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德州儀器)的EP(嵌入式處理器)部門,所涵蓋的處理器類別相當多元,一般所熟知的MCU(微控制器)也是其中之一。除了MSP430、C2000等家族產品外,在高階處理器領域,則由KeyStone擔綱。
|
TI應用協理鄭曜庭(資料照片) |
旗下又分為僅搭載Cortex-A15的處理器,或是A15再搭配TI自有的C66系列的DSP(數位訊號處理器)。前者的產品型號以AM5K開頭,後者則為66AK。而先前CTIMES也報導過,HP(惠普)所設計的MoonShot伺服器,將來就會搭載TI的處理器。而就HP官方資料表示,HP的m800就是搭載TI的KeyStone第二代處理器,型號為 66AK2H。據TI的官方網站資料顯示,該處理器為4顆Cortex-A15處理器核心並搭載高達8顆C66的DSP核心。
TI應用協理鄭曜庭再次重申,即便業界有不少競爭對手都搭載了ARM的處理器核心,但就整個系統單晶片(SoC)而言,還是可以有不少地方可以形成差異化,像記憶體的容量與速度、安全或是資料搬移等,都是評估該產品性能表現的指標。
他同意, 64位元架構的確是大型資料中心應用的主流,但不代表32位元就毫無機會,用A15搭配DSP的組合,意味著對於許多需要進行資料分析的應用,如聲音或是動作辨識等,就會是這類組合可以發揮的舞台。而在未來,TI的產品藍圖,也的確規劃了64位元的處理器核心搭載64位元的DSP核心的產品線,以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
鄭曜庭不諱言,要進入伺服器乃至於整個生態系統的確是相當不容易的事,就效能方面,英特爾在資料搬運的能力上的確優於ARM架構的處理器,ARM唯一的優勢,就在於功耗方面的表現優於英特爾,這也是ARM唯一有機會在伺服器領域勝出的關鍵。TI目前在該領域的市佔表現也相當的有限,除了HP是可供分享的客戶名單外,其他因保密協議的關係,故無法透露。
然而,KeyStone處理器所要涵蓋的應用領域,也不光是只有伺服器而已,像是國防航太、工業自動化或是企業閘道器應用等,都會是KeyStone所瞄準的目標。鄭曜庭分析,四核心架構的Cortex-A15,某種程度上,是用來分擔處理的工作量,或是提升整體的運算效能。但事實上,也有一種作法是,可以將四核心拆成兩組,一組負責系統所有工作,一組則是扮演備援角色,只要前者發生問題,後者可以馬上補位,在嚴苛的工業或是航太環境下,就無需擔心系統當掉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作業系統的支援上,TI支援了Linaro伺服器版本,卻沒見到微軟的蹤影。鄭曜庭進一步指出,如果要搭載微軟的作業系統,可以考慮將TI的處理器列為協同加速處理器,來提升整體系統效能,但這並非TI無法支援微軟的作業系統,廣泛來說,在嵌入式或工業控制領域,微軟是相對式微的陣營,最多在HMI(人機介面)上有一些影響力存在,普遍來看,還是以Linux陣營居多,但如果客戶有導入微軟作業系統的需求,TI同樣也可以協助客戶進行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