
|
2021.12月(第76期)運輸機器人發展:追求遠近緩急自如
因應這兩年來跨國商務活動雖然受阻,貨品進出口貿易卻有增無減,
從美國西岸一路延伸到中國大陸浙江義烏,
正遭遇難解的供應鏈瓶頸,甚而衍生通膨疑慮。
目前世界各國除了建構數位化平台,
以有效掌控外部原物料、運費與交期資訊變化趨勢。
在進入製造和服務業內部物流體系之後,
也開始結合AI、VGR、LiDAR、5G等資通訊科技,
依適用產業的輕重緩急需求不同,
驅動AGV、AMR、SRS等運輸機器人系統,
分別執行精準搬運或高速分揀貨作業 |
作者: |
SmartAuto
|
類型: |
|
價格: |
NT$
100
元 |
|
|
|
|
|
新東西 |
|
TI首款衛星架構雷達感測器單晶片-AWR2544
汽車電子系統的設計正持續變化中,傳統的資料流和電路架構也不斷地受到挑戰,尤其是在更多數量的高性能感測器被運用到汽車系統之中,如何克服資料傳輸的效率與運算瓶頸,就成了開發商的一大難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