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科幻电影中,常可看到人们对于机器人的各种想象,各种功能不同的机器人主宰了电影剧情的发展。不过不管是哪一种功能的机器人,最终的目的大多是取代大量的人力,以更快速、精准的方式来达到相同的工作。一间美国机器人制造商表示,在许多应用中,机器人比人类更符合成本效益。
|
/news/2012/08/28/1826155940.zip |
受到中国产业结构改变、美国希望将制造业回归本土等因素影响,工研院智能机器人技术组副组长郭子鑫认为,未来几年全球对于机器人需求将会增加。而根据IEK分析,2012年台湾机械产业产值预估可达9154亿美元,并在2013年突破兆元大关。为因应产业需求,工研院在「2012台北国际机器人展」中展出最新研发的8项产业机器人,包括3C产业机器人、顺应机器人、运载机器人、及最新研发的七轴机器人等,展现「人机协同」的精密机械产业新貌。
尽管在3C产业对于成本、上市时程越缩越短等压力下,「自动化」已成为制造业必走的发展方向,不过在产业逐渐迈向高科技后,对于机器人的精准度、灵活度等要求更高。尤其以台湾业者而言,由于订单数量往往不多,常须因应不同订单做不同的程序修改,不仅增加时间成本,也浪费人力。为此,工研院开发了「顺应机器人」,透过直接的动作牵引,机器人就能够自动算出优化路径,取代传统需要写程序的现况,更大幅增加生产弹性。
然而,机器人用于工业中早已不是新鲜事。面对美、日等国在机器人发展脚步上比起台湾快了不少,郭子鑫表示,自动化经常是伴随着重工业发展而起,美国、日本尽管发展脚步较快,但过去大多专注于汽车工业上,对3C产业无较多着墨。相较之下,3C产业正好是台湾优势所在,而工研院也积极研发各种应用技术,希望能够协助提升产业质量,加速机器人系统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