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联网持续发展,不仅改变我们的生活,也为ICT产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工研院IEK科技服务与应用部经理陈豫德指出,ICT产业已从过去的PC时代、Mobile时代,走向IoT时代,而其带来的转变如各家大厂由原先着重技术布局到2014年后更着重于生态体系的建构,过去不会竞争的业者将开始彼此竞争。其中,就应用面来说,穿戴式装置将会扮演人与物联网间的桥梁。
|
/news/2014/11/20/1832075210S.jpg |
观察近一两年来的电子市场,不少智能型手机厂商纷纷进入穿戴式装置市场,工研院IEK分析师林研诗指出,根据统计,10家手机大厂就有7家推出穿戴式产品。此外,在各个募资平台中也常见许多新创团队推出各式各样的穿戴式装置,市场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工研院IEK产业分析师侯钧元表示,穿戴式装置在物联网四个发展阶段中(Sync Me、See Me、Know Me、Be Me),扮演感测用户行为的角色,也就是See Me。因此当物联网与穿戴装置整合后,将会形成一套无形的运算系统,这套系统藉由穿戴装置感受人的需求,然后自动调整因应需求,而穿戴式装置将会成为人们控制其他智能装置的人机接口。
不过,尽管市场研究机构纷纷指出穿戴式装置市场庞大,但侯钧元表示,中短期内穿戴装置并非电子产业的救世主,硬件销售无法拯救ICT产业,另一方面价格也将迅速下滑。就长期而言,厂商必须开发新的收益来源,如数据分析服务等加值应用,但他也表示,目前利基市场如运动健身、医疗照护、安全保全等仍有众多的垂直市场空间,至今也仅发展出少数的应用。
而也因应用多元化,让科技大厂无法兼顾所有市场,因此各家大厂纷纷推出因应平台,并搭配新创团队的创意,希望藉此主导市场,建构自家的生态体系,如联发科Linkit、ARM的mBed、Google的Android Wear OS等,此外如三星的Simband模块化穿戴式平台、Jawbone开放出API等举动,侯钧元指出,各家大厂开始竞逐平台霸主,如三星及Jawbone的策略都是由封闭到开放,并让自身的角色由硬件销售转至布局开放平台。他进一步指出,平台降低穿戴是市场的进入门坎,让更多具有创意却技术不足的新创团队能够开发出产品,而新创团队部论是创新应用或技术层面来说,都将会是穿戴装置的关键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