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去年底,全球第二大行動電話廠商摩托羅拉(Motorola)就已經公開宣稱,為了提升競爭力,將裁撤全球員工總數約二萬二千人,各界即相當關注其未來發展動向。果不其然,摩托羅拉董事長Christopher Galvin在上個月10日發佈了該公司15年來的首季虧損,並再度引發各界對於高科技產業是否進入衰退期的不同解讀,而佔高科技產業重要指標之一的摩托羅拉,後續變化及其骨牌效應仍應受到高度的觀察。
分析摩托羅拉今年首季的大虧損,有人將矛頭指向決策階層的一連串政策失誤,包括因類比式電話轉換至數位式的延宕讓對手Nokia趁機搶奪市場,而在無線上網手機的成果也成效不彰等因素,致使耗費了該公司不少資源與元氣。然平心而論,當前景氣的低迷應該是主要禍因,而處於「觸底」行情的摩托羅拉,其實也讓一些投資人多所期待。
但目前看起來,在摩托羅拉虧損持續擴大下,台灣的受益程度是最大的。原因當然在於為了降低營運成本,除了關閉一些國外的工廠外,最重要的就是釋出其手機的代工訂單,因此台灣的代工廠商自然就順勢「接收」了。另外,由於摩托羅拉所銷售的行動電話一年將近20萬支,因此又創造了一塊手機維修大餅,目前也正引發包括震旦行、神腦、台灣電店、東訊等多家業者覬覦競爭。
在摩托羅拉處於虧損狀況的同時,卻造就了其他業者另外一個大好機會,這樣的寫照,其實一直在重覆循環發生。台灣高科技業處於代工角色已久,對於這種現象究竟是憂是喜,這點倒是頗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