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趕在耶誕節前的旺季,也就是11月下旬正式將Xbox 360推出到市場上,並舉辦大型的促銷熱賣活動。由於是最新推出的熱門產品,也造成了社會的轟動與民眾的搶購;電視報導一位美國老阿嬤等待了許久,準備買一台Xbox 360給孫子做耶誕禮物,當她好不容易地從大排長龍中的 Mall買到一台後,誰知道才一出門口就被人硬生生地把它從手中搶走,老阿嬤當場傻眼,欲哭無淚。Xbox以及類似的遊戲機如Sony的PS3,都具有同樣的魅力,一推出都會造成一股搶購熱潮,顯然它們不僅絢麗好用,而且老少咸宜,市場潛力難以估計。
事實上,微軟推出Xbox 360且強力促銷,背後還有其它的意義存在。怎麼說呢?所謂「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本的生意沒人做。」Xbox 360的售價為399美元一台,然而光是主機成本就要470美元,加上電源供應器、線材與搖桿等附件,成本又要增加55美元,這樣算起來,微軟每賣一台Xbox 360就要虧損126美元,還不包括盤商利潤與其它費用哩。世界上有這種事嗎?微軟當然還是精打細算的生意人,所以我們要問,微軟所圖為何?
有人說,主機賠錢就是為了將來在軟體部份賺回來,就好像賣噴墨印表機的要靠墨水匣等耗材來獲取利潤一樣。這樣說固然有道理,但這只代表一小部份的背後意義,微軟願意花大筆資金來創造新產品,而不是用在他的核心事業上(具有獨佔市場地位的Windows與近乎獨佔的Office軟體),當然是看到了新時代的來臨,他們必須連結數位家庭核心平台,更必須整合全世界遊戲玩家、乃至於相關影音使用者的意趣所在,才能繼續主導產業的發展。所以,在展示Xbox遊戲機的應用底下,其實還有許多功能被隱藏著,這就是微軟花費巨資開發Xbox 360可帶來的邊際效用。
從另一個層面來看,發展Xbox需要有逼真的圖像處理能力,此款360最貴的半導體元件就是使用ATi設計的R500繪圖晶片組,成本約141美元,其次則是IBM設計的3.2 GHz微處理器,成本約106美元。而這樣的處理平台與軟體,同時也能使用在先進的手機與Set To Box上,目前就有Motorola等手機廠商使用其軟體。顯然,微軟了解在未來整合各種非PC裝置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所以他必須一步一步的佈局,絲毫馬虎不得。更何況目前手機有手機的領導廠商,遊戲機有遊戲機的主流大廠,再加上多數半導體大廠都已推出數位家庭的核心平台,這場後PC時代的產業競爭,即將?硝四起、烽火連天了。
過去20幾年來都是PC飛躍成長的時代,同時也孕育了Intel與微軟的市場壟斷局面。有人說數位化生活介面是後PC時代,也有人直接以CE(Consumer Electronic)來象徵,還有人用DC(Digital Consumer)相當有創意的名稱。具體的名號將來會自然形成,用不著我們多操心,但現在還處在混沌的狀況,我們姑且用後PC時代來相稱,所以也無法預測數位家庭平台將會由那個集團來主導;但是希望產生一個更公平的環境,或許Internet Protocol(PC起步的時候並沒有Internet)可以避免你死我活的白熱化競爭,然而鎖定應用標準仍是國際大廠獨佔市場的巧門手段,就像微軟「項莊舞劍,志在沛公」的企圖謀略一樣,他們當然不是什麼「省油的燈」。(黃俊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