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物聯網全面興起,各家企業都對於物聯網展現極大的興趣,然而經過近一兩年來的發展,市場對於物聯網的發展仍然沒有清楚的方向。究竟物聯網會是下一件大事,或者是另一個虛幻泡影,IEK主任蘇孟宗認為,儘管物聯網的應用尚在摸索,但此一趨勢的興起已對產業驅動了五大變革。
|
工研院產經中心(IEK)今舉辦「2015 IEKForum:物聯網產業領袖高峰會」暨專刊發表,提出「以人為本」的角度,發展軟硬整合後的產業升級轉型發展策略。 |
物聯網帶起的五大變革包含生產方式從集中式大規模生產轉向少量多樣、市場競爭力從cost down轉為資料分析及應用的價值服務、產業結構從封閉的垂直供應鏈轉為開放式平台的生態體系、價值鏈從品牌主導的垂直分工,改成水平及異業結合的新一代的服務型應用生態體系。蘇孟宗表示,物聯網最大的價值在於服務及應用,而硬體是提供應用服務的載具,因此軟體與硬體缺一不可。
不過物聯網至今有殺手級的解決方案,產業發展還如同戰國時代,正好是適合台灣新創公司切入的關鍵時刻。在過去幾年來,台灣產業並沒有掌握智慧終端轉移及網際網路經濟的崛起,而物聯網的出現正是一個產業洗牌的契機。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指出台灣的優勢在於擁有完整的硬體供應鏈以及源源不絕的IC設計人才,包含持久的電池、更好的封裝技術都是台灣廠商可以著墨的地方。
隨著物聯網興起,儘管硬體獲利越來越困難,但簡立峰認為,台灣並不需就此放棄硬體,相反的,是在硬體的基礎上,建立更高的價值。他指出,許多電子設備越來越貼近個人生活、甚至進入身體,終端消費者對於產品安全性也將越來越重視,並且在意IC、電池來自哪個品牌,因此台灣元件廠商可以藉此建立自有品牌,爭取消費者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