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減碳浪潮興起,南亞塑膠積極推動ISO 14067產品碳足跡標準,深入評估產品從原材料到製造階段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進而了解相關產品的實際碳排情況和碳排熱點,作為制定減碳計的依據。近期南亞在工研院綠能所輔導下,通過德國萊因碳足跡查證的共計13項產品。
|
近期南亞在工研院綠能所輔導下,通過德國萊因碳足跡查證的共計13項產品。項目涵蓋多重產業。 |
南亞此次受盤查的產品涵蓋多重產業,包括塑膠加工、化工、聚酯纖維和電子材料等,需詳細查核從原物料、製造運輸流程、終端成品等各階段,具有跨廠區,跨事業群及上下游產品關連性,整個盤查工程的溝通複雜度及高度挑戰性。此次已完成的13項碳足跡認證品項,包含工程塑膠粒、TPU 膠粒、SMC慶祥門、鄰苯二甲酐、丁二醇、乙二醇、離型膜、銅箔、玻璃纖維絲、玻璃纖維布、環氧樹脂、銅箔基板和模鑄式變壓器等工業產品,由德國萊因完成第三方驗證,以確保相關數據和資料的正確性。
此外,南亞積極協助環境部制定相關產品碳足跡的產品類別規則(PCR),成為未來塑膠業向環境部申請碳足跡標籤的關鍵性審查標準。
由於工業製程的複雜性,即使熟稔產業流程和業界經驗豐富的稽核團隊,從原料、製造到廢棄每一階段的物質流及資訊流上,仍會面臨分配計算出縣各種情況的挑戰,如何整合及確保資訊維護一致性很重要。在稽核過程中,南亞、工研院與德國萊因三方就查核過程中不斷出現的差異性進行仔細比對與聚焦,最終達到一致性結果。此外,南亞全面使用工研院綠能所的「永續碳管理平台」的碳足跡計算和碳足跡查證報告產出功能,此平台也可以快速修改,大幅縮短文件修改時間查證缺失。
為落實節能減碳目標,南亞採用四大減碳策略–低碳能源轉型,節能減碳循環經濟,提高再生能源用量,碳捕捉技術運用,希望藉此能達到跨廠能資源整合及材質單一化設計等方式,以降低產品碳含量及提高回收性。此次南亞擴大規模同步進行13 項原物料碳足跡盤查結果,可作為未來的產品減碳改善方向,也為業界建立標竿作用。