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總統大選前後便被台灣傳產與機械業憂心會否中止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收清單讓利,到了中國大陸二度宣佈中止百餘品項清單後,包括工具機在內的機械業名列其中,總算塵埃落定。雖然產官雙方皆稱對於整體出口的影響有限且可控,看似「皇城內一遍祥和」。但對於台灣中小企業而言,後續就業人口與出口競爭力下滑壓力,仍如同灰犀牛般默默進逼!
|
到了中國大陸二度宣佈中止ECFA早收清單百餘品項後,對於台灣中小企業而言,後續就業人口與出口競爭力下滑壓力,仍如同灰犀牛般默默進逼!(source:medium.com) |
繼賴政府520走馬上任以來,對岸除了旋即舉行環台軍演之後,再於隔週的5月31日即宣告將自6月15日起,針對原產於台灣的134個ECFA早收優惠稅目進口產品,涵蓋石化、紡織、機械、鋼鐵及金屬、運輸工具等,恢復課徵1%~12%不等關稅。
此消息一出,雖然依官方說法稱台灣2023年相關產品輸陸金額約98億美元,僅占其包含科技業對全球出口比重約2%,評估整體風險可以有效管控。適逢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舉辦在即的周末,在台北平行時空上演的,卻是科技業大老舉杯夜宴、體育場館直播大會,全民充斥的是該如何趁著眼前這波AI浪潮趕上車,「皇城內一遍祥和」。
包括台灣機械公會、工具機公會雖皆指出不樂見中止ECFA早收清單協議,但也積極因應可能發生的情境,這幾年來已逐漸分散出口市場。據統計2023年機械類與清單中產品,對大陸出口金額約為28億美元、比重自2021年的30.9%降至23.5%,對大陸市場依賴性逐步減少,對整體機械產業出口影響有限。
然而,此對於個別公司出口仍有不同程度之影響,尤其是動力傳動件製造業者,將面臨更大的出口競爭壓力。一旦銷大陸產品關稅由0%恢復到5%~10%,預估會對台灣相關廠商出口競爭力或利潤率造成影響。原受惠的台灣相關設備在大陸市占率初期恐下滑4%~5%,影響出口值預估減少約1.1~1.4億美元,約占總體機械出口值0.5%。因此流失的市場若難以重返,損失的金額也會持續擴大。
曾被視為「口罩國家隊」而聲名大噪的工具機產業,近年來陸續遭受禁止銷往俄羅斯、新台幣匯率貶幅不及日韓衝擊,現又加上大陸商務部縮減ECFA關稅減讓優惠,對整體出口雪上加霜。不少工具機大廠正認真考慮,是否乾脆擴大在大陸生產規模,但未在大陸設廠的中小企業,仍需要政府協助轉型及開拓新市場。
且在冰冷的出口數字背後,由於這次中止ECFA讓利的許多品項背後都是傳產中小企業主,不像已在大陸設的大型企業受創有限,或可以調動兩岸生產比例來避開損失;加上因為台灣並未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有些中小企業會將半成品先運到大陸加工轉出口,未來對成本的影響勢必更明顯,甚至將面臨關廠危機,所僱用的就業人口不容忽略。
若大陸藉此向國際顯示台灣存在著貿易壁壘問題,更難以寄望加入更深度開放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也讓總統賴清德就職前後都不斷提及的「日不落產業」率先成了空話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