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爱立信:5G用户将上修至1.9亿 AI成为发展重点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0年06月25日 星期四

浏览人次:【3783】

电信设备大厂爱立信日前公布其2020年6月最新版的《爱立信行动趋势报告》。报告显示,预计至2020年底,全球5G用户上修至1.9亿,成长明显快於4G,且尽管疫情期间部分产业停摆,电信营运商并未停止5G部署,至今年2月止,全球5G营运商数量已达到55家,5G发展呈现高动态并快速成长中。

台湾爱立信总经理蓝尚立(Chafic Nassif)(图右)和台湾爱立信技术长姚旦(图左)日前分享《爱立信行动趋势报告》的重要成果,疫情彰显网路在社会运作的重要性,5G发展动能持续高涨。(摄影/吴雅婷)
台湾爱立信总经理蓝尚立(Chafic Nassif)(图右)和台湾爱立信技术长姚旦(图左)日前分享《爱立信行动趋势报告》的重要成果,疫情彰显网路在社会运作的重要性,5G发展动能持续高涨。(摄影/吴雅婷)

台湾爱立信总经理蓝尚立(Chafic Nassif)表示,台湾在此波疫情中,防堵措施部署得宜,相对於其他国家,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加上,台湾通信产业积极部署5G系统,由疫情带动的网路需求,将为7月即将开台的5G发展提供另一波动能。

根据爱立信最新报告,COVID-19疫情对社会带来莫大冲击,然而,也彰显了网路对维持社会运作有着显着功用,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83%受访者便表示,ICT在疫情期间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他们解决社会封锁带来的问题,全球更有超过75家的通信营运商宣布提供5G商用服务。

因此,爱立信上调他们对5G发展的预测,至2020年底,全球5G用户估计将达1.9亿,至2025年底,则会大幅成长至28亿,相当於30%的全球行动用户总数。其中,45%的行动数据流量将由5G网路承载。

网路覆盖率方面,蓝总经理指出,3GPP技术区尽管目前覆盖率已相当高,2019年达到95%,但至2025年仍将持续成长,至於4G网路采用的LTE技术区,由於未来5G网路将朝向智慧化发展,透过将人工智慧功能应用至5G网路设备,网路收发工作将可自动且有效调配至最适化网路系统,因此4G LTE将持续成长,覆盖率预计从2019年的80%,至2025年将成长至90%以上。

台湾爱立信技术长姚旦表示,爱立信的5G发展目标是将5G能耗降至4G的1/10,目前他们也积极部署智慧5G网路(smart 5G network),以人工智慧控制5G网路,可以弹性配置能源使用,例如使用MIMO技术时能耗大,但未使用时就能转换至休眠模式,如此便能实现14%的节能效果。

爱立信透漏,采用智慧5G网路的企业包含日本NTT DOCOMO、中国联通和印尼XL Aixata等。

姚旦表示,爱立信预测2019-2025年行动流量将以每年31%的速度快速成长,2019年底已高达33EB/月,至2025年更可能成长近5倍,达到164EB/月,因此,以高效节能的方式提供新一代网路服务,将对永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姚旦更提到,爱立信已经将其开发之爱立信动态频谱分享技术(Ericsson dynamic spectrum sharing)交给3GPP,该技术能透过动态调整4G、5G等网路资源,快速达到网路覆盖。

谈到台湾5G未来发展,蓝尚立总经理表示,台湾地区数据流量在4G时代原本就很高,若以成长幅度来看,5G并不会有明显变化,然而,此次5G商用部署,台湾可以算是前段班,加上整体来说,因为5G生态系扩张迅速,发展预计明显快於4G,因此,5G至今年底前的发展,值得令人期待。

關鍵字: 5G  爱立信 
相关新闻
上海马拉松深度采用5G-A技术 实现沉浸式观赛体验
2025手机市场竞争加剧 5G晶片与AI运算将成为各厂商研发重点
Nokia:6G预计於2030年实现商用化
越南迎向数位转型新里程 2030年实现99%的5G覆盖率
研究:生成式AI与差异化连接将影响5G下阶段发展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CTIMES编辑群解析2025趋势
» 双臂协作机器人多元应用与创新商业模式
» 在边缘部署单对乙太网
» Microchip Switchtec PCIe® Switches工程人员开发及管理的好帮手
» 半镶嵌金属化:後段制程的转折点?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1L6668UOSTACUKG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