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千禧年數位化時代之回顧
 

【作者: 黃國晉】   2000年12月01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12587】

Y2K已慢慢地接近尾聲了,在資訊時代蓬勃發展之下,創造了無遠弗屆之網路國界,而且亦象徵著「速度」、「連結性」及「無體性」之網路世界,更是數位化時代之最好註腳。另一方面,網路時代的來臨也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型態及消費結構,促使e-Business發達,從而刺激網路相關軟硬體設備之需求,使傳統之資訊產品因網路的發達而增添一份鮮活的生命力。


再者,半導體業之發展隨著主客觀環境的轉變而發生生態及價值鏈的重新定位,以「服務」為導向的模式愈漸成型,代工業不再如以往一般只是純粹加工;由於其顧客化程度加強,差異性遂成為主要之競爭核心;過去PC一直扮演的是一個解決電腦應用的角色,未來則只會是一網路上介面的工具。「後PC時代」所衍生出的產品,主要是在通訊、網路、資訊家電等更為便利的週邊產品,以此觀點自然就衍生出了所謂的資訊家電(Information Appliance,IA)的概念。


綜上所述,吾人可發現數位化時代之來臨象徵著「速度」、「創新」及「多元化」,惟有洞燭機先者得以生存,展望未來高科技產業將愈趨生活化及人性化,不再是單調、冷酷,而是與人類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成一體。


未來全球電子產品發展的重要趨勢,除了個人電腦所建構的網路世界外,以數位式行動電話所引發的個人式隨身化通訊革命,將各項數位式資訊家電產品所串連而成的家庭網路系統,將會是落實資訊生活化、家庭化的重要發展指標,此正可作為千禧年最佳之寫照。


充滿變動之年代

在此波變遷下,預料3C產業將成為下一世紀之主流,而其與網路之結合將賦與世界新的生命力及創造力,而簡易化、人性化及家庭化之複合特質將會是未來產品之發展趨向;整合之潮流仍將繼續地往前行,後PC時代象徵的是多元化及便利性,PC之機能將因人類賦與其新的概念而重新地定位;各產業鏈之結合及全球化趨勢將因網路之帶動而建構出虛擬之聯絡網,亦因通訊及電信之配合而讓世界顯得更小,超媒體將成為連接點與點間之媒介,而逐步地構成一個完整的面,這些轉變勢將帶動下一波人類及工業界之革命。以下謹就幾項重大變遷之趨勢與影響加以剖析以明其意涵:


數位產品多樣化、開創IA(資訊家電)新紀元

過去PC一直扮演的是一個解決電腦應用的角色,未來將只會是一網路上介面的工具。「後PC時代」所衍生出的產品,主要是在通訊、網路、資訊家電等更為便利的週邊產品,讓使用者可以不必依賴過去的桌上型電腦或筆記型電腦來進行資訊的遞傳,但這並不代表PC就會因此消失。PC將會變身隱藏在不同的數位化設備當中,成為一個零組件,藉由這種轉變達到真正的普及化以及移動化的階段。不同應用範圍的電腦,是未來「後PC時代」數位化的特徵,以此觀點自然就衍生出了所謂的資訊家電(Information Appliance,IA)的概念。


根據IDC預估,1999年全球IA市場規模為1400萬台,估至2002年將成長至5568萬台,年複合成長率近6成。目前可以窺得的產品類別,大致上可分成簡易型電腦(Thin Client,例如:Windows Based Terminal)、智慧型掌上配備(Smart Handheld Device,包括PDA、HPC、MP3)、網路電視(視訊轉換器,Set-Top Box)、智慧型行動電話(Smart Phone)、網際網路視訊電話(Screen phone)及家庭遊樂機(Gaming Console)等。


手持裝置蓬勃發展、構建行動化世界

手持式電話(Cellular Phone)1999年銷售量即超過2億支,帶著走的天空正是行動電話之最佳寫照,而全球手機大廠Motorola其「Motorola」之文義即代表流動的聲音,手機行動化正是數位時代的象徵。全球手機之系統種類大致上可分成GSM、CDMA、AMPS、PHS、PDC及類比式六大類,但仍以GSM之佔有率逾六成,為全球最大之使用系統。台灣每五人中即有一人使用手機,由此觀之,未來之通訊市場將會因供應體系之齊備而蓬勃發展。


除了由網際網路所創造出來的「超媒體」即將成為人際溝通工具的主流趨勢外,隨著全球電信自由化發展、以及各項數位,語音、影像傳輸解碼技術的突破,更使得無線通訊的進展一日千里,而真正做到了溝通無國界,人手一機的境界。行動電話創造了移動的通訊橋樑,而數位化時代講求的是行動辦公室,透過行動電話無限上網、接收郵件及收看電視、金融行情等,均體現出IA之上位概念,而行動電話業者與電信服務業之緊密結合,更是決定手機實質價值之重心。行動電話講求收訊良好、傳輸速度迅速,其價值即在於硬體業者與服務業之充分配合以造就出廣大的使用市場。


另一方面,隨著手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產品生命週期也由原來的1年多縮短至4~9個月,汰換比率相當地高,顯示出行動通訊之市場需求將走向平價化及普及化。而隨著WAP之建立及藍芽(Bluetooth)技術日益成熟,亦將加速行動電話與週邊產品之無線連接,此正象徵著網路與數位時代之便利性及連結性,足以加速行動通訊與Internet間之聯繫,並架構出消費性資訊之特徵,未來的國界將近在咫尺。


藍芽(Bluetooth)讓不同的產品間能夠在不需使用有線的傳輸設備的條件下,將產品間的資料溝通傳遞,Intel、Toshiba、Ericsson、Nokia及IBM亦成立了Bluetooth SIG,推動短距離無線通訊技術,此將改變人類的生活及全球半導體、通訊、電腦、網路、汽車等工業,藍芽(Bluetooth)市場銷售潛力大,預計公元2005年將達6.7億個,屆時將有約300億美元之市場可期。在通訊市場上,Bluetooth將成為3C產品中最重要的主角,因網路概念的推展,無遠拂屆、不再有距離。


隨之而起的便是電信產業之蓬勃發展,在通訊與網路的結合下,順勢帶動起一波數位化全球通訊革命,1999年底,全球行動電話用戶已超過四億五千萬,原本預估要到2003年才達到的十億人口目標,將提前在兩年後的2002年達成目標。西元2000年以後行動電話將從目前的2.5代升級到第三代(3G),無線傳輸速率倍增為384Kbps以上,此亦象徵著行動通訊時代將邁入高速無線上網,而隨身網路世界亦將成為二十一世紀的要角。


多媒體、影音大行其道,加速3D影視發展

隨著MP3在網路上日漸地普及後,此種壓縮儲存格式,改變了多媒體及音樂市場之生態,其可將一般檔案容量壓縮成十分之一,亦即原本只能儲存十首歌曲經過MP3技術則可存取一百首,且在網路下載供公眾使用對原來CD及錄音帶業者形成不小的衝擊,而隨著美國唱片協會控訴Diamond侵犯著作權等問題的解決,而加速音樂市場對此前景之看好,單曲下載已成未來市場之主流,且國內也開始提供加密MP3數位音樂,並已取得千餘首華文歌曲的授權,預計將自2000年1月開始,正式展開數位音樂收費業務,而Microsoft的Windows Media Technologies加解密技術,預計在2000年開始正式切入數位音樂市場。


In-Stat認為,線上音樂市場在未來幾年將會快速地發展,1999年全球線上音樂銷售額達到5億美元,預估在2003年,將可突破20億美元關卡。因此,在全球音樂單曲下載主流成形之際,MP3 Player將會成為行動式音樂視聽工具,漸將取代傳統的隨身聽,此種趨勢也顯示出網路資源之豐沛性及共用資源之重要性,反應出網路世代下的副產品。


影像與聲音在多媒體中扮演著非常重要之角色,而影像壓縮則成為最核心的一大關鍵技術,其中下游影音消費產品DVD、HDTV、Super VCD等技術均賴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之標準與規格,而MPEG1 IC及MPEG2 IC遂成為應用之主要元件,前者應用在VCD,但其解析度並非很好,故在歐美日國家市場並不大。後者應用在DVD、Digital Camcorders、HDTV等高階視訊產品,發展潛力不可小覷。


多媒體影音類是數位化時代生活化的最佳代表作,更是IA世代下重要的影音視聽工具。在科技逐步地走進家庭後,結合人類日常生活的數位化產品將因客觀環境之變遷,產生市場需求增加的情形,公元2007年以前美國、台灣及全球大多數的類比式電視廣播,將會轉換成數位式電視廣播,這也是電視史上一項重大革命,改變目前電視節目製作、播放,及接收的形態,藉由數位電視機就可成為資訊處理中心,這種全新傳輸系統的轉變,即是將來臨的數位電視(DTV)時代,預期將會帶動全球3C產業及週邊產品的商機。


此外在DVD video Player方面,由於利潤較高且符合未來消費市場之需求,因此,在家庭化影音劇場之推動下,將會逐漸與VCD Player並存於多媒體市場;但就整體性觀之,DVD Player在畫質影像上略勝一籌且價格將因生產者日眾而下滑。而資訊家電時代之來臨也促進家庭式娛樂媒體的變化,此亦形成互相連結、傳輸、交換等功能,而帶動數位式多媒體及影像裝置數量的成長。


網路世代無遠弗屆、構築無國界之疆域

Intel前董事長葛落夫:「未來所有的公司都是網際網路公司。」這句話點出了二十一世紀之主軸-----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綜觀當前新興資本市場中只要公司沾上網路概念即價值連城,但是否即可推論所有的網路公司均有相同的價值及潛力?此亦可提供我們好好地思考。


網際網路的確造成人類生活型態及經濟模式的重大變遷,由於網路應用結合語音、影像及資料,衍生出更高頻寬的需求。且網路世界是充滿成長性契機的,網路改變了人類的商業行為及思維模式,以追求便利性為主軸,而供應者(包括實體產品及服務)均以貼近消費者需求為主要的訴求重點,未來電子商務將走入人們的生活中。


也因此,一些新興行業如:視訊銀行及網路銀行陸續出現,其主要強調的是提供便利性,你不須再趕三點半、也不須大排長龍等候、更無須填具一堆表單或申請單,同時讓害怕使用電腦的人不再懼怕。而網路銀行未來必須講求個別化、差異化之策略,講求的就是服務與資訊的提供,而消費者能以最簡便的方式操作並得到自己所需的服務項目,此正是數位化時代所要彰顯的重要意涵-----「建構虛擬社群」、創造服務價值。


電子商務在分類上得因交易對象的主導權差異劃分為以下四種型態:


1.B to C(Business to Customer):


即企業對消費者之經濟架構,質言之,企業將商品或提供的服務項目直接登上網路,並以相當之資訊及描述供消費者選擇之一種銷售型態。此種模式為一般普遍之網路行銷架構,例如:Amazon(亞瑪遜)及Dell。此方式即促使直銷電腦之Dell(戴爾)發展出接單後再生產之模式(Bill to Order)有效地降低了庫存風險,但也造就了台灣PC代工業者(OEM/ODM)擔負起相對的風險,然也因為此種模式始發展出一套全球運籌管理之生產模式(Global Logistic System),充分發揮整合供應商之能力,此亦為網路世代下之產物。


2.C to B(Customer to Business):


即由傳統的賣方市場移動到買方市場,消費者透過議題或商品種類組成特定之社群,再由該特定社群以集體之議價優勢與賣方展開議價,亦即聚集多方之力量以集體之需求作為訴求俾能尋找出符合消費者全體利益之供應廠商。


3.C to C(Customer to Customer):


此種交易型態交易之兩方均為消費者,而網站之角色主要是資訊的提供者及促進交易活絡之仲介者,買賣雙方的當事人只要就買賣標的、價金、交付方式及交付地點相互合致即可達成交易之目的,因此,此種交易之型態可能以多對多之交易模式俾以促成網路市場交易機能與規則,例如:eBay。


4.B to B(Business to Business):


此種交易模式徹底地改變了傳統企業在物流及金流上之重大變革,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最主要的是如何掌握公司內部資源並確實加以整合,讓內部網路與外部網路連結成一個網絡,換句話說,就是將「供應鏈」及「配銷鏈」予以整合,藉由網際網路為中介者以達成虛擬的經營模式,隨時瞭解下單狀況,而客戶亦可由Internet知悉產品之動向,俾以達到全球化運籌管理之目標,最終始可做到流程互通、建立互相信賴的機制。


網際網路之熱潮,正在世界各地蔓延開來,這樣一種以高科技幫助人類溝通的行為模式,確實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及經濟型態:例如傳統互通訊息的工具將因網路之普及化而發生變化,如今只要以e-mail的方式傳遞訊息,幾乎就能達到無阻隔、無國界的溝通。


上網查詢即時所需的資料,創造一個知識型之國度是未來網際網路的理想,因知識的開放與充沛遂加速資源的傳遞與普及,Linux作業系統成為微軟的競爭對手,主要的原因為免費、開放以及資源公眾化,這正是網路世界所帶來的大變革,過去產品的價值在稀有性及獨佔性,而網路卻改變了這種傳統的思維模式,特別著重在產品之重複性、大量地複製,因此品牌導向遂成為行銷之主要訴求。


寬頻網路迅速掘起、有效建立網路新世紀

隨著網路的普及化及上網人口急速增加,連接網路最主要的媒介數據機遂成為熱門且上網者必備之產品,依據Dataquest預測其1998~2003年年複合成長率Cable Modem/DSL Modem分別為40%與39%,而近來由於頻寬成為網路發展之一大問題,故寬頻網路的概念隨之而起,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數位用戶迴路技術將成為寬頻網路時代的重要存取技術,俾以解決網路頻寬之問題,無論是Cable Modem或是DSL Modem在可見的未來均將成為網路市場之必需品。


前者以傳統的電話銅線為傳輸介質,後者則以有線電視纜線為傳輸媒介,且二者有著替代的關係,然DSL Modem雖然是寬頻網路的重要儲存技術,但仍有不少待解決之問題,例如:應用頻段、銅線物理性質、佈線問題及數位迴路載波器。


隨著上網人數急速地增加,傳統Cable Modem之撥接速度無法滿足絕大部份之網路族,因此,市場上便出現了寬頻技術DSL,而相對稱之DSL數據機因而面臨市場之需求大增,根據In-Stat之預估ADSL晶片將由1999年之1510萬美元成長至2002年的1.04億美元,雖然較傳統Cable Modem所佔之市場1999年的1.2億美元遜色許多,但隨著寬頻網路及整合技術完備以後將帶動起寬頻網路的熱潮,在台灣有工研院電通所及聯特利正積極開發此類整合晶片與相關的技術,然主要仍以歐美日廠商為主軸,例如:Alcatel、ADI、Ti、Lucent、Motorola、AMD、NEC及Fujitsu等國際大廠為主。


隨著電信業務及網路傳輸技術之進步將加速寬頻網路與DSL Modem之推展。同樣的Cable Modem必須通過必須通過Cable Labs的認證,國內在此部分之機制仍不足,即使經過驗證但是否有足夠的市場量產能力及信賴性等問題均值的觀察之。然可期待之未來,寬頻網路將逐漸在網路新世代裡佔有一席之地。


數位化時代合縱連橫、整合腳步漸加快

在產業發展的環境上主要是面臨了國際間半導體廠商激烈的競爭及企業本身內部環境上,廠商需具有技術發展、高度資本密及全球性行銷通路等內部資源整合,企業個體對環境調適的能力有限,因此在風險分散、資源共享的前提下,「策略聯盟」、「購併」已成為半導體產業較為合適的發展模式。


Micron併購Ti、台積電及聯電之競逐、力晶與三菱、茂德與西門子、南亞科技與IBM、世界先進也與力晶結盟、LG/Hyundai、威盛(Via)併購Cyrix及艾迪特(IDT) x86微處理器部門,整合CPU第三勢力廠商,此股潮流也讓封裝界吹起結合風潮,如:日月光收購中壢與南韓Paju兩座封裝測試廠、華泰收購IPAC、矽品集團之合併案、南茂併購高雄電子、立衛與菱生策略聯盟、亞虎與奇摩之購併案。因此,生態之變遷敵友界線漸漸地消泯,但隨著錯縱複雜的結合關係亦間接促成了大者恆大之局面,也強化了專業核心能力,惟有分工且專精化始能讓資源有效之運用並產生了互補之效果。


新興產品之掘起,加速廠商之投資:行動電話(Cellular Phone)多具備上網之功能、手持式電腦(Hand held PC)、PDA及筆記型電腦(Note book PC)等產品之普及,輕薄短小之驅使下亦促成TFT-LCD之需求日增,未來對LCD需求旺盛的情況下,日本市場人士估計,明年全球LCD面板的產值將超過二兆日圓,並有人預言LCD產業將繼半導體之後,成為第二波重大的資訊產業革命。


目前LCD的應用觸角正逐步從筆記型電腦擴展到桌上型電腦監視器,甚至家用電視領域及其他小型之攜帶式產品,產品從大尺寸精細的HDTV及PC監視器,至於壁掛電視及投影電視均有跨足,至於筆記型電腦、PDA、電子字典等新興應用領域更是稱霸天下,相關之產品雖然都是應用LCD作為顯示器,但卻是不同的使用目的,因此在產品的設計上,必須具有專業技術來輔助完成,此股趨勢從近來業者大量地投資及面板供應仍嫌不足之盛況即略知一二。


而TFT-LCD驅動IC更是不可或缺之零組件,受到筆記型電腦用TFT-LCD市場需求面的影響,TFT驅動IC的需求也跟著持續增加;同時LCD監視器的應用急速增加,因此有人預測從1998年下半年至1999年,驅動IC的市場需求將趨緊,在供應商方面,除了SHARP、東芝、NEC、日立、SEIKO、EPSON廠商之外,TI、Oki、Cirrus、三洋電機也加入生產行列,故主要關鍵技術仍掌握在日韓廠商手中。對於未來大量生產的台灣TFT-LCD廠而言,驅動IC的供貨不足也容易形成發展障礙,而相關之產業配套之成熟度亦深深地影響著其未來的發展潛力。


數位化產品發展帶動半導體產業之轉型

數位化商品發展上造成半導體業之丕變,尤其在晶片及產品上產生很大之需求上變化,再者,傳統之半導體產業鏈亦發生了結構上的轉變(圖一),而這樣的改變也促使所有的業者均將面臨轉型的思考,並深深地影響到半導體業界之版圖變動,值此數位時代及買方市場的變局裡,除了產品鏈之轉變外,各異種產業間之交流及競爭將日趨白熱化,全球半導體產業正進行著一場全面性的產業結構價值重整及觀念上的革命,此策略轉折點正考驗著半導體業之智慧,如何運用正確的策略以爭取第一線商機。


《圖一 導體產業鏈結構上的轉變》
《圖一 導體產業鏈結構上的轉變》

傳統的產業鏈發生了結構上之轉變,隨著晶片集積度愈來愈高、線徑越來越小之情形下,複雜度也隨之增加不少,而製程之進展速度比晶片設計之時程來得快,因此,在IC設計業中便出現了所謂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Provider業者,專門提供電路元件資料庫於需要者,而原本與晶圓代工業關係密切且具有客戶與供應商的IC設計業者,因IP之出現遂成為晶圓代工業者極力想爭取合作之對象,俾以充分發揮晶圓代工業者彈性多元的服務特性,此亦反應出數位化時代因產品之多樣性而創造出電路元件資料庫之勃興,同時也讓IC設計業也形成了水平之分化,而IDM之設計部門亦將走向獨立或增加與IP業者之互動關係。


另外,晶圓代工(Foundry)與IP Provider之結合亦成為數位化時代的一大特徵,未來隨著SOC(System on a Chip)之發展則二者之關係將會日益密切以建立起效能之整合鏈。因SOC(System on a chip)日益發展且日趨重要,SOC市場的成長快速,可由Dataquest的數據中得知,1997年ASIC中屬於SOC產品的比重20%,但到2002年ASIC產品中有54%屬於SOC產品;1997至2002年SOC市場值年複合成長率為46%。


晶片複雜度增加、產品壽命及週期縮短導致設計能力跟不上製造能力,故未來在Cell Library之供應鏈上將逐次地重要,誰掌握較多的IP即能擁有市場先機,二十一世紀在無形之資產價值將會凌駕於有形資產之上,且軟體業亦將成為未來創新的領導者。未來IC設計業也許會轉變成IP提供者、專業設計提供者,產生生態上之一大轉換。


PC變身與資訊網路結合,突顯居家性、便易性

個人電腦所建構的網路世界,以及數位產品隨身化革命外,藉由各項數位式資訊家電產品所建構的家庭網路系統,將逐步地落實人性化及簡易化的主張。過去以資訊產品(PC及其週邊產品)為大宗之市場,隨著PC之成長趨緩及後PC世代就個人電腦之重新定位後,資訊用產品將逐步地成為架構網路的媒介者,但並非意味著PC將走向末日,只是以PC為架構的應用產品將取而代之成為市場上的主流產品。


因此,通訊、消費性產品慢慢地將以個人化及生活化的形式出現,尤其是通訊及家庭多媒體設備將大行其道。資訊市場主要仍以PC及筆記型電腦為發展主軸,延伸出其週邊的配備裝置,而未來將朝向功能區隔化、簡易操作,在外型上將走前衛、色彩光炫及輕薄短小。


在週邊產品上隨著USB、IEEE1394的普及將促成傳輸速度改善、連接埠可簡化,故週邊設備亦將隨之發展,而在功能上也會因PC及筆記型電腦之速度及影像顯示系統的提升而加速週邊設備多元化及走向高品質導向,USB、IEEE1394具備即插即用、高速度和高擴充性,俾以符合多媒體之數位化時代。家庭網路環境將各類型的消費性家電產品,藉由數位化及網路通訊技術的導入應用,形成彼此可以互相連結,進行資訊傳輸、交換等功能的連網系統。


結論

網際網路、無線通訊、數位家電等已逐漸成為了後PC時代半導體之主要應用需求,此股潮流與觀念的創新正逐次地在發酵中,也因為這樣的推動力使半導體市場足以蓄積成長之原動力,過去PC佔了高科技產業中絕大部分之比重,在這世代可稱之為PC之紀元。但PC隨著時間之經過已發展到一極致之境界,不論硬體(CPU/主記憶體/介面卡)或搭配的軟體(DOS/Windows)均已達到功能上之極境,近來可看到的現象是上述軟硬體不再如以往充滿著創新,只見到標榜速度感,以市場觀點論之,的確在刺激買氣上稍呈鈍化的現象,但無可諱言的電腦仍將成為人類之生活重心,其地位實不容忽視;惟在此發展態勢之下科技結合人類生活遂成為PC發展之新途徑,為使PC更加人性化及生活化,以PC為中心向外延伸之消費、通訊產品便因應而生,此也正式宣告通訊網路時代的來臨。


而全球化(Globalization)之趨勢加速產業之變遷,面對世界經濟劇烈變動台灣絕不能處於度外,而這也象徵著未來世界經濟版圖已大為改變,環境及潮流的巨變衝擊著全球經濟及產業生態,也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型態與觀念,網路經濟所帶來的影響將導致一切的知識形式都可以虛擬化。


而這樣的改變將對生態及價值鏈都重新定位,以「服務」、「效率」為導向的模式愈漸成型,代工業不再如以往一般只是純粹的加工,顧客差異性遂成為主要之產業競爭核心,企業必須提供高附加價值、不可替代的活動(產品),俾以創造出數位化時代之獨特優勢。


此外,藉由網路降低各種成本及節省產品延誤了上市的時間,同樣亦可促進供應鏈的活絡,而企業在電子商務的衝擊下應體認潮流在變,觀念及思維也在改變,市場主客地位今非昔比,不應一味地墨守成規,而應主動的出擊、追求新的創新機會,以獲取更大的槓桿效益。


在此波變遷下預料3C產業將成為下一世紀之主流,而其與網路之結合將賦與世界新的生命力及創造力,而簡易化、人性化及家庭化之複合特質將會是未來產品之發展趨向;整合之潮流仍繼續地往前行,後PC時代象徵的是多元化及便利性,PC之機能將因人類賦與其新的概念而重新定位;各產業鏈之結合及全球化將因網路之帶動而建構出虛擬之聯絡網,亦因通訊及電信之配合而讓世界顯得更小,超媒體將成為連接點與點之媒介,而逐步地構成一完整的面,這些轉變勢將帶動下一波人類及工業界之革命,也將成為二十一世紀全球性共同觀注及努力的一個大焦點。


在產品「數位化」以及應用「網路化」的雙重發展下,不僅令電子產品的組成項目,產生了大幅度的質變現象,而近來4C(Consumer、Computer、Communication、Car)將會隨著人類生活的改變而更加發展,未來隨著消費產品之多元化、資訊產品之簡易化及通訊產品之網路化,數位化的趨勢,將傳統具類比特性語音、影像功能加以整合,使得通訊與資訊家電之間的分野更加難以區分。此種趨勢將持續地發酵並開展,預料整合網路與資訊之紀元會是未來的一個主流,而千禧年之種種變革亦會成為二十一世紀數位化之一大註解,此正可為公元2000年作一最佳之詮釋!


相關文章
AI高齡照護技術前瞻 以科技力解決社會難題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CAD/CAM軟體無縫加值協作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4G終於明訂2013年釋照
» 蘋果Mac打算訣別英特爾嗎?
» MIPS賣身的背後 最大獲利者是誰?
» IEK:2015中國IC設計業將追上台灣
» 大廠背書 無線充電來了?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22.77.68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