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被認為是繼網際網路(WWW)、行動網際網路(Mobile Internet)之後的第三代網路架構,其概念源自美國麻省理工的Auto-ID研究中心。1999年,該研究中心希望能研發一種讓電腦與各種物件連結的網絡,到了2003年時,該中心研究發現真正的目標,在於研發一個讓任何物件可以彼此互相連結的網絡,也就是物聯網。
物聯網在定義上,就是透過無線射頻(RFID)、紅外線感測器、二維條碼、全球定位系統、雷射掃描器等感測器,隨時隨地獲取物體資訊,然後再透過電信網路與互聯網的融合,將物體資訊即時準確傳遞出去,最後利用雲端運算、模糊識別等各種智慧計算技術,對龐大的資料和資訊進行分析和處理,然後對物體實施各種智慧化控制及管理,或是智慧化識別、定位與追蹤。也因此,物聯網包含的範圍相當龐大,不只是原先我們所認定的網際網路,還包含雲端、3G、無線網路、有線電視、遠端監控等,就連智慧電網也都屬於物聯網的範疇。
在發展的時程上,專家估計2010至2015年,為物聯網的導入期,發展重心在技術研發,如IPv6、標準及介面制定。2015至2020年為成長期,物聯網商用將會有規模及效益,這段期間重點將擺在大量資料分析處理。到了2020年以後將邁入成熟期,進入全面推廣及應用,投入資金多,產生的效益也顯著,為全球經濟注入新一輪的成長動力。物聯網的產業價值比互聯網大上30倍,預計將可形成下一個兆元級的新產業,然而整個發展週期至少要到2020年才會漸趨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