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可見金錢的價值的確很高,但是我們也發現有很多東西也並不是用錢就可以買得到,例如健康、友誼等,所以也有人鄙視金錢的價值,但反對的人又會說:「雖然金錢並非萬能,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於是重新肯定了金錢的價值。當然,「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是古有名訓,我們不必否認金錢財富的重要,只是在強調「知識經濟」的今天,我們必須對金錢與知識的作用重新作一番檢視,才能正確認識其中的價值與奧妙。
大家都知道金錢的另外一個名稱叫做「通貨」啦,意思就是可以替代貨物來廣泛交易流通的商品。那麼如果你擁有很多錢,就可以交換很多很多的貨物,也可以購買很多很多的權利或服務,在過去乃至於現在,基本上都還是一個「資本社會」的型態,所以追逐金錢就等於追逐權利,擁有資本就等於擁有一切;於是越來越虛擬化的金錢通貨,也創造了越來越繁榮活絡的社會經濟,然而人們體認到金錢價值的同時,卻也常用非「等值」的手段,來獲取更多的金錢利益,多少罪惡也因此在資本社會中產生,我想這是不用多說了。「社會主義」則是為了抑制這些不合理的現象,而利用集體的力量來對抗因為資本產生的價值偏差,然而曾幾何時,卻造成社會的呆板與物質的匱乏,只要市場經濟稍微一開放,大家又都一切向「錢」看了,這似乎應證了王永慶所謂的「瘦鵝理論」哩。
但是我們有沒有想到,大部分的人都認識到金錢的重要,也都勤奮的去賺錢,不同的只是落後地區的人必須多靠勞力賺錢,而開發地區則多想要靠投資理財來賺錢,甚至很多人空思妄想「一夕致富」的方法。基本上這些都是非等值的獲得他們的利益,不過在資本社會也不可能會有較為等值的手段來獲取金錢吧。所以,在相安無事、價值標準一致下,雖然大家都很「努力」的工作賺錢,照理社會應該越來越繁榮,金錢會越來越熱門才對,但是資本社會仍然免不了面對一次又一次的經濟蕭條與通貨膨脹的壓力,可見把金錢當作唯一價值是不對的。特別是時至今日,即將從資本經濟邁向知識經濟之際,金錢的作用也會有大幅度的改變,我們不可再執著金錢的價值。舉個例子來說,花一千萬建立一個資訊網站,跟花十萬元建立的資訊網站,在網路的內容表現上,很難說一千萬的就會優於十萬元的。但如果用一千萬買的貨物,跟用十萬元買同樣的貨物,一定有很大的差別,一千萬的價值當然遠高於十萬元了,反之則一千萬與十萬元的價值差別就不大。這一波的經濟衰退,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錯認金錢的價值作用等同於資訊知識的價值作用,而產生了所謂泡沫化的現象。
然而,人們對於金錢的觀念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扭轉過來,資本社會的運作理則仍會持續的發酵,進而影響知識經濟的操作模式,我們也可能要忍受一次又一次、此起彼落的泡沫經濟。就好像把知識代替金錢一樣,知識經濟變成把知識量化,甚至要政府發行「知識幣」來通用,果真如此,擁有很多「知識幣」就表示知識很豐富嗎?難怪有人會說出金錢使你更美麗、知識使你更有魅力的神話了。最近自以為擁有知識與魅力的「資深媒體人」或「政壇明星」,據此來作為其呼風喚雨的本錢,然而卻紛紛栽在知識傳播的深淵裡,大家應該引以為戒。
具體而言,金錢可以量化,知識卻是不可以量化的;資訊社會將扁抑金錢的功能,而知識將被認定為最富潛力的價值。作為經濟主流的知識體,其價值在於,第一能夠適時合宜的發揮知識的功能 (擁有一大堆知識卻無法解決問題,根本沒用無價值啊!)、第二,知識的公開化。越公開的知識其價值遠大於較封閉的知識,例如公開的USB通訊標準當然比封閉的通訊標準有價值、第三,知識的力量是進階式的導進。通常一層知識通達了之後,就不需要再刻意去學習這一層的知識,也就是進階到另一層的境界了,這一點是相當具體而清楚的,不像金錢的價值到了一定數量之後就模糊沒有意義了,例如擁有十億與擁有百億的富翁,基本上並沒有什麼差別。總歸一句話,以無價的心態來看金錢或知識,才能將金錢或知識發揮最大的作用;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要充分認知金錢與知識的分別,才能擁有長遠發展的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