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電腦市場急速縮小正搖動著台灣IT產業,今後該往哪裡去?
|
做四台平板才能賺一台NB的錢,這筆錢很難賺!(圖:Acer) BigPic:368x288 |
沒錯,桌上型電腦或筆記型電腦都還是有需求,但出貨量就是呈現下滑中。根據IDC的最新報告指出,在全球電腦出貨量排行榜上,分別居第四、第五的宏碁、華碩,兩家的電腦出貨量跟前一年比分別下滑32.6%、21.1%。其他前三名的Leveno、HP、Dell,出貨台數跟前一年比,一樣減少,然而幅度在1.4~7.7%之間。這樣一比較之下,台灣電腦製造商在個人電腦這一塊市場的明顯衰退,就很清楚了。
跟排名前三的電腦製造商不一樣的地方是,台灣的電腦製造商生產的主力產品是個人用的筆記型電腦,接受九成以上來自全球的筆記型電腦製造委託,不過,這一點在平板抬頭以後,成為一個重大致命傷。那是因為跟平板競爭最激烈的產品區塊,正是筆記型電腦。
台灣在1980年代開始由政府主導進入電腦相關產業的發展。宏碁或台積電等公司發展成為全球型的企業。90年代廣達電腦在人力及土地都便宜的中國大陸設廠,大量組裝生產筆記型電腦,成長為大型的電子受委代工產業,由台灣勢力形成EMS企業急增,成為一條為全世界製造生產電腦的重要供應鏈。台灣的EMS跟美國Intel及各種零組件製造商構築了強固的關係,2000年中期以後甚至從製造端開始涉及產品的開發設計部分,影響力更加壯大。
然而自2012年起,出貨量呈現成長的個人電腦開始下滑,IDC預測今年平板出貨量就可能超越筆記型電腦。台灣的IT產業除了台積電這樣的晶圓代工製造企業,其它幾乎都急著轉型,希望快速切入平板生產製造領域。
然而那豈是容易之事。ODM大廠仁寶電腦總經理陳瑞聰接收日本經濟新聞採訪表示,要生產4台平板裝置才等於生產1台筆記型電腦的業績。這樣殘酷現實讓即使想要切換到平板裝置的生產,都不見得能樂觀以對。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產業本來就有盛有衰。台灣的IT產業走過30年,強項在於為客戶的設計進行生產製造。今後能不能利用以前的能力為委託客戶發掘出更多產品優勢,或者,誰能更有智慧勇氣創造出新的產業氣象,才是能繼續在產業裡生存下去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