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只要打开信箱,都能收到很多的转寄信。绝大部份被我丢到垃圾筒里,但其中也有极少数值得一看,这里谈的就是其中一封。其中的内容,跟现代人对新科技的省思,及态度的修正有一定的关系。原信讲的是一个故事,谈到数字化也会带来的不方便及缺点。故事是发生在一个很早就进行数据数字化的单位中,这个单位把他们的数据都数字化,建成计算机档案,放在一张张的磁盘中。直到几年后有人需要查阅档案了,才发现居然找不到有磁盘驱动器的计算机。于是作者的心得就是数字化也可能带来问题,数据文件还是需要以纸张方式储存,才能保障其将来的「兼容性」。

的确,我多年前存在5.25磁盘上的一些早期程序,因为没有磁盘驱动器可用,早就无法读取了。很早以前有许多数据,也已经找不到合适的程序可以开启。失去这些数据当然十分可惜,但也只是可惜而已,因为用得到的部份,随着我一路走来,存放在更新的媒体上面,而不会随着磁盘一起发霉。同样的,对大部份的人来说,会多年不用的数据,将来要用的可能也不会太大。较有可能的应是数码相片等等内容,大有可能在数十年后还想要拿出来看看。但对如图书馆这类收藏量大,放置多年供人查询的机关单位来说,问题很可能变得很严重,很可能几十年甚至百年后,要查阅这些收藏品,还得先走趟古董店才行。

数字化及设备更新是不可逆的趋势,从卡片阅读机、磁带机、5.25吋的磁盘驱动器一直进步到现在的DVD、记忆卡等,都是因应时代的需要。更新的同时,就会淘汰掉旧的设备,就像现在是不会有人以真空管为主来设计新的硬件※。全部用纸张来取代掉数字信息,绝不是好的方法。因为同样的问题仍然存在,只是换了个方法呈现,把时间延长罢了。书本的内容仍是存在媒体(纸张)上,而读取的设备就是人的眼睛还有大脑。这些内容在数十年后读取还不致于有什么问题,但在数百或数千年后,就要有专用的读取设备(古文专家)才能读取了。相信我,如果莎翁的剧本至今还以原来手稿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有兴趣及能力的读者数目应会大量减少。

以这个观点来看原信的内容,就可以发现把无法读取数据怪罪在媒体设备上只是片面的,反数字化也不是可依循的方向。因为要更新的不只是储存媒体,连内容也是要随时代更新的。很幸运的,现代的我们有了网络-世界最大的数据库。存在这里的数据不会因为网络设备更动而失去作用,反而能缩短访问时间;更重要的是在其上的内容会自动更新成长。也许是转化为其他国家语言文字;也许是成为互动媒体,丰富了原先内容。

致力于以数字方式保留古藉原典的机关单位也别灰心,每隔个几年就该把全部数据做一次大备份,换到新的储存媒体上。有必要的话,连数据的格式都该大翻修一次。而不是因噎废食,固守在纸张格式上。若是如此,现在我们仍在石板刻书呢!

※作者注:目前真空管仍有生产,但量不多,主要应用在音响设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