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BMI Research研究報告指出,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在2022年達4,833億美元,預期將以年複合成長率6.7%成長,至2025年達到5,897億美元。目前美國、德國及中國為醫材市場前三大主要國家且持續成長,而心血管、骨科醫材逐漸回歸正常需求,帶動手術大廠成長。至於台灣的醫療器材產業五大類中較常見的為診斷與監測用、手術與治療用,而2023年輔助與彌補用的醫療器材呈現大幅成長(包括行動輔具、身體各部位彌補物及身體器官功能輔助器材),隱形眼鏡仍居首位,但輔助與彌補部分已成為快速回升的出口品項。
|
現今醫療器材產業募資成功領域聚焦在心血管醫材(如AI、植入式應用)、手術機器人、腦機介面及精準醫療。 |
在工研眺望2024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系列中,生醫場次從探索2023醫療器材市場發展概況,進而解析2024趨勢的多項主題。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劉家豪表示,經過數年的全球COVID-19疫情衝擊,隨著疫苗施打普及率高,終在2023年全球宣布解除緊急狀態,全球恢復正常生活型態,醫材產業逐步回歸基本需求帶動市場成長,各企業亦持續布局疫後醫療市場商機,國際大廠積極布局,包括完善心血管醫材產品線、發展去中心醫療(如居家醫學影像掃描、遠距生理監測平台)、多標的檢測(如連續式檢測)等產品。
隨著疫情紅利終止,醫材產業長期成長主要驅動因素為高齡化社會人口結構,舉凡與高齡疾病相關的心血管科、神經科、骨科及慢性疾病需求,各國藉由推行各項產業政策促進先進醫療的發展,醫材廠商也藉由收購合作持續導入創新科技,為產品加值以提升醫病效率,積極朝向高階產品精準化、在宅醫療解決方案,以及醫療器材智慧化等方向佈局,以因應未來醫材應用場域去中心化,以及個人化醫療服務的趨勢。
回顧2023年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全球疫情緊急狀態解除、俄烏戰爭、以巴戰爭的區域戰爭讓全球經濟成長蒙上陰影,以及美元升息限縮全球投資市場和美元匯率,造成全球醫材市場的波動起伏。因此,劉家豪指出,投資市場相對保守,募資成功領域聚焦在心血管醫材(如AI、植入式應用)、手術機器人、腦機介面及精準醫療。
疾病與老化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基本課題,台灣醫材產業預期全面回歸基本需求面,日常生活及常規醫療用醫材將持續回升,未來仍待持續觀測疫後時期在多方因素交織下對醫材產業所帶來的挑戰及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