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數位健康產業鏈衍生新商機 智慧健康機器人朝向基礎標準化
 

【CTIMES/SmartAuto 陳玨 報導】   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1786】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10/30-11/2舉辦第36屆MIC FORUM Fall《智匯》研討會,今(31)日發布智慧健康趨勢,聚焦健康醫療資訊應用、智慧健身應用,以及智慧健康機器人發展。資策會MIC指出,全球醫療新創募資在疫情期間大幅成長,卻在疫情趨緩與全球經濟不利因素衝擊之下急遽下滑。觀測醫護人力短缺、人口高齡化、醫療支出攀升、慢性病照護等四大需求,仍將驅動全球數位健康醫療市場成長。根據2023年MIC調查,國內智慧醫療業者半數以上有意在2024年持續投入智慧醫療產品研發,57%業者預計增加研發人數、65%規劃提高研發成本投入。

智慧健康機器人朝向生態系橫向分工發展,有助於加速商業化。
智慧健康機器人朝向生態系橫向分工發展,有助於加速商業化。

另外,可觀察到主要國家積極推動醫療資訊互通,運用新興科技促進醫療領域數位轉型。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許桂芬針觀察分析,針對健康醫療資訊應用提出三大趨勢:

一、醫護流程自動化:透過生成式AI技術自然語言對話,可自動草擬病歷、為患者解說衛教資訊等,降低醫護職業倦怠並提高醫療行政效率;

二、遠距醫療普及化:高齡行動不便與慢性病族群皆有需求,主要國家已持續鬆綁法規,建構遠距醫療環境,如導入遠距醫療視訊系統、雲端電子病歷、電子處方簽、配藥寄送等;

三、醫療器材智慧化:為因應精準醫療與遠距醫療需求,傳統醫療器材逐步導入連網、數據分析與AI技術,軟體即醫材(SaMD)產品逐年增加,醫療新創與傳統醫材大廠均擴大投入相關產品開發。

此外,智慧健康機器人除了有助於緩解醫療人力不足,也可在其他情境滿足健康需求,減輕使用者負擔,主要為休閒活動輔助、日常生活輔助,以及安全與照護輔助三類領域發揮效用。智慧健康機器人技術雖然日漸成熟,然而通訊、驗證與標準才是關鍵。資深產業分析師盧冠芸分析,要提供有效的服務,需要一個服務開發環境,由網路與通訊領域的廠商共同參與機器人開發,合作擴大智慧健康服務生態系。另外,有些使用情境需要多種機器人協作,卻面臨跨品牌機器人難以整合在相同介面,甚至是機器人與基礎設施無法通訊溝通等挑戰,也使得標準化更為關鍵。

往日的觀測智慧健康機器人,通常是以硬體、軟體、系統整合、垂直應用領域的角度,隨著智慧健康機器人朝向生態系橫向分工發展,也帶來新的契機。資深產業分析師盧冠芸解釋,當機器人能夠達到基礎標準化,甚至是共享開放的應用程式介面(API)整合異質的機器人,機器人就能如同智慧型手機,形成跨生態系、跨產業領域的服務與商業模式,進而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智慧健康服務,加速智慧醫療健康機器人商業化的進程。

關鍵字: 智慧健康  機器人  MIC 
相關新聞
微型磁控機器人手術問世 有望革新腦部鎖孔手術
「魔鬼終結者」是真的! 科學家開發液態軟體機器人
研究: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2035年上看2911億美元
NVIDIA優化人型機器人AI訓練 TrendForce估2028年產值接近40億美元
「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清華奪冠 全能機器人成功挑戰未來產線MVP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意法半導體打造矽光子技術 引領資料中心與AI運算
» 感測元件的技術與應用
» 感測,無所不在
» 微控制器的AI進化:從邊緣運算到智能化的實現
» 半導體產業未來的八大關鍵趨勢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4463BB7WSTACUKR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