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電源設計,最終的目的當然是要降低環境衝擊,並提升競爭優勢。目前各國對於產品有關的生態設計所採取的法律與執行措施不同,無非是省電(ErP、AU MEPS、CEC、Energy Star)、無毒(RoHS、REACH、PAH)、可回收(WEEE)等。當產品符合環保指令與標準的同時,除了降低貿易的障礙、環境的衝擊,更可以同時提升產品的優勢與品牌形象。
|
德國萊因電源產品服務部門資深經理陳永順指出,綠色產品的優勢在於『將可獲取更多的訂單』。 |
德國萊因電源產品服務部門資深經理陳永順指出,綠色產品的優勢在於『將可獲取更多的訂單』。觀察歐盟於2008年起積極倡導綠色公共採購(Green Public Procurement;GPP),即在為滿足政府採購需要的同時,亦可兼顧員工健康、社會福利與環境保護。如產品或服務取得歐盟境內生態標章(Eco-Label)或能源之星(Energy-Star)等相關環境標章或認證,就可直接視為符合採購的綠色要求,毋須提出額外的測試報告或技術文件。
而在2011年,美國環境保護署(EPA)、聯邦總務署(GSA)及其他聯邦組織也合作研擬了綠色採購標準。2013年,美國環保署便發布聯邦採購之自願性產品環境績效標準及生態標籤之指南草案。這些標準彼此間結成了緊密的生態鏈,環環相扣,也因此,能夠順利通過這些標準的認證,也成為相關廠商推出產品的當務之急。
目前全球買家和貿易商對綠色產品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尤其針對資訊科技設備、影音設備、可攜式鋰電池、再生材料所含物質、非有毒有害物質以及產品能效,均為影響消費者作出選擇的重要因素,也顯示了品牌對環境和社會的承諾,為品牌增加附加價值,體現了企業良好的社會責任意識。
陳永順說,放眼未來,美國能源局已經擴大目前外接電源供應器(EPSs)的最低能效要求範圍,能效等級將從等級4一舉提升到等級6,將超越現今CE最高要求等級5。而歐盟也將提高現行能源效率要求,往歐盟外部電源供應器行為準則(CoC)靠攏,也將擴大管制範圍至High Power EPS、多電壓輸出裝置、低電壓無線充電器等,並將10%額定負載試驗條件納入主動模式平均效率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