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高精準1小時快篩 核酸分子檢測系統守防疫戰線
 

【CTIMES/SmartAuto 陳復霞 報導】   2020年04月15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3622】

科技防疫又添新生力軍!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全球共計184個國家/地區傳出疫情並已經累計超過197萬人確診,其中死亡突破12萬5千例,為提前檢測發現疾病帶原者以分流阻斷傳染途徑、有效的控制疫情,工研院與產官研醫各界跨領域合作組成防疫快篩團隊,今(15)日發表「核酸分子檢測系統」(簡稱「疫開罐」),展現運用科技齊力抗疫的成果。

工研院防疫快篩團隊發表「核酸分子檢測系統」(簡稱「疫開罐」),展現運用科技齊力抗疫的成果。(source:ITRI)
工研院防疫快篩團隊發表「核酸分子檢測系統」(簡稱「疫開罐」),展現運用科技齊力抗疫的成果。(source:ITRI)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發病後5到7天的病毒量最高,加上流鼻水、鼻塞、有痰等症狀容易與一般感冒混淆,這些類流感的輕症狀感染者會造成疫情擴散,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如何在感染初期就能在醫學中心與診所快篩確診、有效控制擴散感染是重要關鍵。台灣目前對疫情的控制在全球名列前茅,而迄今的累積確診案例中,來自境外感染人數超過86%,凸顯出邊境管理的重要性,他認為若能在邊境機場或港口等地點嚴格把關,從源頭管控疫情,將可有效控制感染人數攀升。

期盼未來能與疾管署合作導入疫開罐,以「行動實驗室」的模式,隨時可在醫療院所或社區診所進行檢測,或在邊境進行篩檢,有效縮短等待時間,讓原本的集中檢疫方式,變成隨時可以分散式進行檢測更有效率,原本民眾要在「集中檢疫所」等待至少48小時,可減少為1小時,大幅降低醫護人員篩檢的人力需求與減輕其負擔。

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所長謝博軒表示,預醫所是國軍在生物防護上的專責研究機構,面臨新冠病毒的肆虐,預醫所針對病毒抗原的快篩檢測已有初步研發成果,希望透過與工研院技術合作互補,開發核酸快篩檢測相關系統並進行驗證。台灣醫事檢驗學會監事暨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事檢驗科組長謝明昌則指出,工研院研發的疫開罐可以在1小時內就檢測出新冠病毒,在臨床檢測方面具有優勢,未來若可進一步開發檢測量能,將檢體數量再提升,對檢測機構是一個很大的優點跟好處,更可有效減緩臨床檢測的人力負擔。

目前的檢測方式為多重布局和階段性防禦。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林啟萬指出,目前新冠病毒檢測方式包括病毒核酸分子檢測、病毒核衣殼/棘狀蛋白質檢測及免疫抗體檢測三種方式,可分別針對潛伏期、感染期與恢復期進行檢測。工研院疫開罐檢測原理與國際間通用的黃金標準qPCR類似,具備高精準、高靈敏、高輕巧、高效率的特色。疫開罐的檢測方式是針對潛伏期的病毒核酸分子檢測,利用核酸序列與黃金標準qPCR交叉比對,放大及優化來檢測,因此可在感染初期病毒濃度尚低時即可篩檢與確認。至於中研院及國衛院偏向於感染期的快速診斷檢測,而抗體檢測則屬於恢復期可做為日後製造疫苗的參考依據。

林啟萬表示目前許多的零組件材料受疫情影響無法進口,而今自主研發的成果可自行優化使用。他提及為加速量產,目前工研院已與產學研醫界單位跨領域共同合作,其中包括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及四家廠商之外,也將與醫療院所合作,預計於6月底運用工研院GMP的場域,完成1萬套恆溫核酸擴增探針試劑套組,希望未來在廠商加入後,7月底完成技轉、協助廠商推動疫開罐量產,提供防疫人員更精準快速的檢測與防護。期望目標是在年底達到100萬套恆溫核酸擴增探針試劑套組,因應未來疫情變化所需。

關鍵字: 檢測系統  新冠肺炎  工研院 
相關新聞
工研院攜手產業 推動電動物流車應用
淨零碳排運輸再下一城 工研院推動電動物流車汰換及服務商機
高效能磁浮離心冰水機降低溫室效應 工研院助大廠空調節電60%
HLF高峰會首次移師新竹工研院 吸引全球10大創新生態系代表齊聚台灣
智慧校園 ICT+AI 把關 7-11未來超商X-STORE 8啟動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外骨骼機器人技術助力 智慧行動輔具開創新局
» 眺望2025智慧機械發展
» 積層製造醫材續商機
» 一次到位的照顧科技整合平台
» 醫療用NFC的關鍵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19.192.2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